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的國際化在學生招收、合作研究及海外教育機會各方面,都有飛躍式的成長。張淑英國際長從重點大學策略聯盟、海外教育學習、獎學金、暑期學院和校園生活等多面向闡述,讓臺大成為世界的臺大。請看本期「校務報報」。
本校近年在教學方法卓有創新,翻轉教室正在流行。冀宏源教授因材施教,分別針對大學部、研究所和實驗室學生不同需求,開發教學法,從基礎、到思考、發問能力,與學生共作分享,用心至極。而從精神醫學轉換至公衛健康促進領域的張書森教授,分享了新鮮人的陳年往事,看見社團和體驗對學習的重要性。同樣地,生機系葉仲基教授和機械系林沛群教授都強調實做能力與系統整合技術,為了提高學生興趣,在教材教法上更力求更新變化。
林沛群教授並關注到學生適應大學生活、英文能力、時間運用等心理素質的建造。而法律系吳英傑教授則認為批判精神、創新能力與表達的勇氣是培養法律人的3要素,以非常感性的口吻自許成為一位感動學生的老師。
顧華老師,自學精通30種外語,其教學之認真嚴謹讓學生在40年後仍感激在心,且看蔡元奮和虞和芳二位教授談典型在夙昔。
今年,1985級的臺大30重聚,在總召彭文正教授暨籌備團隊動員下,不但人數創新高,在節目安排、文宣製作、乃至首度空拍臺大,在在顯示所匯聚之力量,可謂一完美的集體創作。且看總幹事文馨瑩的報導。
臺大EMBA連6年挑戰戈壁路跑,年年有突破,說明了人的潛能無限,尤其在面對困境時的堅持與毅力,且由親身體驗的陳良基副校長娓娓道來。
劉凡真,一個聽不見的大女孩,從漫畫啟發了他用烘焙為自己打造不凡的創業夢。聽不見,不是障礙,反成為助力,讓他越挫越勇,烘焙館只是一個起步,他還有更大的夢要去圓,那就是把幸福送到你我手中。
苗栗大埔徵地案因強制拆屋導致出人命,引發社會輿論關注土地正義和人權問題,李明芝律師完整陳述了此案5年來的法律行動,自救會住民不畏強權、勇敢與公義同行,讓人感動。
跟土地有關的還有近來敏感的鄉愁話題,吳誠文教授以非常個人的成長經歷分享,在地球村的現代,五湖四海為家,鄉愁何在?
花亦芬教授談他買一本絕版書的經過,愛書人的共感與默契,超越空間限制,讓我們看見人性的溫度。
張天鈞教授為我們導覽羅蘭珊其人其畫,看似悲劇人生,卻也因此創作出夢幻般的作品傳頌於後世。
本期邀請3位專家-陳淑華、林淑芬和劉平妹教授,就花粉學的現生研究與花粉化石,以及在臺灣應用在古環境變遷的特色研究,帶您一窺這顯微鏡下的繽紛多彩的花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