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59期 2008-09

椰林大道。(攝影/洪培元)
-
校長開講 讓教育成為國家發展的根本 李嗣涔 在新政府剛剛成立之際,各方對國家教育大計莫不抱以深切期待。
-
學院動態 電機資訊學院現況與展望 文/貝蘇章院長 電機資訊學院自1997年創院以來(當時為電機學院)已有12年,目前分為電機與資訊兩個學群。
-
研究發展 以奈米科激增進金屬/半導體接點導電特性 黎中立(電子所博士班) 在半導體元件及積體電路的應用領域中,金屬/半導體歐姆接點(metal-semiconductor Ohmic contact)始終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是元件與其外部連接的橋樑。
-
研究發展 非線性顯微影像術——光學虛擬切片檢查 孫啟光 癌症(惡性腫瘤)是世界性的嚴重疾病,同時也是目前國人十大死因之首。
-
邁頂研究之新單位 臺大能源研究中心(Energy Research Center, NTU) 吳乃立主任 「能源」一直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要素之一,也是一個國家產業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動力。
-
邁向頂尖之研究 臺灣重要感染症之研究 陳培哲 (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在世界各地包括台灣,感染症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病因,而各種新興感染症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
國際學人 My Teaching Career at 臺大 Professor Ken Palmer I was born in Melbourne, Australia where my parents were also born.
-
國際學人 An American Teaching at NTU Lynda M. Ewers, Ph.D.*(公衛學系客座專家) When I stepped onto Taiwan soil a year ago to teach occupational health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t was my first direct contact with Asia.
-
典型在夙昔 師徒三代傳承60年——校訂「臺靜農先生學術藝文編年考釋」後記 紀秋薌 民國66年我考上臺大夜間部歷史系,次年轉中文系就讀。
-
歷史的腳蹤 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隸屬於社會科學院,係由早期的三民主義研究所改制而成。
-
戴勝益專欄 探索馬雅文明 戴勝益 馬雅文化的神秘,迄今仍未有所發現,它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消逝的,面對馬雅文明,與其好奇研究,不如實地探索!
-
臺大家族三代同堂 獸醫隔代緣 陳伯松(1952畜牧獸醫系畢;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聯合會顧問) 1948年我自家鄉私立鶴齡英華中學的春季班高中畢業。
-
臺大家族三代同堂 花果釀美酒,代代傳書香——林丰卿之臺大家族 文字整理/林秀美 蘇炳炎先生1952年畢業於臺大法律系,小他一屆的林丰卿女士是1953年園藝系畢業,夫妻倆本來都在公賣局服務,1959年蘇炳炎辭去公職,轉為經商,先後經營農牧場、紙箱、鋁門窗和電氣零件等工廠,事業有成,林丰卿則在公賣局由技佐、技士晉升課長、技正,於1995年屆齡退休。
-
臺大家族三代同堂 四代臺大緣 謝定華(1983歷史系畢,杜魯門州立大學副教授) 我們家到我考大學聯考的時候,臺大已非“固所願”也,而是想當然耳。
-
校友專訪 從數據泵到數位廣播——勁取科技董事長曾繼雄的寬頻人生 文/林秀美 曾繼雄,1979年臺大電機系畢業,1982年取得碩士,主修半導體。
-
法律與生活 新的雇用型態——勞動派遣 劉志鵬 要派公司甲與派遣公司乙簽訂派遣契約,約定由乙派遣勞工丙到甲公司工作。
-
保健天地 手指麻到醒?——腕隧道症候群 張志豪 腕隧道症候群有「腕職業病」之稱,是一項普遍而惱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