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園」,你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公園、花園、菜園、茶園、果園之類的,也許接著會想到家園、校園、學園、幼稚園、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科學園等。仔細再想下去,可能還會列出一些像梨園、杏園、桃園這種讓清華大學的梅園手足無措,覺得是不是也該做點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才對的各色名園。不過你應該是不會想到我很自然會想到的「球園」,是吧?老美講球園(Ballpark就是我們說的棒球場,他們把對壘的兩支球隊當成工作人員,把觀眾當成是到訪的遊客,如此則工作人員理所當然要用心經營這個園區,讓遊客開心。是球場的話,主角是參與競賽的球員,觀眾只是旁觀者,安靜的觀賞比賽,為參賽者的好表現鼓掌喝彩;是球園的話,觀眾也是參與者,可以到處走動,可以吃熱狗喝可樂灌啤酒,可以吶喊叫囂吹樂器,也可以聊天欣賞風景毫不在意比賽輸贏。現在你也許已經可以理解當我講到園時我同時也想到了日本兵庫縣的阪神甲子園(日本每年4千多支高中棒球隊,萬個選手夢想進去的棒球聖地),但是你應該還不能了解,當我想到球園時我卻同時也想到了清華大學的梅園。

我第一次踏進新竹的清華大學校園是1971我們球隊(巨人少棒隊)獲得全國冠軍,成為國家代表隊時,棒協為了協助我們準備進軍遠東區比賽,特別安排我們到清華大學集訓。當時的清華沒有幾棟房子,可是卻有一個其他大學都沒有的,非常漂亮的標準棒球場,真是令人百思不解。那時候清華大學學生很少,尤其是7月初的時候學校已經進入暑假,校園裡更是冷冷清清的,大概只有少數幾個研究生跟暑修的學生在校。我印象中整個校園感覺有點淒涼(好吧,也許是淒涼的美),原因是那時清華的房子幾乎都是白色的矮房子,而遼闊的校園裡似乎難得有人出沒(特別是清晨我們路跑的時間),樹又特別多,房子都像是隱身樹後,風吹時樹影在白牆上做出各種鬼臉,我們經過時常常被嚇到。尤其是球場附近到處都是我在臺南沒見過的臺灣相思樹跟臺灣濕地松,引來超級無敵多各式各樣的蟲子跟小動物,在路上常常看到成群的毛毛蟲牽著白絲吊掛在相思樹上從天而降,狡猾的松鼠在樹上突然對著我們大聲嘲笑,或者胖胖的蛇懶得看我們一眼似的在我們眼前緩緩的滑進路旁的草叢,非常恐怖。我們住在學生宿舍「華齋」,每天從宿舍走到棒球場的那段路都充滿了緊張的氣氛,感覺特別遙遠,總是要等到看到美麗的球場,大家如釋重負、如魚得水後才忘掉了毛毛蟲跟胖蛇的訕笑,天天如此。離棒球場不遠的地方有個梅園,梅園裡有個斜坡,是我們練體能衝刺的地方,但是那裡更是陰森森的,人跡罕至的樣子,除了整隊去練體能以外沒有人敢自己跑進去。然而奇怪的是,我1987年底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準備回國時,沒有經過痛苦的掙扎,馬上接受了清大的聘書而沒有選擇回到母校。我猜想,八成是因為骨子裡的毛毛蟲一直吵著要回去找尋那些相思已久的相思樹,或也許是那被相思樹海與梅園的陰森瀰漫淹沒的球園,或者根本是,那被相思樹海與梅園的陰森瀰漫淹沒的球園淒涼的美。

就像這樣,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總會有幾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園子,不管你刻不刻意去記它或忘它,它總是會一再出現。就像每個日本小棒球選手的甲子園或每個波士頓(Boston)男孩的芬威球園(Fenway Park),它即使時常出現在你的眼前,也會出現在你的心裡,你的夢裡。這輩子你即使沒辦法進去打一場球,你也一定會在還來得及的時候進去看一場球(總有個不需要別人懂的理由,所以也不一定需要家人朋友在場),在球場裡聞著熱狗與啤酒的味道,聽著球棒擊球的清脆聲音夾雜著心急的球迷的叫罵聲,與鄰座的同好討論著與你們相同的年代,已然退休的明星球員當年的豐功偉業以及比賽細節。當然你不喜歡運動的話,你的園子也可能是生活性的,文藝性的,工藝性的,歷史性的,或科學性的,也可能大山大海或半畝方塘就是你的園子,總之,它不知不覺的會一再出現於你的生命裡。重要的是,如果你有一個具有生命意義的園子,那你需要一輩子不斷的去經營打理,它才不會荒廢掉,也才不會鏽蝕了你的生命,不管它是球園或者是你自己心中的一爿知識田園。

知識與技能的累積精進就像是照顧一爿田園,你要整地耕耘、灌溉施肥(也就是不斷的學習、淬煉),作物才能成長茁壯,你也才會有收穫,有貢獻,有成就感。這樣的工作年復一年不能中斷,否則收穫也就立即消失。我看過一些同輩舊識,曾經也是天資聰穎,學習無礙,但是進入社會埋首於工作後便自認為游刃有餘,不必再挑燈苦讀鑽研技藝而可以長期安逸穩定,沒有想到安逸穩定比想像中短暫,驀然回首卻發現田園既蕪,與最新的知識技能及社會脈動已然脫節,甚至不能察覺自己言語索然無味,缺乏深度,有負當年五陵裘馬自輕肥」的期待,殊為可惜幸好清大球園及它所涵蓋的梅園歷經時代變遷仍然留在我的眼前與心中,也多虧歷屆園丁的不斷努力,從45年前淒涼的美轉換為現在陽光的美,適應現在嘈雜的校園文化(唉!)

相對於快速變動的專業知識技能與社會形態,長期的安逸穩定來自於自己可以維持既有的學習成長動能,同步於社會的脈動,所以要不斷的學習、淬煉。不管是梅園,球園或者是心中的一爿知識田園,一個園子如果一年半載沒有經營打理,它很快的就雜草蔓延,景物全非。

 

吳誠文小檔案

1971年巨人隊少棒國手,為國家捧回世界少棒冠軍盃。臺南一中畢業後,考進臺大電機系,1981年從臺大電機系畢業,1984年負笈美國深造,1987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電機與電腦工程學博士。學成返國任教於清華大學電機系,2000-2003年兼任系主任,2004-2007年擔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鑽研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與測試和半導體記憶體測試,卓然有成,2004年當選IEEE Fellow2007年借調至工研院主持系統晶片科技中心(STC),2010年將STC整合至資訊與通訊研究所(ICL),並接任所長,2013年獲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的最高榮譽,卓越創新研究機構獎。同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榮譽,2014年歸建清華大學擔任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