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莫拉克颱風挾帶豪雨登陸,連日暴雨導致臺灣南部發生嚴重土石流及水患,造成全臺人民生命與財產極大損失,更造成無數家庭飽受生離死別的傷痛。甫病癒的嗣涔感受良深。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胞愛,嗣涔於8月10日銷假返校上班後,針對莫拉克颱風對南臺灣造成之嚴重災害,第一時間即邀集各單位同仁開會研商對策,首先發動捐款賑災,其次全面清查本校受災地區學生人數與現況,並儘速擬定相關助學方案,俾給予及時幫助。在清查出本校於災區之新舊生共400餘位、其中有60位急需援助後,學務處隨即主動聯絡災區同學,除確保其人身平安,物資無虞,並告知本校可提供之各項協助,包括急難救助(新台幣5,000至50,000元)、助學貸款、優先住宿及校內工讀機會,並依受災等級減免學雜費等,希望藉此協助學生不致因受災而影響就學。其間感謝校友許照惠博士捐助新台幣1,000萬元成立「國立臺灣大學校友許照惠博士捐贈賑災急難基金」,提供受災同學們就學無虞。
第三,請醫學院、公衛學院、臺大醫院及相關單位組成醫療團隊、社工團隊,準備進入災區提供服務。臺大醫院立即成立「八八水災臺大醫療救援小組」(包括急診、感染控制、小兒、精神、藥劑、檢驗及護理等各科部專業人員),第一批醫療團隊於8月14日即搭乘直昇機飛抵臺東大武展開醫療救援。院方將持續透過醫療網路,並配合政府調度,提供所需醫療服務。另外,由臺大陽光風箏服務社、高雄地區校友會社會服務團、自然保育社、世界志工社、自閉星雨服務團、鄉村服務社、陽光椰子服務社、慈幼山友團、南投地區臺大校友會、禪學社、領袖社等多個學生社團組成之服務隊,共計77人,先後於8月16日及18日分批南下屏東縣佳冬鄉,協助該地區居民整理環境、重建家園。後續將視需求組織健康服務隊、公共衛生小組、心理復健小組等專業團隊,於適當時機前往災區提供援助。
第四、學術省思:擇期舉行「八八水災」相關議題之公共論壇,從學術專業探討問題並提出解決芻議,協助政府進行災後重建之規劃。已分別在8月20日及21日舉行「莫拉克風災後災區疫情防治與受災者生活重建」和「從莫拉克風災談國土保育和國土規劃問題」兩場論壇。
莫拉克颱風引來惡水,讓南臺灣一夕之間宛如墮入煉獄,人間苦難固然令人鼻酸,但人性溫暖也在黑暗盡頭開啟第一道曙光。感謝本校師生同仁響應捐款,嗣涔相信,各位同仁與我一樣,基於工作職責,無法親赴第一線救災,或許感到力有未迨,而透過奉獻金錢,同樣能表達我們民胞物與的至情。
臺大校訓勉臺大人要愛國愛人,值此人民遭受50年來最大水患之際,臺大多個學生社團主動整合,以「臺大有愛;送愛心到災區」組隊進入災區服務,嗣涔要向這些勇敢且樂於助人的同學們致謝。除了親赴災區當志工外,此次也有不少學生善用網路資訊,如成立「PTT鄉民救災團」,即時彙整救災資訊,並募集物資送往災區,這些年輕人的作為也同樣值得嘉許。
其實,從歷史脈絡來看,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臺灣飽受天災之苦。10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記憶猶新,近10年來颱風所造成的傷害更是一次比一次嚴重;此次莫拉克颱風所累積的雨量超過臺灣年平均降雨量,為歷年來最高的累積降雨量,已是臺灣無法承受之重。尤其發生在「八七水災」50週年,在科技及資訊如此發達的現在,仍無法避免相同乃至更大災難,值得我們痛定思痛,為臺灣防洪尋求真正長遠大計。在執行災後重建工作同時,也應該調查此次釀災原因、檢討現行國土保安計畫,以及因應地球氣候異常提出政策等,乃至現有工程工法、觀光產業均應予以重新檢視並進行必要之修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關鍵在於能否確實記取教訓,不要一再重蹈覆轍,試問臺灣還能承受多少個莫拉克來襲?
年年的水患,帶給這個寶島的人們看似無止盡的災難,但人性的光輝,卻也總是在災難中被淬鍊得更加璀燦;災區湧入的大量志工,他們安慰災民、協助清理家園的付出,令人動容。國內外踴躍捐輸物資與金錢,不僅展現了人溺己溺的關懷,更凝聚了重建家園的力量。這場雨後彩虹來得晚,但總是來了!且讓我們以更謙卑的態度,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當下則要摒除己利成見,相互扶持齊心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