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交流

環太平洋地區大學聯盟論壇APRU Forum在臺大召開 探討全球化年代亞太大學標準評鑑

313日臺大與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聯合舉辦環太平洋地區大學聯盟論壇(APRU Forum),今年主題為「全球化年代亞太大學標準評鑑:競爭與合作(Benchmarking Asia Pacific Universities in the Global Era: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計有加州柏克萊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北京清華大學、雪梨大學等25所國外知名大學,以及與國內40餘所大學代表出席,共同激盪邁向頂尖大學的具體策略。

論壇中,本校李嗣涔校長(也是「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長)以「Upgrade to the Future: The Campaign for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為題演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梁欣榮副主任則就「Internationalization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lans and Benchmarks」發表論文。

環太平洋地區大學聯盟國外代表除參加論壇外,1112兩日另出席由本校承辦之APRU第四屆高階主管會議(Senior Staff Meeting),討論年度重點活動。APRU成立於1997年,目前有37所大學參加,臺大為APRU在臺灣唯一的會員校。(取材自《臺大校訊》第8711/2007.3.21

 

圖説:

圖1:今年有25所國際知名大學來臺參加環太平洋地區大學聯盟論壇。圖為李嗣涔校長發表演講。(照片提供/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臺大與美國伊利諾大學締約  開啟農業與生命科學之合作

本校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315日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協議,雙方將就農業與生物工程、天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等創新性領域,加強師生交換互訪,臺大訂於暑假首先為UIUC師生開設「Biodiversity and Culture of Taiwan」課程,讓國際學界認識臺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價值。

美國伊利諾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第24,於農業及生命科學之創新研究及教育均屬世界一流,臺大校長李嗣涔表示,這項學術交流將使臺大往世界百大之路更邁進一大步。

雙方於315日在臺大簽約,由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農業消費及環境科學學院(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Consumer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院長Dr. Robert A. Easter與臺大校長李嗣涔、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陳保基、生命科學院院長羅竹芳等共同簽署。根據協定,伊大將提供農業與消費經濟、農業與生物工程、動物科學、作物科學、食品科學及人類營養學、人類及社區發展、天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等課程供臺大交換生選修,並提供碩士學程給予臺大學士攻讀碩士學位。臺大也將提供伊大交換生暑期海外研習課程及正規課程學習名額。此外,臺大學生將有機會獲臺大學士及伊大碩士學位。

由於臺灣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尤其臺大生農學院溪頭實驗林及仁愛鄉梅峰農場,擁有熱帶、溫帶及寒帶生物,因此臺大生農學院與生科學院將合作辦理「生物多樣性與臺灣文化」(Biodiversity and Culture of Taiwan)暑期課程,供伊大學生研習,第一批師生將於5月到臺灣,預期將來也能吸引美國普渡大學師生參與。(文/生農學院)

 

圖説:

圖1:本校李嗣涔校長與UIUC農學院院長Dr. Robert A. Easter(右2)代表兩校簽約,右為UIUC學術國際關係主任Dr. Jesse Delia,生農學院陳保基院長(左2)及生命科學院羅竹芳院長(左1)將聯合兩院於暑假開課,供伊大學生研習。(照片提供/生農學院)

本校與德國艾森人文高等研究院簽訂交流合作協議

本校副校長暨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包宗和院長日前率團赴德國(KWI; Kultur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艾森Essen人文高等研究院訪問,簽訂交流合作協議,並已擬定一四年計畫,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及出版人文叢書。

艾森人文高等研究院位於德比法邊界的魯爾區,早年以採礦聞名的魯爾區,後來成功轉型為汽車、資訊與各種新興服務業,是歐洲最大經濟區。現有3所著名大學:波鴻大學、多特蒙德大學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其成立均與地方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而艾森人文高等研究院居地利之便,與這三所大學密切合作,成為德國最重要的人文研究中心。此行也參訪了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及波鴻大學,可謂收穫良多。(取材自《臺大校訊》第8691/2007.3.7


追求研究卓越

人類胚胎幹細胞首度在體外成功培育卵子

幹細胞是21世紀醫學與生物科技界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其中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由於具有強大的分化與增生活力,因此國際科學界都非常期待可以將其分化為各種終端產物,如心臟細胞、胰臟細胞、神經細胞與卵子等,用於治療人類疾病。

為此,臺大婦產部、病理部、臨醫所、解剖學科、細胞生物所與中研院細生所等共同組成研究團隊,終於成功地利用無血清、無餵養細胞的環境培育出三株人類胚胎幹細胞株(NTU1NTU2NTU3),作為後續幹細胞分化為其他有治療價值之細胞,婦產部並首度在體外成功將人類胚胎幹細胞,分化出卵泡(內含有卵子)的構造,且具有生殖細胞基因的表現。該報告已於今年2月榮登婦產科界頂尖生殖醫學雜誌《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的封面論文。

雖然人類胚胎幹細胞目前仍處於研發的階段,尚未進入臨床應用,然未來如能有效製造出具有功能之卵子,對於不孕症、習慣性流產等疾病之治療將有極大的貢獻。(取材自《臺大校訊》第8701/2007.3.14

 

圖説:

圖1:臺大研究團隊培育出的胚胎幹細胞株(臺大一號,NTU1),可分化出卵子。圖為NTU1(圓形狀)群落(內含數千個幹細胞),培養於餵養細胞上。(圖/臨床醫學研究所陳信孚教授)。

高惡性胃淋巴癌可用抗生素治癒

臺大醫院與國衛院合作研究證實,針對早期之高惡性胃淋巴瘤使用抗生素療法,有50~70%可治癒,而且腫瘤復發率極低,對病人的傷害極少,對罹患該疾病之病人是一大福音。   

鄭安理教授等人發現,高惡性胃淋巴瘤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因此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只要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即可治癒。有些病人甚至僅僅口服兩週抗生素即可,免除一般長達半年化學治療的折磨。臺灣罹患該疾病的人數每年有100~150人,若病理及臨床分期診斷正確,抗生素的療法,一般內科醫師即可執行。

該研究已在近三年內分別刊登在國際上腫瘤學及血液學最頂尖之學術期刊,如J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J Clinical Oncology, Blood等,顯見本校對治療胃淋巴癌的研究發現,在國際上已具有領先之地位。(文圖/醫學院內科鄭安理教授)


求才啟事

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物研究中心誠徵主任

依據: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物研究中心主任推舉辦法及推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核定

資格:

(1) 民國3481日以後出生者

(2) 國內外醫藥相關科系副教授(含)以上

推薦辦法:需國內外相關學門教授、副教授3人以上推薦

檢附文件:

(1) 推薦函3

(2) 有關個人履歷、榮譽、教學、研究、服務資料

(3) 重要論文著作及目錄

(4) 未來擔任主任之理念與抱負

聯絡地址:推薦函及相關文件請掛號寄 臺北市仁愛路11號 臺大醫學院藥物研究中心主任推舉委員會 蘇銘嘉教授 收

電話:886-2-23123456 ext.8317 or 2209傳真:886-2-23971403

截止時間:9661日下午5時前送達

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研究所誠徵助理教授以上教師1~2

應徵資格:

(1) 具有生物醫學相關之博士學位

(2) 博士後研究二年(以應聘日期計算)或助理教授以上資歷

(3) 具分子生物訓練經歷,有獨立研究能力,且能勝任藥理學教學

檢具資料:個人履歷、學經歷證件影本、五年內著作目錄及近三年主要代表作之影本、至少2封推薦函、未來五年教學及研究計畫書,及其他有助於瞭解申請者之資料。

截止日期:96615日(送達日期)

聯絡地址:臺北市仁愛路1111樓 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 黃德富所長 收

傳真:886-2-23915602886-2-23915297

E-mailturfu@ccms.ntu.edu.tw

臺灣大學醫學院麻醉科誠徵主任

依據: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麻醉科科主任推舉辦法

資格:
(
1) 具部定副教授(含)以上資格

(2) 具中華民國醫師執照及台灣麻醉專科醫師證書

(3) 具學術聲望並有領導能力及教學理念,對麻醉科之未來方向有建設性規劃

(4) 聘任時年齡未滿62歲者

檢具資料:
(
1) 個人履歷及所有著作目錄

(2) 國內外受肯定之具體事實

(3) 副教授(含)以上推薦函3

(4) 簡述對於臺大麻醉科當前現況之認知及未來經營之理念與願景

截止日期:96522日下午5時前送達麻醉科主任室

聯絡地址:臺北市中正區100中山南路74樓 臺大醫院麻醉科主任辦公室「麻醉科科主任推舉委員會」收

聯絡電話:886-2-23562158黃麗娟小姐;傳真:886-2-23415736

E-mailhuanglc2158@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