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總會2007校慶酒會11/14舉行
臺大校友總會訂於民國96年11月14日晚間6點30分,於臺大校友會館4樓宴會廳舉行母校96年校慶酒會,歡迎學長姐踴躍報名參加。今年首次採取會前報名,有意參加的學長姐請洽臺大校友總會黃羽婕秘書,電話:(02)2396-3708,傳真:(02)2396-4383,或至校友總會網站www.ntuaa.ntu.edu.tw下載回函。
校友會近期活動通告
◆ 臺北市臺大校友會11月3日下午2點於臺大校友會館4樓會議廳舉行第5屆第1次會員大會,聯絡人:胡銘月秘書,電話:(02)2396-6030。
◆ 臺灣省臺大校友會11月14日下午2點於臺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舉行第4屆第3次理監事會,聯絡人:呂村總幹事,電話:0928-282-128。
◆ 臺大校友總會11月14日下午4點於臺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舉行第3屆第6次理監事會,聯絡人:黃羽婕秘書,電話:(02)2396-3708。
◆ 臺灣大學醫學校區聯合校友大會暨景福校友返校聯誼會11月17日,上午於公衛學院大樓101講堂舉行聯合校友大會,下午於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101講堂舉行校友返校聯誼會,聯絡人:林玉珠小姐,電話:(02)2312-3456轉6370,2389-8637。
◆ 臺灣省臺大校友會12月15日上午10點於臺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舉行第4屆第2次會員代表大會,中午聯誼聚餐,聯絡人:呂村總幹事,電話:0928-282-128。
◆ 臺大校友總會12月15日下午1:30於臺大校友會館4樓會議室舉行第4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聯絡人:黃羽婕秘書,電話:(02)2396-3708。
全國臺大校友會溪頭聯誼紀行
文圖提供/黃羽婕(臺大校友總會秘書)
9月15-16日是天氣晴朗、微風清爽的好日子,臺大校友總會舉辦了溪頭之旅,獲得高雄市、臺北市、臺灣省、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臺中市、南投縣、台東縣等校友會學長姐的熱情響應,臺灣省校友會張漢東理事長帶了女兒加上7個孫子,本會孫理事長與夫人也帶了孫子參加,一行共43人搭上遊覽車歡喜出發。
第一站來到集集的福德法幢上師廟,為臺中市校友會沈登贊理事長獨資建立,是全臺規模最大的喇嘛廟,平時不對外開放。我們與臺中市校友會20來位校友一同參訪,校友們對於園中建築與雕塑之莊嚴精緻,無不肅然起敬。中午在廟中餐廳用餐,席間沈理事長暨夫人熱情招呼,令人有賓至如歸之感。餐後前往集集小鎮觀光,對於這個歷經921震災重創新生的小鎮,心中有無限之感佩。當晚夜宿於溪頭教育中心小木屋。
溪頭是臺大實驗林區當中最具知名度的觀光勝地,全年遊客絡繹不絕,主要景觀有大學池、銀杏林、青年活動中心、竹廬、溪頭神木、孟宗竹林、紅檜林、空中走廊等。16日一早,在教育中心盛情導覽下,大家沐晨光、賞山景,真是不虛此行。
在享受溪頭森林浴後,隨即開拔前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暨大位於埔里通往日月潭的藝術大道旁,占地約150公頃。可遠眺埔里盆地與奇萊連峰雪景,建築也特別設計得與大自然極為融洽,恰似水沙連的寫意畫境。臺東縣校友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暨大教務長的蘇玉龍學長與南投縣校友會總幹事紀美燕學姊盛情接待我們,出動同學為我們導覽圖書館,該館除了有豐富的藏書,還有影音剪輯室、廣播錄音間等新穎設施,不禁讓人欽羨現在的大學生。
結束暨大參訪行程後,前往埔里著名的「牛耳藝術村」享用健康蔬食。埔里牛耳藝術公園是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而成立的石雕公園,充滿自然野趣,可任心靈自在悠遊。創辦人黃炳松學長指出,牛耳之命名,一是因臺灣三大雕刻家──楊英風、朱銘、林淵生肖都屬牛,二為期許執雕刻藝術之牛耳。
最後參訪中臺禪寺,這座出自名建築師李祖原設計的廟宇,融合中西方建築文化,除了山頭巍峨的金色寶塔外,寺內祖師伽藍殿的晶雕玻璃、四大天王與柱身合一,萬佛殿中的藥師七佛塔等,都是精雕細琢的佛教藝術品。本次參訪幸得孫理事長同行,惟覺老和尚親自接見,並由眾多師父帶領遊賞。
兩天一夜的豐富行程,讓參與的學長姐身心靈都獲得滋潤,也令人驚訝歡樂時光竟是如此飛快,更讓人更期待下次暢遊!
圖説:
圖1:晨起遊賞溪頭,沐浴在芬多精,洗滌身心靈,圖為在空中走廊駐足。
圖2:來自全國各地校友們難得有機會一同出遊,於暨大美倫美奐的圖書館前合影。
圖3:參訪中臺禪寺,獲惟覺老師父接見與賜福。
美國達福臺大校友會舉辦餐會
李家同博士受邀談人類重大問題
文圖提供/美國達福臺大校友會陳碧卿會長
達福臺大校友會8月18日在美心舉辦晚宴,並邀請李家同博士做專題演講,吸引了很多校友及僑界人士與會聆聽,本來只能容納60人的會場,擠進了80名聽眾。
晚宴由前會長黃年奇主持,他為大家介紹李博士簡歷。李博士1961年畢業於臺大電機系,1967年取得Berkeley博士學位。在美工作八年後返台,先後服務於清華和靜宜大學,並出任靜宜大學校長,現為暨南大學教授。李博士是國內演算法權威,連續五屆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在專業之餘,經常發表文章表達對環境、教育、文化的關懷。
在演講開始前,筆者以會長身分,代表校友會致贈禮物給李博士,一件是達福校友會的polo shirt,這是校友會25週年紀念T恤,李教授是第一位擁有它的校友,第二件是毛毯,上面繡有德州的旗幟。李教授對校友會的邀請也表達了謝意。
李教授隨後開始演講,他的主題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茲將演講精華摘要如下:
(1)道德日益淪喪。我們總以為只要有好的制度,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但貪污腐敗、淘空企業和凶殺仍層出不窮,顯然這些問題不能只靠法律解決。以印度為例,在制度上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由民主國家,但印度的老百姓卻生活在悲慘之中;人類如無法互相信任,就不可能有一個好的社會。
(2)巨大仇恨。恐怖主義來自仇恨。人類目前最大的仇恨在回教國家和西方國家之間,更遺憾的是:人類的領袖們好像不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經常只會增加仇恨,而非減少仇恨。該問的問題是:恐怖份子增加還是減少?以北愛蘭恐怖主義為例,為什麼它消失?絕非英國大軍壓境,而是由於愛爾蘭的經濟大為改善,人民不再支持暴力行為;而神學士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恐怖組織,但是六年來的軍事行動已讓神學士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人類最需要的是相互的諒解,而非一次又一次的十字軍東征。
(3)重大決策仍然操縱在少數人手中,人類並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屠殺了600萬猶太人,是希特勒一人的決定。美國在越戰有5萬美軍喪生,當年參戰的理由是:如果越戰失敗,下一個戰場就是加州,但越戰失利,美國的安全有沒有受到影響?古巴事件驚爆十三天是甘廼迪總統一個人的決定;人類可能因為一個人的錯誤決定而全部毁滅。
(4)資源將消耗殆盡。人類對自然資源消耗與日遽增,以石油為例,現在每天消耗7千6百萬桶,到2020年將增加至每天1億1千2百萬桶,到2040年這期間如果沒有新油田,石油就會用完。石油的形成要一億年,而且不會再生。但並非全世界的人都在消耗資源。美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4%,但能源消耗占全世界40%,F-16每小時油價30萬新台幣。有錢人的消耗對不起我們的子孫,也對不起世界上的窮人。如果有錢人堅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能撐多久?
(5)環境污染、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全世界污染問題日漸嚴重,自1880到2000年,地球表面溫度增加1℃,海水升高15cm。1961年臺北市所有河流都可以游泳,現在所剩無幾;日軍二次大戰在太平洋島上所建造的碉堡,很多都已沒入海中;委內瑞拉的七座冰山,只剩三座;非洲的Kilimanjaro山上終年積雪,但是雪越來越少,預估二十年後完全融化;紐西蘭南部的冰川,過去(1930)是碰到地面的,現在離地面300公尺;Bolivia的Chacaltaya冰川,在過去二十年裡消失86%,這個冰川有1萬8千年之久。
(6)貧富不均。據統計,1966年前20%高所得者的所得占人類總所得66%,而後20%低所得者之所得僅占人類總所得2.2%,比例為30:1。到了1996年,差距拉大至83%與1.4%,比例更懸殊達60:1。聯合國的貧窮線是一天1元美金收入,然而有25%的人在此標準之下,50%的人每天賺不到2元美金。
(7)軍備競賽。人類每年在軍備上的花費高達1兆美金。從史上戰爭來看,第一次大戰的花費為5兆美金,第二次大戰增為40兆美金,柯索夫戰爭花費300億美金,目前仍進行中的美伊戰爭已花費800億美金。而各國仍不惜耗費巨資購買武器,2002年英國賣給印度的Hawk戰機要價90億台幣,印度想買60架;法國的幻象式戰機要價30億台幣,我國軍購6,180億台幣,其中潛艇還是柴油引擎。
(8)攸關人類重大幸福的科技為少數資本家擁有及控制。根據聯合國報告,非洲愛滋病患至少每年需100億美金援助,目前至多只有30億。愛滋病的藥物仍由歐美廠商所控制,這種藥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智慧財產權的原因。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都沒有智慧財產權觀念的,科學研究的結果應該歸全人類享用。
(9)經濟發展鼓勵浪費。一直以來,人類的經濟發展建築在人類的浪費之上,「節約」看來是一個罪惡,因為節約會引起經濟衰退。
李教授在結論時強調人類的當務之急是要提高道德水準、消減仇恨,增加相互的瞭解是第一步,絕不能依賴武力。改善經濟一定有助於消滅仇恨,再則消滅貧困。最重要的是要有博愛精神,雖然世界走向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然而強者可以愈強,但弱者不能愈弱,除自由外,仍要強調平等,而要達到平等不能只講正義,因為正義是盲目的(Justice is blind.),唯有博愛才能帶來真正的平等。
李教授博覽群籍,學養豐富,演講內容值得大家深思和警覺。兩個鐘頭的演講一氣呵成,他也接受提問並一一作答,整個演講餐會直到10點半圓滿結束。
圖説:
圖1:達福臺大校友會陳碧卿會長致贈校友會polo shirt給李教授。
圖2:達福臺大校友會與李家同教授於會後合影。
圖3:達福臺大校友會在8月19日舉行「奇妙果園採梨之旅」,校友們攜家帶眷,開拔至俄州Thackerville的奇妙果園,品嚐親手採摘的新鮮水梨,其樂融融。圖為校友們在農場合影。
第6屆日本臺大校友會會長任期屆滿記事
文圖提供/日本臺大校友會前會長小柳朝明博士
日本臺灣大學同學會係於2001年2月17日於日本浦安市舞濱之希爾敦東京灣大飯店內之“王朝”中華餐廳舉行,在高本謹有與河合邦彥兩位學長之號召下,有許子禮、王明蒼、芳澤隆一、芳澤國芳諸先生,和賴百合(國川容悅)、本人出席。這是日本臺灣大學同學會創會的開端。爾後,於2001年8月1日制定日本臺灣大學同學會會則。
第2屆日本臺大同學會之親睦會則於2002年11月17日在希爾敦東京灣大飯店內之“王朝”餐廳舉行,由幹事河合邦彥、葉山彩華及王雪芬等人參與。
第3屆於2003年11月16日亦在希爾敦東京灣大飯店舉辦,幹事為井上岳及高峰剛志兩位先生。
其後,為配合母校11月15日之校慶日,同學會之舉辦日期改為每年11月之第二個星期日。第4屆會長是Jimmy Huang先生,第5屆由王明蒼先生接任。
本會之名稱自第4屆起更改為日本臺大校友會,從這一屆開始,幹事會與會長不再推薦產生,而改為選舉產生。
依據第5屆日本臺大校友會總會選舉結果,本人被選為會長,劉得寬先生當選副會長。幹事長為芳澤國芳先生,幹事有佐伯公子女士、吳島俊良先生、谷村明政先生等,在會長、副會長的經驗指導下經營會務。
為了把握居留日本之校友會員,佐伯公子女士著手製作新名冊,過程甚為辛苦。為了擴大本會之規模,由芳澤國芳先生與日本四大學之留學生會連繫,呼籲臺大留日學生共襄盛舉。又企劃開辦懇親會。
2006年3月21日於日本港區南青山之外苑飯店舉辦第6屆日本臺大校友會懇親會,約70人出席,臺北駐日經濟文化處許世楷代表亦出席,又在校留學生有20多人出席,聚會時間短暫卻是樂融融的快樂時光。
在校留學生生活上最感困惑之事乃是生病時,不知前往哪一家醫院是好,知道此事後,在製作東大臺灣留學生會員名冊時,就在名冊上登載東京都內以及近郊之醫院名提供參考。這些醫院皆係臺大出身之醫師所開,他們還出資登廣告,贊助會員手冊的出版,這些醫師是芳澤醫院、福王台內科外科、聖心小兒科、日吉台齒科、つきみの(月見野)胃腸科、千葉西綜合醫院及創世紀股份有限公司國川容悅女士等;承上述諸先生之出錢出力協助,至為感銘。
最後,於同年12月10日在東京都赤阪店“料理的鐵人六三郎”餐廳召開第6屆日本臺大校友會總會,有我國駐日許代表夫婦、歷任會長、副會長、幹事、熱心校友以及20名在校留學生出席,盛況空前,熱鬧非凡,此乃校友會開辦以來最盛大之總會。在此衷心感謝大家之熱心支持與愛護本會,同時盼望今後本會之會務迅速發展,蒸蒸日上,是所祈禱。(2007年7月吉日寫於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
小柳朝明(楊朝明)小檔案
1957 臺大農學院森林系畢業
1968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部畢業
1969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部第二外科教室入局
1969 日本靜岡市中心村醫院出差
1970 日本千葉大學病理學教室研究生
1971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部第二外科醫局員
1974 日本橫濱市廣田胃腸醫院副院長
1975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77 於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つきみ野7-13-21開設つきみ野胃腸科醫院
圖説:
圖1:第6屆日本臺大校友會總會,是歷年與會人數最多的一次,會後校友們合影。攝於2006年12月10日。
日本臺大校友會2007夏季聚餐花絮
文圖提供/孫櫻倩(2001國際企業系及法律系畢業)
6月24日中午,校友會在東京新橋的“潮夢來”飯店舉辦了聯誼聚餐。餐廳位於日本電視台大樓的1樓,而校友會所預約的位置剛好看得到日本電視台大樓的著名地標──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設計的大時鐘。喜歡宮崎駿所製作的動畫很多年了,一直想要來看看這個大時鐘,這次的校友會聚餐剛好圓了我這個宮崎駿迷的小小心願。一邊觀察大時鐘報時的變化,一邊準備與會同學們的名牌,期待著今天校友會所準備的佳餚以及和學長姐們、同學們的閒話家常、互問近況。
去年11月,在東京逐漸變冷,開始需要大衣圍巾的時候,東京大學臺灣人同學會受到校友會的邀請,第一次參加校友會的聚餐。那次的餐會是在日本料理鐵人──道場六三郎──門下徒生所開的日本料理餐廳中舉行,料理非常非常的精緻可口。我記得,對於習慣臺灣冬天十幾度氣溫的我來說,在餐會結束後步出餐廳時,外面的天氣很冷,可是心理卻感覺暖洋洋的。我想,不只是鐵人料理讓平常「節衣縮食」的留學生們吃得很滿足,學長姐們的慷慨贊助以及噓寒問暖,更讓我們從身體暖到心裡。
從今年4月起,我開始擔任東京大學臺灣人同學會的幹事,臺大畢業的我,因此接下了去年同學會會長與校友會的連繫工作。從5月開始,與校友會賴會長接觸,從場地時間的決定、校友名牌的製作到聚餐會場的校旗布置等等,處處可以感受到校友會的學長姐們對校友聯誼活動的用心,以及對留學生的溫馨關懷。
當天,隨著餐會預定開始時間的接近,學長姐們及同學們陸續到來。隨著大家的談歡敘舊,在興高采烈的談笑中,精美的菜餚一道道端上桌,心裡想:好久沒吃到道地的中式料理了啊!好期待今天的聚餐啊!接連吃到了北京烤鴨、涼拌海蜇皮、各式港式點心…,充滿了很多懷念的滋味。
然後,隨著第一次與會的留學生作自我介紹及團體的大合照,在一片和諧溫馨的氣氛中,這一次的校友會聚餐到了尾聲。
會後,跟同學們擠到人群中,去近距離的看大時鐘報時。回想這次餐會從籌備到結束,很開心!能有40位校友會學長姐們及27位留學生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很感謝!能有校友會的學長姐們慷慨解囊,讓留學生的我們享用了豐盛美味的一餐。
今年另一場餐會預定在11月11日舉行,期待下次也會像每次的校友會聚餐一樣,除了品嚐佳餚的滿足外,還有滿滿的人情溫暖。
圖説:
圖1:2007年6月24日,臺大校友會與留學生聚餐聯誼,學弟妹們充份感受到學長姐們的關愛。第二排坐者左起旅日作家劉黎兒、現任會長賴百合、駐日代表許世楷夫婦。
臺大校友總會周末知識饗宴
11 ~ 12月「提升生活品質」系列講座
將世界掌握在您手中,有鑑於「知識就是力量」,更期許知識帶領臺灣走向更美好的未來,臺大校友總會在理事長孫震的號召下,齊集多位在學術界舉足輕重的教授及傑出校友,共同舉辦「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共分為「醫學保健」、「科技新知」、「社會關懷」及「人文素養」、「英語與我」、「倫理與生活」六大單元,講者皆在該領域有卓著貢獻,廣度及深度兼具,臺大校友總會歡迎大家在每個週末,以輕鬆的心情ㄧ起來享用豐饒的知識饗宴。
日期 |
講者 |
講題 |
11/03 |
臺大醫院婦產科 周松男教授 |
人類乳凸瘤病毒疫苗的發明對子宮頸癌防治的影響 |
11/10 |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外語系 劉顯親教授 |
數位英文學習 |
11/17 |
中央大學溫世仁講座 李誠教授 |
科技與就業:新科技會帶我們進入無工作的時代嗎? |
11/24 |
自由時報創辦人 / 吳阿明先生 |
無所不談 |
12/01 |
臺大醫院精神科 / 李明濱教授 |
講題未定 |
12/08 |
張武昌教授 |
臺灣英語教育的幾個重要議題 |
12/15 |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 黃榮村教授 |
災難後的遠景與成長:921地震與Katrina風災重建的啟示 |
12/22 |
振興心臟醫學中心 / 魏崢醫師 |
講題未定 |
12/29 |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 江漢聲教授 |
從音樂治療談壓力紓解 |
⬛ 活動連絡人:臺大校友總會黃羽婕秘書
⬛ 時間:每週六早上10:00至12:00
⬛ 地點:臺北市濟南路一段二之一號 臺大校友會館四樓
⬛ 電話:02-2321-8415
⬛ 活動網站:http://www.ntua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