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生的暑假,向來多采多姿,有社團營隊、有系所球隊的暑訓。而獨獨屬於我們公共衛生系的暑期活動,就是一年一度的「公衛服務隊」。簡單的講,這是由公衛系師生組成的團隊,到一個定點做社區服務,內容主要為社區流行病調查、環境衛生調查、社區衛教等,除了有機會將所學實際運用之外,也能夠切身參與調查、蒐集資料、並與居民做近距離互動與訪談,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通常在系上教授的遊說、以及學長姐的淫威下,許多公衛新鮮人都十分踴躍參加。
服務隊通常有5大編組,有負責支援任務的「後勤組」,以及調查該區域環境資料的「環衛組」、協助衛生所進行複篩工作的「流病組」、透過舉行營隊來對該區小朋友進行衛生教育的「衛教組」、以及針對區域民眾各種衛生習慣、好發疾病作分析統計的「健促組」。我個人參加過的環衛組及健促組,主要工作是挨家挨戶進行問卷調查、取得資料後再進行分析統計。在訪查過程中,也有許多事後統計圖表上所看不見的有趣經歷。
為了感謝當地居民撥冗配合問卷查訪,除了每天帶著幾十份問卷,還會扛著一大袋的物資作為答禮。若有幸服務地點在平地,還有機車代步,然而若是在無法騎車的山區中,抱著幾十罐洗衣精、洗髮精這種份量十足的物資爬上爬下的情況也不少見。其實作問卷耗時不長,因為鄉下居民通常都大方配合,比較困擾的是偏鄉的住址不若都市完整有規劃,迷路的情形不消多說,若是被分配到地址只差一號,實際距離卻相隔好幾公里的受訪戶,也必須硬著頭皮完成任務。有時候在5個工作天當中會有一天,幾個小組聯合當地衛生單位共同舉辦較為大型的公衛活動,看見許多臺北都市囝仔,操著生硬的台語跟居民溝通、甚至說明衛生知識,趣味橫生。我就聽到某位同學很認真地喊著「阿北,基冰基冰」,大家都聽不懂她在說甚麼,後來才知道原來她是在說「阿伯,這邊這邊」,讓每個人都笑彎了腰。
出隊的這段期間,因為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大家有福同享更是有難同當。為了達成任務,有時遇到颱風來襲水淹營區、甚至碰上停水停電等,大夥還是能夠同心協力度過難關、並順利完成出隊任務,這可說是我一生當中絕無僅有的寶貴體驗;相信對於每位參與過的組員來說,更是難以忘懷的酸甜回憶吧!
康宗仰小檔案
臺大公共衛生學系學士;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 MFA。自由插畫家,與多間兒童讀物出版社、臺灣教會公報社合作。繪本作品有《咱的囝仔咱的歌》(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出版);《搶救消失的風景線-海中王者的悲劇》(小螢火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