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流沙之浩浩、陡雪嶺之巍巍、鐵門巉嶮之塗、熱海波濤之路」,這是唐代玄奘法師在歷經九死一生,赴西方取經講道16年後,口述呈唐太宗的巨著《大唐西域記》所記載的戈壁沙漠八百里流沙。這段路程後來更從歷史中醒來,躍上文學舞台成為中外馳名《西遊記》的主旋律。就是這樣一篇扣人心弦、古今中外千萬人傳頌的歷史詩篇,10年來吸引了上萬名EMBA企業高階菁英,商學院師生前仆後繼,走上"玄奘之路"!

起心動念籌備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112公里挑戰賽的是當時正在拍攝玄奘紀錄片的央視記者,曲向東先生。他在經歷拍攝過程的艱辛,遙想玄奘之偉大,深刻體會玄奘法師「理想、行動、堅持、超越」之不易,比諸當今各類複雜企業商場之經營管理一點也不遜色。從而發想起廣邀商學院高階主管師生一同從挑戰橫渡沙漠,由身體的煎熬,親身體驗中激發身心靈的昇華。第一次的戈壁挑戰賽從2005年開始,當時只有6所學校參加。臺大是於2010年的戈五(戈壁挑戰賽第5屆)開始組隊參賽,那時是由EMBA學生自行號召10名同學參加,並一舉跑進第3名,也因在比賽過程中帶進臺灣社會已十分普及的禮儀、友善、真誠、關懷等風範,大會特地頒發首次"大會最佳風範獎",直至今日,臺大都是戈壁賽事中的典範!

今年正好是戈壁挑戰賽10周年,大會規模再創新高,共有30所學校參賽,另有12所中外隊伍觀摩,參賽人數近2千人。臺大是第6度組隊,有意願參加的EMBA學員(含校友),早在去年89月即展開集訓、選拔、團練等準備工作。歷經多次淘汰,經3月底萬金石馬拉松的最後一次考驗後,入選隊員名單正式敲定,計選出A 隊隊員10位,B隊隊員18位,C隊隊員19位。幕前幕後運籌帷幄的是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大漠花名:小飛俠)及戈十挑戰隊執行長張守燕(大漠花名:小燕子)。他們依據隊伍需要,另邀請戈五隊長黃智成學長(大漠花名:刺客)擔任領隊,體育室國家教練簡坤鐘教授擔任隨隊教練,加上隨隊醫生、隨隊攝影,以及本人擔任校級領導,全團54人組成臺大的戈十挑戰隊。

正式比賽在5月底,所以臺大戈十成軍後,隨即展開密集練習,每周二、四、日都可在校園角落,看到苦練中的隊員,連我這校領導,也得陪著東奔西跑練體能,因為迎接我們的將是43夜,日奔跑夜紮營的"奔日子"過程,夜間是沙漠的寒氣,白天是高達40度的酷熱,地表溫度甚至逼近60度,對坐慣冷氣辦公室的企業學員,勢必是極其嚴酷的考驗,而戈壁挑戰賽的規則也因應企業分工型態有特殊之設計。賽跑的計分只記錄實力最強的A隊隊員,且以第6名成績為全隊成績。B隊隊員則以全體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完賽為目標,達標團隊可獲頒"沙克爾頓獎"。C隊雖以沙漠體驗為主,只走第一天,但ABC全員表現作為大會風範獎的評量指標。所以各有所本,個人依專長發揮,但又必須團隊合作才能有好成績,真的很像一個大企業的組織經營之道。

臺大挑戰隊於519日出征,大清早全隊在管院整軍,大家穿上專為戈十挑戰隊設計的橘色T恤、外套,顏色鮮明活潑有勁。歷屆戈友們(包括戈五、戈六、戈七、戈八、戈九)紛紛趕來祝福打氣,不少家屬也到場送行,場面盛大感人,巴士啟動時,還真有種勇士就要出征的悸動。一行人就這樣浩浩蕩蕩從臺北直飛第一站,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是當年玄奘西方取經的出發地,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古城,是周秦漢唐的國都。至今仍記錄著歷史發展的遺跡,故有句名言:「行周禮、感漢制、觀秦風、賞唐韻」,分別敘說著歷代建置對中華文化的重大影響,例如:中國的禮儀之邦,遠溯自周朝,真是源遠流長,而唐宋的詩詞等優美韻味更是影響世人至今。不過挑戰隊的首要目的是瞻仰大雁塔寺,這是大唐專為存放玄奘法師所取回657部經藏佛典,而特別興蓋的佛寺。玄奘生前在此完成他的佛典翻譯,對戈壁挑戰隊意義重大。大雁塔寺前,玄奘高大的銅像穩穩肅立。玄奘俗姓陳,家居穎川,與我祖籍同源。遙想他當年居處當時繁華似錦的世界第一大城,卻願意為當時佛法紛歧、眾生苦悶,發下「求正法以利群生」之宏願,放棄榮華舒適,邁向禍福難測的西域行,站在這樣算來是我遠親的歷史偉人銅像前,胸中崇敬之心更盛。我們大隊人馬投宿在西安古城牆旁,一早陪著A隊隊友,繞著45層樓高的城牆慢跑,一邊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一邊宣示我們要隨玄奘西行了。

520日上午搭機至目的地-敦煌,這是以古窟壁畫馳名中外的城市,也是唐朝一般居民最西邊的住所,出了玉門關,就是茫茫大漠。所有參賽隊伍,都需先在此參加兩項重要活動,沙漠安全講習和點將台。前者是再次強調大漠的困難及團隊、個人必須留意事項,包括競賽規定。後者當然就是所有參賽隊伍互相鼓舞打氣、交流互動的場合,各校並製作精美小禮物互贈順利平安,場面溫馨熱鬧。前幾年連續獲頒5次大會最佳風範獎的臺大隊,在會中人氣超旺,今年製作Q版臺大戈十公仔娃娃(戈十大大),一下子就被要光,大出風頭。現場巧遇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新加坡大學副校長、香港大學副校長等人,臺灣的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也在新加坡大學的出賽隊伍中。點將台就在著名的鳴沙山、月牙泉勝地,所以我們BC隊員開放半天,讓大家嘗嘗騎駱駝、上沙山、下牙泉的尋幽之旅。大隊人馬(應該說大隊人駝)一字排開邁向高聳沙山的盛況,還有點風蕭蕭兮的古意!不過,在下了駝峰後,用力攀爬沙山才能踏上陵線,已可感受到那種陷入沙中,舉步維艱的吃力感,大家對明天開跑的體驗日真是又期待、又緊張!

521日是大會體驗日,直線距離28公里。一大早6點不到,不少隊友已全副裝備上身,所有不須帶進沙漠的細軟都寄存在旅館,我們就要告別文明生活,告別那溫軟舒適的床墊、浴室,接下來將是帳棚過夜、沒有床鋪、無法洗澡的西行僧侶,現代的戈壁挑戰隊。起跑點在戈壁的阿育王寺,這是當年邊疆的城鎮,玄奘曾在此講道多日,目前只剩遺跡。340支隊伍齊聚一地,各校大旗飛揚,全場充滿緊張興奮的氛圍,對我們這批第一次踏上戈壁的現代人,更是熱情爆點,望向起跑架上的大字「你的能量超越你的想像」以及起跑線外風沙滾滾的大漠,全身像繃緊的弦,大家都恨不得像箭般衝刺,衝向大漠!在所有隊員大聲朗誦參賽聲明:「為真正的強者喝采、四海之內皆兄弟」後,槍聲響起,我們終於衝進戈壁沙漠了!

體驗日的設計是讓選手先親身體驗戈壁沙漠的地形和路線,這天的路線主要橫跨6公里的風化式雅丹地形、10幾公里的黑戈壁灘、面對著地平線上的綠洲前進,左邊是冰雪白頂的祁連山脈,綠洲之後就屬白戈壁,就是所謂的鹽鹼地地形,土質鬆軟容易起沙。所有隊員一同出發,數千人加上數十面領頭大旗,匯為大漠中壯觀的熱鬧場面。在這裡,就可以溫暖感受到學長留下的遺風。幾乎所有隊伍看到臺大都對我們的過往事跡稱頌不已,也讓所有隊員榮譽感油然而生,起跑後不久,大夥心中都漸漸清楚,我們是為追尋玄奘、挑戰自我而來,但也為臺大榮譽而跑。這種共同為一崇高目標而奮鬥的團隊向心力,真是深具感染力和能量激發。

我們依原訂規畫,過了4公里的第一個打卡點後,就讓A隊隊友加速起跑,以早點到營地休息準備明日比賽,B隊也加快速度通過雅丹地。C隊則發揮愛心,帶領來自北京的樂憨兒-惠惠父子,一同緩慢前進。BC隊沿路呼號打氣,隨著天氣變熱,慢慢形成一股自我提振的默契,有人喊累時,大家就會喊喊我們挑戰隊的口號,漸漸的「臺大戈十,跑就對了」、「只要出發、就會到達」成了戈壁灘上熱情的呼喚,也同時激勵了其他隊伍。到後來各種口號信手拈來,連「只要駱駝,不要麋鹿(迷路)」都出現,表現出臺大團隊在緊張中,幽默熱情的一面。體驗日當天風和日麗,午後陽光雖將溫度拉升至340度,但沿途都有還算涼爽的風,也許是戈壁沙漠的迎賓吧!所以隊伍士氣一直維持高檔,唱歌、拍照、答數等都熱情有勁,我們花了67小時抵達終點,A隊隊友早已在今晚的營地等候我們。做完收操和用過晚餐不久,C隊也抵達終點,並旋即搭車回敦煌去了。這時終於可輕鬆卸甲,並用擦澡巾勉強清淨身體,才發現被小腿套包覆超過15小時的雙腿,整片紅腫不堪,難怪那麼不舒服,趕緊上藥並服用抗過敏藥。其他隊員也有類似情形,更有不少人腳底長出水泡,痛苦不堪,大帳裏大夥排隊等賈蔚隊長兼隊醫,幫大家一一包紮,苦日子現在才要開始!

522日是正式比賽第一天,5點多就趕緊起床,氣溫大約只有5度,但仍須快速換裝,拆帳篷,打包所有行頭進駝袋。各校A隊依去年成績排名,從7點起,每隔一分鐘起跑一隊。臺大去年第14名,故排在713分出發。這時真是又緊張、又興奮,大家擠在起跑點等著計數。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這兩支歷史強隊,分居第9屆一、二名,準時於7時零分、一分起跑,各隊依序出發。霎時,戈壁灘上戰鼓齊鳴,戰旗飄揚,加油聲中,各隊勇士消失在塵土飛揚的戈壁沙霧裏,計時正式開始!

各校B隊則在9點一齊出發,依自行標定的GPS座標,整軍向前。今天天氣就不像第一天那麼美妙了,不僅溫度快速上升,逼近40度,而且寂靜無風,地面溫度應該破60了。今天距離約35公里,一開始是戈壁灘約10公里,然後面臨艱困難行的鹽鹼地,高低不平連走都很困難,何況是跑步,兩旁駱駝刺叢叢分立,大家戰戰兢兢地,都累斃了!彼得潘隊長察覺到這種現象,就翻出這幾天在休息時常用的「謝謝一萬次一萬次一萬次」的鼓舞招式,給隊友打氣,也沿路鼓勵友隊及志工們。據說這是戈八寒天學長所創,沒想到很管用,大家一喊出來就士氣大振,後來整個戈壁沙漠,只要臺大隊伍經過,就會留下一陣陣「一萬次」的回響遠遠飄揚。過了打卡點之後是沙漠丘陵的截山廟,幾乎只能沿著峽谷地形一條線的走,遇到高低落差時,要互相扶持才能順利向前。沿途看到不少畫個四方的小平地,中間一小個突出石塊,原來那是當地先人安眠之處。小心翼翼從旁跨過這些區域後,出來就碰到一小段高速公路,終於遇到"馬路",大家都極為高興,暢快的小跑一段,並順著連接閘道的漂亮曲線,大家停下來照了不少美美照。終點前最後2公里為牛奶地,超細質的牛奶沙,一腳踩下去,塵沙飛颺。今天的入場儀式,已在中途依設計總監巴斯之規劃,排練改編自<造飛機>的"戈壁之舞",由機長(本人)率領入場,全隊舞姿曼妙,活潑有勁,博得滿場掌聲!全程花了將近9小時,真是漫長的旅途!回到大帳,才發現數位隊友有輕微中暑現象,而阿達隊長的感冒,差點讓他跑不回來,A隊隊友風子水土不服及水量補給不及等等,都靠著隊友拼命拉推才得以回到終點。而中歐隊的女隊員更因補水不足在終點前休克,仍在搶救中(至當日半夜才安全甦醒)。抽筋狀況也相當多,起水泡似乎成了最微不足道的小傷。還好,A隊有專屬隊醫陳君豪醫師(香吉士)及簡坤鐘教練(教頭)全天候悉心照顧,入夜後狀況慢慢恢復,因此,在晚上A隊會議結束時,我特別提醒隊友,固然希望挑戰自我突破,也為臺大爭光,但一定要跑得健康安全!雖六工城遺址在夕陽中綻放出遺跡的美,當晚卻是懷著略為不安的心入眠,心裡默默祈求玄奘大師保佑所有人平安。

523日比賽第2天,起跑順序以前一天之名次排序,臺大A隊今年實力超強,雖然昨天有些狀況,但仍跑進第12名,所以711分就出發,成績比歷年進步許多,大家都非常興奮。我們一樣在5點半起床,快速整裝,並照例完成暖身操後,按時出發。今天又是艱困的一天,全程約35公里,一大早溫度就很高,幸好一直都有風。很不幸,我們一出發就錯過前晚隊友多力為我們經心規劃的轉折點。多力是我們這次跑步的幕後功臣之一,每晚都工作到很晚,依路況幫我們設好隔天的最佳路線存到GPS中,讓我們快走慢跑皆無迷路之憂。但錯過轉折點後,GPS一直在尋找該點的指示中打轉,看路的愛馬士和賈蔚,只好一邊設法修改GPS,一邊帶著我們跟著其他隊伍前進。走起來東轉西拐的,隊伍中已漸有不耐之聲,幸好折騰一番後,GPS終於修正回多力的路,又可加快速度衝刺了!今天的前段路況不錯,我們經過田埂路,可欣賞兩旁農作,也經過柏油路掠過村莊邊沿,村裏鄉親小孩出來幫我們加油。小朋友眼睛好大,很漂亮,我們忍不住停下來邀他們進來隊伍合照,並送給他們臺大戈十的能量螢光手環。接著一片礫石路後是一段曲折的牛奶路,這時多力的功力發揮神效。當時面對一個三叉路口,前面的隊伍有些選右邊馬路,也有一些選左邊石子路。偏偏多力的指示是走向看來難走的田中路,愛馬士依指示,帶著大家往田裡衝,結果沒想到,左右兩邊的各路人馬,紛紛調轉隊旗回頭,跟上我們的路線。真不知他們是佩服臺大的能力,還是要靠近一點,感受臺大隊伍歡樂有勁的能場!過了打卡點後,就是傳聞中的疏勒河。在沙漠中看到、並摸到冰冷的河水,真是無限暢快,大家都恨不得直接跳下水去。

在疏勒河大玩一陣後,轉進一片無邊無際的鹽鹼地,這一段完全無風,再加上遠遠看得到風車,但就是走不到,真是叫苦連天。出了鹽鹼地後,踏上黑戈壁的黑礫石,以為就到風車陣,沒想到無線電傳來,「阿湯哥報告,距離風車陣還有4.5公里」,大家一陣慘叫,難怪這段路會被稱為是絕望風車路。還好,這時領隊刺客突然從前方冒出,給每位隊員擊掌加持,原來他迎接A 隊抵達後,不放心我們,逆向來接我們回程。經休息補充能量後,最後10公里,大家加速前進,最終以9個多小時完成今天的35公里!今天入場改以「一步一腳印、臺大最帶勁,一步又一步、征服玄奘路」的正步隊伍進場,臺大又帶給戈壁挑戰賽一個非常壯觀有力的終點表演。不過,回營驗傷,今天傷兵又增多了,有些隊友的腳底水泡已是一個手掌數不完,辛苦的賈蔚,白天是隊長,晚上變成隊醫,水泡看診從8點到12點關燈前才休息。好消息是A隊全員狀況恢復良好,仍跑在第12名,但成績相當有進步,看來今年要衝進破"10"的歷史紀錄,很有機會。不意,入夜後開始颳起強風,越夜風勢越強,感覺上大風幾乎可將帳篷吹走,細沙粒更穿透帳篷,直接打到臉上,一夜根本無法入眠,撐到3點半只好起床。想說最後一天只有”22”公里,撐也要撐到終點。

524日比賽第3天,依慣例,最後一天由B 隊先起跑,6點前大家就集合在起跑線上,風勢依然非常強勁,氣溫很低,可能只有10度上下。起跑後,隊伍就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並且全身冰冷,隊長決定臨時變陣,改以3人一組互相勾手扶持前進,才得以舒緩,其他隊伍都很羨慕臺大的團隊合作。A隊隊員起跑後,不久即追上我們,無線電中,也不時傳來「風好~大」的呼叫聲。今天前半段都在黑戈壁的黑礫石上,風車陣如陰魂不散的一直跟在左邊。大家是又疲憊、又興奮,畢竟連續4天高溫中的體能消耗,但又有快結束的期待。大家在風中安靜的前行,突然有隊友嘆氣說,不想這樣就回去了,真想再多走幾天,惹來一陣驚呼!沿途看到不少A隊隊員快速超車,但也看到有些A隊選手看似力氣放盡的慘狀,100多公里的沙漠路,終究是嚴苛的體能、意志考驗。這時,無線電傳來教頭的聲音,臺大A隊已以第9名之姿衝進終點,並與C隊會合,在終點等候大家。我們高聲歡呼士氣大振,面對後段難跑的沙漠丘陵地也不看在眼裡,全隊快速整軍,軍容壯盛的邁向終點,越接近終點,近鄉情怯之心益增,全是笑臉中含著眼淚,以臺大獨創戈壁之舞衝進終點線。43120公里戈壁沙漠,我們全員完賽了!

當天下午立即在沙漠中舉行閉幕典禮並公布獎項,我們在競賽組總成績為第12名,3天成績分別為:4:17:233:59:102:47:20,總成績為11小時358秒,已是歷年最佳成績,臺大曾於第57屆分別勇奪第3名,但當時總成績為13小時418秒及11小時2025秒,自我突破進步成果亮眼,仍維持在A級隊伍。今年無庸置疑,臺大更是大會所有團隊的標竿,是沙漠中最耀眼、也最有活力的一群,獲得史無前例連6屆的大會最佳風範獎。許多隊伍都說,他們是來向臺大學習觀摩的。我還記得已連續第4次踏上戈壁的郭瑞祥院長,在送我們去機場的路上發出一份期許寫著:我們之所以是臺大,是因為我們有我們的定位,全員參與,互相幫助,展現風範,樹立典範:A隊,全力以赴,爭取佳績;B隊,挑戰自我,成就風範;C隊,享受大漠,樂情加油。我們都是臺大人,我們做到了!衷心感謝所有戈十夥伴,有大家的相持,讓我完成傳承玄奘精神的美夢!

回程的路上,大家很興奮地交換走上戈壁的心得。經歷生活極度簡樸匱乏,極度缺水,連4天無法洗澡,40度高溫、酷曬,高強度、長時間、長距離變化多端地形的煎熬,加上對團隊及隊友的承諾,只能前進,無法退出,種種環境對身心造成的挑戰實在極為巨大。也難怪只有經歷過職場、營運或創業煎熬的EMBA高階主管們,才能體會那種面對困境時,必要之堅持與毅力。更能理解玄奘在抗拒高昌王留任國師時,堅持西行之意念:「玄奘來者為乎大法,今逢為障,只可骨被王留,識神未必由也。」因此,我以為忠實記錄過程事實,讀者更能神遊體會,個人心得就留待時間的寫憶。

後記:毫髮無傷的完成戈壁挑戰,身心靈完全放鬆,很慶幸自己安全經歷過這史詩般嚴苛的考驗。沒想到一個鬆懈,在返校隔天參加EMBA校友會長交接典禮時,經歷沙漠中嘶喊煎熬的聲帶,與紅白酒一交會,立時崩潰,當場失聲。原來,玄奘之路不只是在戈壁,她已在每位跑過戈壁的戈友心中,留下身心上的各項刻痕、印記,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玄奘的精神──「理想、行動、堅持、超越」!

 

陳良基小檔案

陳良基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臺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及臺大講座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博士。曾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國研院院長、臺大電資學院副院長、臺大副研發長,並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擁有超過550篇學術著作和22項美國專利,並協助近百件技術移轉及二家新創公司上市,被業界譽為「技轉王」。曾兩度榮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肯定。

近年來,陳副校長致力於推動校園創新與創業,是少數橫跨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教育家,所帶領的學生團隊更囊括國內外重要優勝首獎,作品成功結合學術專業與經濟產業的創新精神。在優秀人才培育方面貢獻良多。

2007年在臺大設立創意創業學程並擔任主任,該學程是最受臺大學生歡迎的學程之一。陳副校長不僅是傑出教育家,亦是國內創新創業的重要推手。

 

圖說:

圖1:跑就對了!臺大連續6年組隊挑戰戈壁路跑。

圖2:連獲6屆大會最佳風範獎,史無前例。

圖3:2015臺大戈十為歷年總成績最優,成功突破自我。

圖4: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