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人人耳熟能詳,但能切實踐履有幾人?李校長在今年與新生的講話會上,諄諄提醒大一新鮮人,把握黃金歲月,認真地、熱情地學習,不僅為個人創造生命的價值,也為國家社會貢獻所長。內容詳見本期「校長開講」。
溯及前身,台大公衛學院已有七十歲了,有鑑於過去著重於研究人才之培養,江東亮院長強調未來除補強實務面外,更要自許成為亞太公衛人才培育的重鎮,並以營造人人健康的社會為最高目標。
健康的真諦包含個體身心的健康,台大社工系就是一個培養服務他人專業能力的科系,請看王麗容主任為您介紹這所台大最年輕的科系之一。
本期「研究發展」,介紹本校副校長陳泰然教授的梅雨研究,陳建源教授師生的生質能源之展望,以及陳林祈教授研究室的電致色變技術與應用。三位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致力的方向一致:為了地球和人類的永續發展。他們的生花妙筆,讓這些專門領域讀來興味十足,千萬別錯過。
今年是台大創校78年(溯及台北帝大),我們邀請了幾位不同世代的校友回顧他們在台大的青春歲月,一同為母校慶生。有曹以松教授談1950年代,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他們是如何滿足於單純的幸福。難得有兩位僑生校友分享他們來台求學的心路歷程,胡肖霞和丘子宏兩人的文筆實在有趣,看似誤打誤撞來台大,卻也成就了他們日後最重要的職業生涯。外文系畢業的林雪玉勇闖與自己所學完全不同的領域,為自己創造彩色的人生。徐式寬和郝譽翔都強調,台大讓她們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視人間,所以她們也都異口同聲感謝教過她們的老師。巧合的是,這幾位校友不是目前任教於大學,就是曾經為人師表,或許因為如此,才特別有情。
從去年地球物理年迄今,本刊持續報導台大核物理研究史、台大物理系的發展,以及克洛爾教授與台大的淵源等,今年11月物理系要為克教授舉辦百年冥誕紀念展,本期特刊出兩篇籌展文章,再次緬懷這位奉獻終生給台灣的教育家。透過許仲平的記述,讓我們了解到徐建萍的藹藹內蘊,令人由衷敬佩,且讓我們對所有熱忱奉獻教育的台大人表示敬意。
「心靈交流道」續由古素琴執筆,字與畫交映,躍然紙上,且讀她的夏日之歌,沉澱你的心。
「保健天地」近年集中於抗老化的主題,本期由廖怡華及紀秀華兩位醫師與您談談皮膚老化問題。
親愛的讀者,讓您久候多時了,第一本保健叢書《如何寶貝你的身體》即將再版上市,有興趣的朋友,請洽台大出版中心,電話(02)3366-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