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耀、施昭彰與彭淑嫣校友榮獲經濟部表揚

97日晚間,在台北市仁愛路國父紀念館大會堂,王本耀(商研所70)、施昭彰(園藝所68)與彭淑嫣校友(外文71),一同接受經濟部95年度科技專案研究成果表揚獎項,贏得業界及社會人士的讚賞。

王本耀(工研院技轉中心副主任、美國富蘭克林皮爾斯法律中心智慧財權學門碩士,正攻讀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前新竹市台大校友會總幹事)獲頒科技專案「價值領航獎」個人獎,該獎為獎勵近二至三年內推動科專價值創造,有顯著功績並有實際成功案例者。他採取創新經營模式,如以市場驅動為主的商業模式及引進國際顧問諮詢輔導等方式,整合工研院內外資源,推動科專成果多元化運用,有效提高智慧財產附加價值,故獲經濟部95年度科技專案研究成果表揚。

施昭彰(德國漢諾威大學園藝學博士,現為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園藝系研究員、台中市校友會總幹事)及彭淑嫣(德國漢諾威大學語言學碩士,中興大學兼任講師,台中市校友會常務監事及活動組副組長),共同以「可置換式栽培介質之產製結構」獲頒「國家發明獎」之銀牌獎,該獎項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為鼓勵產業創新研發,以提升國家競爭力,而每年盛大評選優秀人才,為我國智慧財產權界之最高榮譽,尤其該項發明可利用農業廢棄資源,發展台灣有競爭力之花卉、水果,預期將可帶動農業轉型,為我國農業發展樹立技術新典範。(文/呂村;攝影/陳淑玲)

 

圖説:

圖1:行政院蘇院長貞昌頒發獎牌予王本耀學長。

圖2:左起王本耀夫人與王本耀、施昭彰及彭淑嫣校友在表揚會場合影留念。


翁啟惠接任中研院院長

農化系畢業校友翁啟惠博士1019日從李遠哲院長手中,接下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翁啟惠1970年畢業於本校農化系,1977年取得生化所碩士後赴美深造,1982年獲MIT化學博士。歷任美國德州Texas A & M University化學系教授、Scripps研究院化學與化學生物講座教授,2003年擔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同年起也獲聘台大特聘講座教授。翁啟惠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利用生化科技來發展新的化學反應研究,研究成果極為傑出,履獲學界最高榮譽肯定,重要者有國際醣化學獎(1994)、美國哈理遜化學獎(1998)、美國總統綠色化學獎(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Award, 2000)等,並分別於1994年、1996年及2002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我國中研院生物組院士,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取材自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網頁)


許炳堅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奉獻獎』

本校電機系校友許炳堅博士,今年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奉獻獎』,而於928日教師節當天接受表揚。許炳堅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第一名),美國柏克萊大學電機碩士(1983)及博士(1985)。曾任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現為交通大學榮譽教授(2003-)、講座教授(2004-)以及台積電專案處長(Program Director)。許炳堅專長領域為奈米積體電路與系統、訊號處理、多媒體、類神經網路等,獲獎無數,1996年獲選為IEEE fellow2004年獲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頒發最有價值服務獎等。

許炳堅自離開教職後,持續關注教育,創設「台灣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GLPPC (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Teachers Promotion Council)」,出版《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等專書,對培養國際化領導人才卓有貢獻,深受肯定。

教育部為鼓勵校長及教師退休或離職後,仍從事教育或學生輔導之志願服務相關工作,奉獻教育,樹立教育人員退而不休之典範,特訂定『教育奉獻獎』之選拔,第一屆『教育奉獻獎』得獎者共26位,其中大部分為國中小學退休教師與校長,只有兩位是曾擔任過大學教授資歷,而許炳堅博士係得獎者中最年輕的學者。(資料提供/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暨電子研究所教授柯明道)

 

圖説: 

圖1:許炳堅博士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奉獻獎』,攝於教師節頒獎會場。(提供/許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