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臺灣之光」,大家腦中可能浮現王建民、蘇麗文等運動健將的名字,但在電子科技工程界,孟懷縈(Teresa H. Meng)的成就,封為電子科技界的臺灣之光,絕對當之無愧!
畢業於臺大電機系的孟懷縈,甫於2月份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2009 IEEE ISSCC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獲得IEEE Donald O. Pederson Award,表揚其在「無線射頻電路」的創新研究。
在這之前,孟懷縈也曾獲頒矽谷「年度發明家」,2007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院士,是該院第二位華裔工程學院女院士。這位在臺灣土生土長的優秀女科學家,目前任職於史丹佛大學電機系,因領導分散式無線網路技術發展而享譽國際。專精於射頻與訊號處理技術發展的她,領先業界發展出第一顆全CMOS製造的5GHz射頻晶片,突破射頻傳統架構,對全球無線區域網路的發展貢獻良多。
1983年畢業後赴美深造,5年後取得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同年獲聘至史丹佛大學電機系任教。1980年代中期,當56K bps數據機還被視為高速連接產品時,孟懷縈便開始研究無線信號技術;到了90年代後期,她發明CMOS製程的WLAN晶片,可讓商用和家用無線網絡功能變得更強大,且價格更低廉。但業界卻認為這項技術太超前,投資意願不高。
孟懷縈認為,資訊時代市場競爭的特點是「快魚吃慢魚」,在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能夠第一個抓住新科技發展的人,才是掌握市場的領航者。於是,孟懷縈決定自己將技術轉化為商業模式。1999年,她與當時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院長John L. Hennessy集資9千多萬美金,共同創辦了Atheros通訊公司,要具體實現個人的研究成果。還給公司起了個浪漫而又頗具抱負的名字:Atheros(無線電之神)。
Atheros通訊公司專門研發802.11a通信標準及其半導體組件,用這種通信標準下載資料,速度可達每秒6到54兆bps,比56K bps數據機快上一百到一千倍。由於業界技術的提升,讓CMOS製程益發成熟,WLAN晶片在CMOS製程的協助下,價格大幅普及化,同時也搭上全球頻段(Spectrum)管制放寬的便車,更讓WLAN的前途一片光明。目前Atheros通訊公司已是全球知名的高階無線區域網路(WLAN)晶片組開發大廠。
孟懷縈在專業領域上的努力,讓她獲得無數的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美國海軍研究局(ON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IBM Faculty Development Award、IEEE 訊號處理協會所頒發的Best Paper Award 、Distinguished Lecturer Award、柏克萊加大頒發的Eli Jury Award、以及由AT&T, TRW,Okawa 基金會及其他工業及學術界組織所頒發的獎項無數。
Atheros通訊公司也擄獲2007年「全球半導體聯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快速成長企業;2001年《財富》雜誌全球25家最優秀企業及未來科技產業當中無線區域網主流。成功的經營模式更為她贏得多座創業家及創新獎項。
風光的得獎紀錄並未讓孟懷縈恃寵而驕,孟懷縈說,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對這件事有熱情且受到啟發,你就會發現背後長了翅膀,可以將你帶到任何地方。
除了作育英才,孟懷縈更想把所鑽研的技術落實為具體的產品,而她成立的Atheros Communication公司,就是一個最佳實例。懷抱著這股「懷抱夢想,然後實踐」的精神,孟懷縈持續在經濟工程界努力精進。
圖説:
圖1:孟懷縈從學界跳槽,自行創業,將個人在通信及半導體組件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圖為與臺大系統晶片中心主任陳良基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