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讀於外公擔任校長的臺中市大同國小。有一次,看見班長陳耿昌和同學在傳接球,覺得非常帥,就想學打棒球。上大學以後,陳耿昌在交大棒球隊打球,我們數度在球場上交鋒,也算完成小時候的心願。

開始打球是在初中時,跟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陳弘岳、弘昌及弘澤三兄弟,經常往市一中(居仁國中)外操場跑,後來組了支棒球隊,打準硬式球,經常練球及比賽。當時國內較少販售球具,爸媽去日本時,我就拜託他們買 Mizuno手套、捕手手套及全套護具給我。由於他們年輕時也是運動選手,即使在那個重視聯考升學的年代,依然鼓勵我多運動,並數次於日本旅行時,幫忙採買棒球用具。至今,我仍保存當時買的捕手面罩及護胸。

正式接受棒球訓練,是在我考進臺中一中以後。當時棒球隊以體育實驗班同學為主力,而我們這些考聯考進來的同學,就跟著他們學,3年下來,也打下一些基礎。

1972年進入臺大,升大二時,為了可以不上體育課,才加入棒球隊,與李純白(阿白;61工管)和林朝峯(61國貿)成為隊友。曾賢亮老師是教練,後來陳國華老師接任。當時隊上的前輩有:醫科的劉焜山(56醫學)、許耘華(58地質)和許修華(59機械)兄弟,及大我們一屆的高碩泰(60政治)、陳志宏(60化學)、李明龍(60機械)等人,從他們身上不只學習球技,也學到何謂棒球傳統精神。我記得還有一位日本籍隊友,讀醫科的,球技不錯,但練球時有點散散的。

我在球隊擔任捕手,常配合的投手有阿白、朝峯、余光弘(62人類研)及鄭紹祖(63電機)等。那幾年,大專盃棒球賽曾兩度取消,因此直到大四才有機會到臺南參賽,雖然成績不佳,但也留下難忘的回憶。記得有一場比賽,鄭紹祖與我搭檔投捕,賽中與陳老師因戰術意見不合,數度發生爭執,爾後想起仍印象深刻。

大四那年(1975),參加中華盃社會組球賽,在臺北市立棒球場與大專甲組球隊-文化大學(代表世紀飯店)比賽。我擔任捕手,由於比賽中下雨,雨水把我的眼鏡淋得視線模糊,主審多次拿衛生紙給我擦眼鏡。此役因實力懸殊而落敗。賽後,大夥兒們髒兮兮的,坐公車回學校,去「台一」吃點心,大夥兒對此役津津樂道。

正式比賽不多,練球與友誼賽成了主要活動,尤其每年寒暑假集訓,進駐體育館樓上,早晚練球、吃客飯及與隊友相處的樂趣,至今仍回味無窮。

1976年大學畢業,繼續攻讀園藝研究所,就沒再打球了,或許是因為追女朋友,再加上作論文較忙碌吧!後來女朋友成為我的老婆,她是小我三屆的園藝系學妹蕭慧英。

結婚後,我們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讀研究所,我主修財務金融,而慧英主修景觀建築。1982年完成碩士學業,隨即回國就業。

幾年後,在一個偶然場合,巧遇老隊友組成的校友隊,他們參加剛開始流行的慢速壘球。想起當年在學校打球的快樂時光,再度燃起我的鬥志,二話不說,立馬加入校友隊。之後,吳誠文(66電機)學成歸國後也加入,小我一屆的前隊長吳錫安(62經濟)也因其服務的AT&T派駐來臺灣工作,一起打了幾年的球。甚至莊碩洋哥哥碩漢(62政治)也來打球。

接下來,有好幾年南征北討,重溫舊夢,也因此與擔任隊長的皮蛋認識,後來成立臺大棒球隊校友會,我擔任第一屆校友會長。校友隊每年參加大專校友隊聯盟比賽,佳績不斷,而每年與校隊學弟們打球聯誼、聚餐,也是非常開心的時刻。

我現在經營台和園藝企業,經銷園藝資材、肥料及種苗銷售,是臺灣園藝界領導公司之一;同時也有iGarden花寶愛花園網站,為華文園藝網站之先驅,提供一般大眾園藝資訊及園藝愛好者交流平台。

最後經驗分享臺大棒球隊帶給我的影響,有:

1. 團隊精神(Teamwork

球隊的訓練、比賽均可培養團隊精神,我很幸運有機會能養成此特質。

2. 自律性(Self Discipline

一個運動選手在訓練過程中,自律性是不可或缺的,多年來我深深感受此特質伴隨著自己在事業經營、健康管理上顯現其影響,在遇到困難時能堅忍度過,並能冷靜地去解決問題。

3. 摯友的結識

結識了很多前輩、隊友及學弟,到現在已是三、四十年的好友,在社會上也有能互相幫助的機會。

當然,最快樂的事就是能與一群熱愛棒球的夥伴們一起打球,我覺得很榮幸能交到這群一輩子的朋友,也祝福所有棒球隊校友及同學們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事業順利。

 

張維斌小檔案

1976臺大園藝系學士

1978臺大園藝研究所碩士

1982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企管碩士

1982花旗銀行主管人員培訓班/副理

1985玫瑰花推廣中心經理

1990玫瑰花推廣中心總經理

2005台和園藝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圖說:

圖1:1974年臺大棒球隊,前排右起:林朝峯、張維斌、李純白、許修華、???;後排右3起:陳志宏、陳國華教練、高碩泰、?、曾賢亮教練、????。

圖2:2006年校友日於臺大,右起:皮蛋、李純白、張維斌、康正男教練。

圖3:20101月曾賢亮老師退休餐會:前排右起:王美花(65法律,壘球隊)、曾老師、李純白、孫金鼎;後排右起:張維斌、張榮基、吳誠文、鄭紹祖、葉辛池、莊碩洋、黃耀輝、楊卿潔。

圖4:20122月陳國華老師退休聚餐,在孫金鼎火鍋店:前排坐者右起:李純白、張榮基、莊碩洋、?、楊卿潔、陳老師、張維斌、葉辛池、林克能、林宜敬(72資訊);後排立者右起:皮蛋、?、黃耀輝、陳金鼎、吳誠文、?、郭宜昭。

圖5: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