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尾聲,經過臺大圖書館前的草坪,你是否曾注意到一棟色彩繽紛的小木屋,在冬日的陽光下敞開小門,等待路過者注入溫暖的生命力?
這是14位創意創業學程學生的期末專題──「臺大雪屋Share House」。
雪屋,取名自英文share發音,其目的在於推廣臺大人的「分享」的精神,讓學生在偌大的校園中有一個能與他人分享自我、揮灑創意的空間。走進雪屋,四面牆皆是留言板,學生們可以在上面任意塗鴉;角落還有一張「二手物品分享桌」,許多學生將自己不要而堪用的物品帶到雪屋,期待與有緣人分享他們的二手愛心。
經濟系三年級的學生張雲淞是雪屋計畫的總召,這是創意創業學程課程中的一個專案,他希望提供臺大人一個開放平台,讓同學們分享心情、分享創意、分享任何可以分享的有形/無形事物,在雪屋中交流彼此,拉近臺大學生的距離。
張雲淞說,在雪屋計畫執行的兩週期間,每天幾乎都有150人以上駐足雪屋。雪屋的留言牆滿滿地都是同學們的塗鴉,有希望考試all pass,也有人貼上徵友廣告,或是趁亂告白,內容趣味十足,吸引路人入內觀賞。
同學們所分享的二手物品也是五花八門:折價卷、集點卡、DM、各式生活用品等,還有女同學將前男友送的禮物分享給有緣人。
雪屋計畫行政企畫組組長、會計系羅佩琪表示,曾有一位失戀的男同學取走分享桌上的二手玩具熊。此後,這位男同學每天都會帶著玩具熊拜訪雪屋,他告訴羅佩琪,二手玩具熊彷彿取代前女友的陪伴,安撫了他失戀受傷的心。後來,男同學竟慷慨捐出一把價值6,000元的二手吉他,將愛心和分享的精神傳給下一個人。
雪屋計畫除了成為臺大同學的分享平台,參與企畫和執行的組員們亦因為雪屋而成長。羅佩琪認為雪屋是她大學以來所參與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個。在創意發想、企畫、執行的過程中,她不僅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也確認了自己的價值。
會計系的陳韻竹表示,她的最大收穫就是在「創意創業專題」課程中認識了這麼多臺大的優秀創意人,並且與他們合作、一起投入一件有意義的事。她同時感謝創意創業學程提供平台,讓他們能夠彼此交流切磋,迸出創意的燦爛花火。
雖然這堂「創意創業專題」是學程中一門沒有學分的必修課程,也並沒有強迫要求每位學生執行專題企畫,但這些滿腔熱情和創意的同學們不放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堅持完成有意義的事情。零學分的期末專題,串起14個臺大學生的友情,也在冬日溫暖了臺大人的心。
圖說:
圖1:臺大同學熱情參與雪屋的各類活動。
圖2:「臺大雪屋Share House」企畫製作小組迎接2008聖誕節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