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參與2016臺北國際書展,「以學術作為一項競技」面向國際

當知識成為舞臺上的展演,如同一場競技般的學術論辯交流,會是什麼樣的盛況?今年臺北國際書展,臺大出版中心以「學術作為一項競技」為主題,打造一座專屬於學術出版的劇場,以書籍堆砌長達10公尺弧形書牆。藉由展場上千種出版品,並邀請逾70位學者,舉辦共36場書籍講座,讓民眾飽覽大學校園裡的知識精華。

由臺大出版中心發起的「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本屆為第四度參與臺北國際書展。活動開幕儀式上,蒞臨貴賓包括文化部部長洪孟啟、教育部次長陳德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桂花,以及各大學代表嘉賓。楊泮池校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繁體學術書籍是大學出版社的特色,其中承載了數千年的文化精髓,而臺大推行的COURSERA線上課程,以及經過評鑑認證的華文期刊,也一一向國際傳遞臺灣的研究結晶。這些出版品與線上課程,是讓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管道。

文化部長洪孟啟認為,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是一個非常好的結盟方式,因此文化部相當支持。洪部長也向現場來賓透露,逛書店是他最大嗜好,學術殿堂所出版的書籍,品質必定精良。近幾年法蘭克福書展將臺灣視為重要參展國家,特別設立臺灣館,足以證明國際對我們的重視程度。此外,臺灣所出版的圖書,在美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這是他第三次參加,每年都感受到明顯的進步。他強調,無法立即在市場上彰顯價值的人文社會領域書籍,更需要透過大學出版社傳遞知識。

臺大出版中心主任項潔說明,今年以「競技」為題,除了是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學校與學者的互動,真正的競技,在於我們要合為一體,與其他國家競爭。如該聯盟不僅每年參加臺北國際書展,更參加法蘭克福書展、香港書展、北京書展、美國AAS書展等,並透過各項學術會議展售,提升國際能見度、促進交流。

本屆聯展為有史以來規模最盛大的一次,參與學校包括本校、中山、中央、交通、政治、清華、和臺北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而中興大學和成功大學更是首度正式加入。書展期間的36場講座,有科普、文學教育、藝術影像、史地臺灣等,更特別策畫了「大師系列講座」和「泛學術系列講座」兩個主題講座。知名小說家白先勇,帶領讀者齊讀《紅樓夢》經典《跟著大腦去旅行》作者麥可・C・柯博利遠從紐西蘭來,解說大腦的不可思議分心之旅,風趣幽默「泛學術講座」共10場,讓讀者體會學術其實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可以是一種面對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種介入社會的可能。

此外,歐麗娟結合《大觀紅樓(母神卷)》與尚未出版的《大觀紅樓(金釵卷)》內容,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不同世代的紅樓女性。臺灣研究領域則由《「帝國」在臺灣》其中3位作者,李承機、李育霖、蘇碩斌分析殖民地臺灣的文化。而邱貴芬與導演沈可尚也分別以學者與電影工作者的角度,探討臺灣新紀錄片的發展歷程。這些不同領域的講座,讓讀者彷彿置身圓形劇場,飽覽一齣齣豐富又精采的演出。

 

圖說:

圖1:文化部洪孟啟部長、教育部陳德華次長及本校楊泮池校長,與2016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開幕儀式貴賓合影。前排左起:文化部洪孟啟部長、中央研究院王汎森副院長、教育部陳德華次長、中央大學出版中心李瑞騰總編輯、政治大學周行一校長、臺北藝術大學楊其文校長。後排左起:政大出版社周惠民總編輯、中興大學楊長賢副校長、成功大學陳東陽副校長、交通大學陳信宏副校長、臺北書展基金會王桂花董事長、臺大出版中心項潔主任、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李蔡彥司長、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己副校長。

圖2:楊泮池校長表示,透過學術出版品讓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精髓。

圖3:2016聯展展場,溫暖的木作舞台,10公尺長的弧形書牆,帶給讀者豐富的知識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