臺大校友雙月刊第90期 2013-11

我們在坪林採茶。臺大城鄉所的同學和張聖琳教授在坪林的新鄉村實驗課程。什麼是學問的實踐?從做中學。(圖片提供/新鄉村協會)
-
校報報報 淺談臺大校務基金概況 主計室 本校在民國84年6月以前是公務預算時期,納入國庫統收統支系統,經費運用嚴格且限制很多,年度結餘全數解繳國庫。
-
學院動態~院長面對面 創造新科學、發揮影響力:電資學院郭斯彥院長談國際頂尖 撰文/ 林秀美 2012年8月,電機系郭斯彥教授接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
研究發展~新鄉村運動之臺灣藍鵲茶 里山不枯 茶沏萬物——臺灣藍鵲茶“微革命” 張聖琳 花蓮壽峰鄉海岸山脈下,和我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女學生,把一個個蒜瓣插入黑黑軟軟的泥中,覆土,蓋上樹葉。
-
研究發展~新鄉村運動之臺灣藍鵲茶 臺大,讓一切成為可能 黃柏鈞 臺灣藍鵲茶,一個由臺灣大學師生推出的創新品牌,旨在護育臺灣茶的文化地景。
-
研究發展~新鄉村運動之臺灣藍鵲茶 學問實踐的田野~坪林茶文化 楊賾駿(臺大城鄉所碩二) 在雲霧飄渺的山腰上,茶香四溢的鐵皮屋中,一群人默默地邊秤重、邊把茶葉裝入袋中,伴隨著封口機的喀擦聲、手翻攪茶葉的沙沙聲,每一盒茶都是親手黏貼包裝。
-
我的青春紀事 我愛臺大一輩子 林明漢 民國38年6月1日,我搭乘招商局「鐵橋輪」自廣東汕頭抵達高雄,借住於屏東糖廠「公誠三舍」。
-
我的青春紀事 我愛摸魚,在一號館的長廊 李健全 走進臺大校門,座落在右側一棟三層樓土黃色的老舊建築就是臺大一號館。
-
我的青春紀事 臺大——我的舊愛,我的新歡 凌鴻儀 從有記憶開始,每當鄰居說起我父親,總是豎起大拇指道:「臺大ㄝ教授咧!」因為我的父親凌德麟是臺大園藝系教授、國內造園界的開路先鋒,幼小的我常常跟著他,上山下海,去到那些還沒開發的風景區,看著它們一個個從無到有的美麗變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對臺大的崇拜與嚮往。
-
我的青春紀事 擇我所愛,愛我所擇 康宗仰 「你不是臺大的嗎?怎麼跑去畫插圖!」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
李弘祺專欄 梁漱溟 李弘祺 學人文學術的人,常常要寫長篇論文,因此必須仰賴圖書館的豐富藏書,大學圖書館就變成了文科學生最重要的家。
-
吳誠文專欄 信仰 吳誠文 嘉南平原慵懶的地平線下二期水稻伴著各式各樣的農作物以生動的姿態映入眼簾,交錯其中的是嘉南大圳綿密的灌溉水網,整片土地像是向無垠天際延展過去的一片以綠色為底的拼布地毯,望之令人著迷。
-
黃河明專欄 以社會創新促進友善新世界 黃河明 8月18日晚上,在國家音樂廳,上百位坐輪椅的脊髓損傷朋友賣力演出一場「開創友善新世界」音樂會。
-
校友專訪~創業家 故事行銷古蹟活化~「黃金種子」——創辦人吳文雄談文創夢 採訪撰文/林秀美 走近青田街7巷6號,映入眼簾的是洋式與日式融和的木構建築,左前方庭園蒼鬱老樹聳立,右方長廊展示著臺灣各地岩石標本。
-
椰林風情 40年前刻鋼版的報告 郭俊開(1973農藝系畢) 大四的專題討論,是畢業前的壓軸,不能掉以輕心。
-
典藏臺大 文物—記憶:由編號石來重組記憶 仔細瞧,畫面左邊由石頭堆砌起來「臺大醫學院」門牌,上面佈滿白筆寫下的、淡淡的英文與數字共譜的符號,這是什麼密碼呢?!
-
典藏臺大 《書寫生命 記錄校史:臺大學生日記365天》成果發表 陳南秀 完善保存過去臺大歷史有形與無形的校史資產,固然是校史重要的一環,但為將來累積現在進行式的校史資料,也是不可忽視的工作。
-
保健天地~體檢知多少 心臟的健康檢查 李百卿 隨著醫學的突飛猛進,心臟疾病的檢查、診斷與治療也有突破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