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剛考上臺大的暑假,臺大畢業的堂姊特地帶我到校園繞了一下,很開心地跟我介紹許多臺大的名勝和地標。像是「總圖」、「傅鐘」都是那時候知道的;不過在表姊介紹的景物當中最有印象的,是被學生暱稱為「小福」與「小小福」的兩間福利社。要問理由的話,除了我比較愛吃之外,這暱稱聽起來實在太親切了。
「小福」的本名是「臺大合作社第一門市」,是位於校園中心帶的福利社,平時上課時段總是人潮洶湧,加上福利社又擠又小,即使只是買本筆記本也會花掉一節下課的時間,我也覺得納悶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潮。久而久之,我發現小福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販賣的物品有多熱門,而是小福所在位置實在過於得天獨厚。因為位居校園內主要幹道的交叉處,學生本來就容易經過這裡,加上位在小福前方的廣場,除了有平台座椅可供休憩外,許多社團及學生會的活動也經常在這裡舉行。此外,福利社樓上也進駐不少人氣店家,譬如誠品書局、漢堡王等等,種種因素使得小福樓一帶成了臺大學生的每日必經之地。小福廣場就像是校園內的太陽一樣,經常是充滿著朝氣與活力。
被暱稱為「小小福」的臺大合作社第二門市,則有著跟小福完全不同的風貌與景致。小小福座落在共同教室一帶與舟山路之間,通常不若小福那樣到處人擠人,周圍也種滿了樹木植栽,環境較為清雅。跟小福一樣,小小福並非聞名於合作社本身,而是它周邊的小吃,像是臺大農產品中心販售的牛奶霜淇淋、以及以size超大出名的飯糰等等。其中最有人氣的小吃,當屬「姊妹花香雞排」了!我學生時期只賣25元一片,大的要對折才放的進紙袋的雞排是最大的賣點,加上獨特的醃料及炸粉,不但學生趨之若鶩,甚至常有校外饕客特地前來購買呢!有別於充滿活力的小福,小小福是個適合買小吃飲品、找個林蔭之處坐著,一個人靜靜品嚐美食、自在的地方。
距離畢業已經十幾年,儘管校內已歷經不少整建,小福與小小福還依然保留著。有空回母校,不妨留些時間去回味回味,「小福」與「小小福」曾經帶給你的回憶與感動吧!
康宗仰小檔案
臺大公共衛生學系學士;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 MFA。自由插畫家,與多間兒童讀物出版社、臺灣教會公報社合作。繪本作品有《咱的囝仔咱的歌》(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出版);《搶救消失的風景線-海中王者的悲劇》(小螢火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