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日中午,我前往臺大生命科學院參加生命科學系的生物學教學協調會。生命科學系要負責整個臺灣大學的生物學課程包括:生命科學院、生農學院、醫學院、電機學院,規模龐大,因此每學年必需進行協調,我因為參與醫學系的普通生物學課程,因此也受邀參加此一協調會。
由於利用中午開會所以供應便當,我進入會場,隨手拿了一個便當就座,邊吃邊聽討論。一點半會議結束,我走出生命科學院,想要搭捷運回臺大醫院。我沿著舟山路,經過鹿鳴苑,走到展書樓時,眼角瞥見身後有一隻狗,我不以為意繼續前行,突然右腳後膝蓋窩一陣劇痛,只見一隻中型犬從身旁竄過,快速地鑽進舟山路對邊的樹叢裡,一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回首低頭一看,只見右邊褲管在膝蓋窩附近有個10公分長的裂縫,而我的右膝蓋窩也隱隱作痛,這才驚覺剛剛被那隻狗咬了一口。當時正值午休又是暑假舟山路上幾乎沒有行人,我只好走到舟山路口,搭上計程車直奔臺大急診處。在車上我一邊打電話請助理到急診處等我,一邊想打電話告訴學校,叫大家小心校園裡有一隻會咬人的狗,但不知要打給誰,後來只好打給校長室蔡素女秘書請她轉告相關單位。
到了急診處,急診科醫師已在等候。他看了一下局部,發現右膝蓋窩有一條約3公分淺淺的垂直傷口,他認為不必縫合,消毒之後以紗布覆蓋。小心起見他替我打了破傷風類毒素。處理完畢,我就回辦公室工作,結束了這一段校園驚魂記。
隔天,臺灣大學事務組有位先生打電話來詢問情況,我告訴他經過情形,並描述那隻狗的大小顏色。隨後他又來電說可以補償我1,500元,500元是醫藥費,1,000元是補償我的褲子。我問他有沒有找到那隻狗,他說找不到,但會要求校園捕狗隊注意。
過了幾天就開學了,我去上課時刻意地注意舟山路展書樓附近有沒有那隻中型犬。我記得牠毛色是黃、白、棕夾雜,長耳朵(可能是米格魯)。我一眼就看到牠在舟山路學生餐廳徘徊,於是趨前想看得更清楚一點,牠似乎知道咬過我,所以低頭一溜煙地鑽入樹叢裡。
家人和同事知道我被狗咬,都想知道到底為什麼那隻狗會咬我一口呢?仔細想來,當天中午開會時我吃的是蝦捲便當,香噴噴的蝦卷相當好吃,加上密閉的教室裡有20幾個人在吃便當,想必我身上都是便當味還有蝦卷味。舟山路學生用餐處平日就有好幾隻狗出入覓食,特別是用餐時間。9月3日還沒開學,用餐學生稀少,這幾隻狗可能暑假以來一直沒吃飽,當天餓昏了,那隻狗聞到我渾身便當味,又帶著誘人的蝦捲味,因此忍不住咬上一口。幸好牠的高度剛好咬到膝蓋窩凹陷的地方,又隔著褲子,可以說牠咬空了,所以傷口很淺。要是咬到小腿肌肉,可能造成相當厲害的撕裂傷,因為牠一咬就跑,一定會扯下一大塊肌肉。
往後幾天,碰到同事聊起這件事,才發現在臺大校園裡被狗咬過的同仁還真不少。有一位是騎車經過三隻正在發情嬉戲的狗,突然小腿莫明其妙地被咬了一口,有一位則是在長興街宿舍走路,鄰居的狗突然衝出來咬了她一口。幸好臺灣已經沒有狂犬病,要不然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最後要鄭重提醒各位:吃過便當之後,在校園行走,務必小心「餓」犬;尤其在寒暑假期間更要提高警覺。
謝豐舟小檔案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1972)。臺大教授,任教於: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婦產科及分子醫學研究所、工學院醫學工程研究所、生命科學院生命科學系、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以及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中心、血管生成研究中心等。曾獲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國科會研究成果傑出獎,以及臺大91、93、95學年度教學優良獎。專長婦產科學、產前遺傳學、胎兒學、周產醫學、高層次超音波及發育生物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