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許多際遇是難以規劃和預料的,這些奇妙的機緣會在我們日後產生巨大的影響,回想我過去40多年的工作生涯,受到許多貴人相助,也常因為某些特殊的經驗,讓我的思維如撥雲見日,海闊天空。參加美國祈禱早餐會是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個經驗,深深影響我過去10年。

200122日有幸應美國祈禱早餐會主辦單位的邀請,前往華盛頓參加這場讓我終生難忘的盛會。那年我擔任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事前完全沒料到會在政府推薦名單上,因此獲知後抱著十分期待的心情趕辦簽證。在此之前,我已參加過一段時間臺灣的祈禱早餐會。從前輩口中得知,美國祈禱早餐會是美國國會議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發起,當時正值美國陷入歐洲戰事不利的低潮期,德軍節節勝利,不時傳來青年在戰場犧牲的噩耗,很多議員也有親友喪生,美國舉國瀰漫著悲觀的氣氛。兩黨國會議員在那樣的關鍵時刻,開始了不分黨派的祈禱早餐會,每週選一個早上一起用餐,為國家祈禱、為世界祈禱,也為他黨的議員同仁祈禱,於是建立了難得的友誼。美國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經常祈禱,即使如此,兩黨議員很少有共同祈禱的機會,那段時間由於國難當前,促成了兩黨一些同僚屏除政治立場的不同,建立了一個難得的定期聚會傳統。

戰後,這項定期聚會繼續延續,美國總統艾森豪十分重視,開啟了總統每年參加年初祈禱早餐會的慣例,同時也邀請世界各國政要和民間領袖參加。

2001年那場祈禱早餐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各州和全球170多國的政府官員、議員和民間精英領袖齊聚一堂,總共4900多位貴賓被安排在希爾頓飯店的兩間宴會廳,臺灣來的賓客和各國外賓一同被安排在主要宴會廳,可以親睹新當選的小布希演講。為數眾多美國各州代表由於場地不夠容納,只能在另一間用餐,透過大螢幕電視觀看即時轉播。

每當新總統上任那年,美國祈禱早餐會就會擴大舉行,因為這是新總統宣誓就職後第一次重要的公開演講,也讓世界各地菁英有機會親自見到新任總統。小布希總統前一年剛贏得驚險的選戰,世人也正盼望他以美國新領袖帶給全球新希望。他的演講強調美國的價值,認為堅強的信念可以對人類產生十分重要且正面的影響。雖然美國並不獨厚特定宗教,也不強求人們一定要祈禱,但政府推廣宗教團體的慈善工作和祈禱儀式。他強調尊重別人、關懷人們一直是美國重要的價值。自由、平等與機會,在美國是最基本的信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一再強調美國要不斷提供工作機會給年輕人,開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實現夢想。

當時全球經濟尚未如今天的嚴峻,但是美國已警覺景氣的下滑將會減少年輕人的工作機會。

另一位演講者雖不像小布希一樣有名,但是他的故事卻打動了全場聽眾的心,贏得全場起立並給予熱烈的掌聲。這位演講者是田納西州的參議員福瑞斯特(William Frist),一位知名的心肺移植醫師,不但醫術高明,而且以他堅定的信仰和熱心救人無數。他個子高大,表情誠懇,帶給人足以信任的信心。據說他每年幾乎都自費組織醫師志願服務團,到醫療資源缺乏的國家義診,贏得當地人民的尊敬。

他的演講由他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開頭:他的一位病患、也是多年老友,罹患了心臟病,病情十分嚴重,必須換心才能存活。福瑞斯特醫師雖然很努力醫治他的好友,卻一直等不到合適的捐心者,日子一天天過去,看來摯友即將離開人世,他不停地禱告祈求上帝救救他的朋友。過去他也為記不清多少位病人祈求奇蹟,這次他更認真地禱告。就在快絕望時,奇蹟出現了。一位10多歲年輕女孩因為車禍判定腦死,女孩生前簽了器官移植承諾書,醫院核對各項條件符合,立即通知福瑞斯特醫師。他接完電話馬上和他的換心小組啟動緊急行動計畫。福瑞斯特醫師為了爭取病患換心的時間,考取民用飛機執照,若地處偏遠沒有適當航班,他就自行開著裝備齊全的緊急救護機運回心臟。幸虧這次捐心的女孩所在地有班機往返。他跟著醫療團隊救護車親自到機場去接收。心臟移植最大的風險是心臟由捐贈者身體取出冷凍後,會停止跳動。在運送過程必須完全按照標準作業程序,任何疏失或延誤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福瑞斯特醫師花了20分鐘描述此一過程,全場聽眾鴉雀無聲,屏息等待故事的結果。

手術過程按照原訂計畫一一完成,但移植的心臟能否恢復跳動?他也不知道。他只有努力禱告,用心禱告…突然,心電圖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脈動,儀器開始發出心臟跳動的嗶嗶聲,多麼美妙的一刻,是上帝指引讓這一切運作完美?福瑞斯特醫師太感動了,他覺得過世的女孩似乎也在一旁協助他。是什麼機緣讓一位年輕少女願意把心臟捐給一位她不認識、也無法認識的人,是神旨?信仰?或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愛心?他提到:人類不都有這樣捨己為人的情操,有了許多人的愛心和犧牲,這樣的奇蹟才可能發生。沒有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與年歲,這位參議員醫生的全心投入,這位往生少女生前的愛心承諾,還有參與其中的醫護人員積極投入,以及超自然的祈禱的力量,共同創造了一個充滿友善、溫馨且奇妙、成功的換心手術,讓另一個生命得以延續!

這個震撼賓客的故事對我的影響和啟發很大,我那時剛由惠普總經理位置退下來,在十分偶然的機緣去接掌一個屬於非營利組織的財團法人,正在學習如何激勵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夥伴。以前我的公司雖然也具有優良的文化,但是比起許多偉大的機構和個人,我需要更多的學習。同時,在幫助別人和公益團體上我也需要更加努力,即使碰到萬難也要記得福瑞斯特醫師感人的故事,藉由與上天的溝通獲得一份力量。往往這個過程,會啟發我新的思維,在解決問題上產生突破性的進展。

在國內我也很幸運遇見許多醫術醫德高超的醫師,十分佩服他們的品德和情操。特別由於有一段時間應邀擔任肝病防治基金會的顧問,深深為宋瑞樓教授和許金川醫師崇高的理想,以及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關懷別人、愛顧他人是每個人都該積極去做的事。前不久我參加基金會19週年慶,藉由現場為宋瑞樓教授製作的追思影片回顧這位「臺灣肝病之父」的一生,又讓我對人類互愛的普世信念更加珍惜與確信。

福瑞斯特動人的故事真正展現了基督教「愛你的鄰人」的精神,在華人社會裡,不論任何宗教背景、甚至不信教的人大多數也奉行「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互信互賴造就了中華文明以及今天所有進步的文明,在政治紛擾、經濟低迷的今天,這種精神更是維繫社會的一股安定的力量。

 

黃河明小檔案

30年以上資訊與高科技領域跨國企業管理實務

15年以上政府重要經濟科技發展委員會委員

現職:

悅智全球顧問(股)公司董事長

財團法人臺北市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董事

學歷: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

惠普科技(HP)臺灣區營運總部董事長暨總經理

惠普科技(HP)泰國分公司總經理

惠普科技(HP)執行副總經理

惠普科技(HP)行銷與服務副總經理

專長領域:跨國企業經營與管理/數位行銷通路策略管理/組織佈局與策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