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06期 2016-07

德國國會大廈以透亮的玻璃穹窿頂,象徵民主政治的公開透明。
Barry Plan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花亦芬
-
校長開講 莫忘初衷 堅持理想 迎向未來——2016 畢典致詞 楊泮池 葉教授、各位老師、各位畢業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貴賓、各位同仁,大家早安!
-
研究發展~網際網路社會學 資訊社會與資訊社會學 吳齊殷 從1996年資訊社會(或更精確的說,資訊網絡社會)的號角,在臺灣社會吹響後,過去20年,有關臺灣社會做為一個「資訊社會」的「主體現象」,所引發的討論或爭辯,猶如晨星,於今未烈。
-
研究發展~網際網路社會學 新聞工作者的資訊挑戰 林照真 新聞媒體亂象不斷,很多人罵媒體、罵記者。民眾罵得痛快,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
花亦芬專欄 一起打造正向的歷史記憶——寫在《歷史現場的歷史記憶:柏林、德勒斯登、以及德國轉型正義走過的路》出版前 花亦芬 從去年5月初接受德國外交部邀請,赴德國參加為期一週的密集參訪活動「與德國對話:終戰七十週年回顧德國如何處理二十世紀史」開始,整整一年,筆者埋首在與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相關的浩瀚歷史資料裡。
-
吳誠文專欄 真相 吳誠文 學年即將結束,在學校畢業典禮的前一天(6月4日),臺大棒球隊校友會與雙月刊及兄弟大飯店合作,在洪騰勝學長的大力支持下於臺北舉辦了「椰林大道的棒球傳奇」簽書會。
-
李弘祺專欄 可敬的對手 李弘祺 最近在查谷歌時,突然看到一篇用英文寫的「博客」,題為"The United States----a great and respectable adversary and friend",說美國是一個偉大而值得尊敬的對手兼朋友。
-
環境關懷~魚&漁 臺灣漁業發展的問題與芻議 韓玉山 臺灣具備優越的海洋地理環境,四周海域蘊藏資源豐富,東臨太平洋,有黑潮暖流,是洄游魚類必經之路,西臨臺灣海峽,為海底大陸棚一部分,接受大陸河川排入的營養鹽,是海底生物良好的棲息場所,基礎生產力豐富,形成良好漁場,造就多元的海洋漁業經營型態。
-
環境關懷~魚&漁 海洋漁業資源管理 丘臺生 臺大海洋漁業資源的研究,早在生命科學院前身理學院時期已有悠久的歷史。
-
環境關懷~魚&漁 鰻魚資源與養殖現況 韓玉山 近數十年來,無論是鰻苗還是河川中鰻魚親魚的數量,均出現急劇減少的現象。
-
環境關懷~魚&漁 體驗休閒漁業 李英周 為加強漁業資源研究與培育研究人員,臺大動物學系在1954年分成動物生物組及漁業生物組,並由經濟部出資共同設立漁業生物試驗所。
-
張天鈞專欄 臺大醫院第一會議室的院長肖像畫(五)魏炳炎院長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的第六任院長(1972.8-1978.7)為魏炳炎教授(1913-2004)。
-
康宗仰專欄 福利社與我 康宗仰 記得以前剛考上臺大的暑假,臺大畢業的堂姊特地帶我到校園繞了一下,很開心地跟我介紹許多臺大的名勝和地標。
-
校友專訪~創業家 輪轉天下 行遍全球——建大工業董事長楊銀明專訪 採訪撰文/林秀美 「什麼可以撼動您?是越野活動所帶來的顫慄?或是激烈競爭所引起的腎上腺素飆漲?」這是在賣什麼?自行車輪胎!
-
《椰林大道的棒球傳奇》簽書會特別報導 洪騰勝:打造臺灣軟式棒球甲子園大賽 攝影/林倩玉 6月4日上午,在兄弟飯店,有一場沙龍座談,邀請也是球迷的臺大工商管理學系郭佳瑋,和現任清大副校長的少棒國手吳誠文、創辦臺灣職棒的兄弟大飯店董事長洪騰勝3人,與談「當棒球遇見管理學」,也作為去年已出版之《椰林大道的棒球傳奇》的簽書會,別開生面。
-
法律與生活 食品安全與刑法 許恒達 「民以食為天」,吃得健康是身體與心靈安定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