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學習的黃金期,關係著未來職涯的選擇,為協助同學在臺大4年能學用合一,並且快樂學習,學務處近年推陳出新,陸續實施多項新計畫,包括擴大獎助學金補助,增加對孤星與繁星生服務,以及推動臺大實習計畫等,謹在此簡述內容重點,讓校友們了解校方推動這些措施的理念與實踐,也歡迎您隨時提供意見。
希望就學
為了幫助家境貧困學生,校方在獎助學金方面做了許多調整,並且積極爭取更多私設獎學金資源。在校設部分,首先將原有希望就學金擴大為「希望就學計畫」,從原本補助100人一年,延長為4年,每人每年有學雜費減免及2-3萬元補助金,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念完大學。換言之,一年補助名額從100人增為400人,實施第一年(102學年度)補助367名學生共2100多萬元。
此外,凡低收入戶學生,校方另提供友善餐點,學生可至活動中心管理組登記,免費獲三餐供應。目前有30多名學生登記。這個計畫沒有名額限制,校方會盡全力照顧。
第三項調整是碩士班勵學獎學金標準的修訂,最高給予5萬元。去年增至52位,補助有250多萬。
在私設獎學金方面要特別提的是楊校長向張榮發基金會爭取,在臺大成立清寒學生生活輔助金計畫。校方會主動通知本校所有中低收入戶學生,由他們透過學務處向該基金會提出申請,補助方式有單次也有按月定額。從今年4月中開始到8月底,本校共有134件申請,經該基金會訪查後目前通過補助65件,金額達200多萬元。
為了鼓勵優秀而家境清寒學生來臺大就讀,學務處未來會將現有獎助學金資源做好整套Package,於招生時公開讓學生瞭解,希望他們不要因經濟因素而放棄機會,只要表現好,臺大會提供各種資源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此一計畫也會向外國學生開放。
孤繁星生
為協助繁星和孤星計畫入學生更能適應大學生活,今年首度舉辦新生家長日與迎新,透過活動交流及同樣為繁星和孤星背景學長姐的帶領,讓大一新生認識本校所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同時也藉此自然形成群聚團體,建立校園生活人脈。今年孤星生(該所高中僅一人考上臺大者)10多人,繁星生有335人,而7月5日首度舉辦的家長日與迎新,學生家長共600多人參加,報名十分踴躍,反應熱烈,對活動都給予高度肯定,也支持繼續舉辦。此外,預訂於11月首次舉辦的烤肉活動,也是在協助新生開展新的人際關係,可以彼此幫助、相互扶持,讓未來4年能真正快樂學習,並且收獲滿滿。
入門書院
行之有年的新生入門書院,主要目的在讓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和學校概況有初步認識,活潑而豐富的活動內容深獲學生肯定,相信對他們都是寶貴且感動的學習經驗。今年較特別的是每位學生獲贈一件polo衫,polo衫的logo是公開徵求設計、由臺大同學參與競圖、經網路評選及校方複選勝出。此一競賽有效吸引同學共同參與,反應奇佳,以後會持續辦理。
實習計畫
今年5月甫推行的臺大實習計畫(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ternship Program, NTUIP),也是楊校長力推的新措施。楊校長認為臺大學生4年內至少要做以下兩件事的其中一件:出國交換/開研討會,或到企業實習。NTUIP就是在協助同學提早認識職場生態,藉此修正或改變學習態度,讓所學更能符合就業所需。今年有800位學生參加,明年擬擴大至1600人。
在新生講座上,我曾詢問學生下個目標是什麼,竟然大多數人都表示不知道,這讓我們警覺到問題嚴重性。高中時目標就是考大學,很明確,但上大學後突然喪失目標,學習就會變得散漫。一個沒有目標的學習不會是認真的學習,一個沒有人生目的的生活太危險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上學期開始做中繼課程新生講座,這個課程重點有二:一是自我探索,一是生涯規劃。幫助大一新生做自我定向、尋找目標,進而為未來生涯預作規劃、也能在學習當中彈性調整。未來除爭取更多企業合作外,並規劃授予學分,加入行前訓練及實習後討論,讓NTUIP逐漸成為一套完整的學習課程,也會建置臺大實習網,全力推動。
作為一所大學,讓學生有完善的學習環境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為了協助他們把握4年黃金學習期,校方擴大關懷觸角進入他們的生活當中,提供經濟支持如獎助學金、友善餐點;舉辦入門書院、新生家長日幫助他們形成校園互助人脈;透過實習計畫讓同學進入企業體驗,縮短產學落差,強化學用合一。也歡迎校友們透過企業、獎助學金等方式參與支持,並不吝給予建議。
圖説:
圖説1:7月5日首度舉辦繁星計畫新生家長日
圖説2:當日參加的同學和家長超過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