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04期 2016-03

2005年聯合國通過每年1月27日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2016年,這個紀念日第一次在臺灣舉行。花亦芬教授認為,我們加入這個全球性的紀念行列的意義在於,可以讓即將展開的轉型正義工作與國際人權外交結合在一起。圖為松菸紀念活動現場放映聯合國關於「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影片。(攝影/花亦芬)
-
校務報報 臺大,成長ING 王根樹/臺灣大學總務長 常聽到學長姐與畢業的同學說,「回到臺大只認得椰林大道和醉月湖,臺大改變太多了。」
-
研究發展~昆蟲仿生學 昆蟲複眼視覺研究與仿生應用 楊恩誠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複眼(compound eye)這個視覺器官。
-
研究發展~昆蟲仿生學 昆蟲的斥水奈米結構與應用 盧彥文 在金庸著名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鐵掌水上飄」裘千仞輕功蓋世,可以在水上快速行走。
-
研究發展~昆蟲仿生學 昆蟲飛行探索與仿生應用 楊鏡堂 大自然為師,從20世紀中發明的魔鬼毡,到近期奧運出現的鯊魚裝,皆是師法自然的結果。
-
花亦芬專欄 以轉型正義的普世公義價值與國際社會接軌 花亦芬 自1996年起,每年1月27日是德國「國定納粹受難者紀念日」(Tag des Gedenkens an die Opfer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
吳誠文專欄 園 吳誠文 講到「園」,你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公園、花園、菜園、茶園、果園之類的,也許接著會想到家園、校園、學園、幼稚園、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科學園等。
-
臺大學術資產~海洋臺灣 臺大海洋史研究的承先與啟後 周婉窈 前年秋天本校退休教授曹永和院士(1920/10/27-2014/09/12)以94歲高齡過世,當時有媒體稱他為「臺灣史大老」,學生輩則稱他為「海洋史的大家長」,這都不誇張。
-
臺大學術資產~海洋臺灣 「新港文書」的歷史學研究 李文良 一般人認為,臺灣土地契約史,可溯至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時代(1624-1661)。
-
臺大學術資產~海洋臺灣 海洋探測 陳琪芳 臺灣位於中美之間,為亞洲島鏈貿易重要一環,擁有優越的戰略地位。
-
張天鈞專欄 臺大醫院第一會議室的院長肖像畫(三)高天成院長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的第四任院長(1953.11-1964.8)為高天成教授(1904-1964)。
-
康宗仰專欄 點一卷蚊仔香 康宗仰 「點一卷蚊仔香,點很久,點很久…」2001年的暑假,我參加了系上的服務隊。
-
椰林風情 臺大瑠公圳復育計畫 總務處營繕組 瑠公圳為清朝郭錫瑠及其兒子所開鑿,自1740年建圳以來,已270多年。
-
保健天地 皮膚抗老即知即行 廖怡華 近50歲的王小姐最近對她的外貌有點在意,眼角的細紋、鬆弛的雙頰、法令紋、嘴角紋,還有花花的咖啡色斑點都讓她覺得很礙眼,「我的臉跟年輕時差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