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2期 2009-03

會寫日記的魚
封面圖是日本鰻魚的生活史,從產卵(spawn)、孵化(egg)到仔鰻(leptocephalus,柳葉鰻),然後順著洋流及黑潮向北漂流,長成透明的玻璃鰻(glass eel),再變態成黃鰻(yellow eel),接近成熟時又變態為銀鰻(silver eel),這時約莫6歲。為了產卵,牠可以游過5千公里到深海產卵場,這一趟至少需要半年。
人們從一隻22歲的鰻魚的耳石裡發現牠浪跡大西洋的故事,也就是說,牠一生的軌跡都記錄在牠的耳石裡。所以鰻魚被稱為會寫日記的魚。研究耳石,可以拼湊牠的洄游環境史,也可以應用在古氣候、環境變化乃至考古學研究,其發展潛力無窮。請看曾萬年教授之研究發展。
有個不當聯想。電影《The Final Cut》的時代,人在出生時即被植入晶片,開始記錄你的一生,直到死後,腦中晶片被取出,剪接師會將你的一生剪接成一部影片,在告別式上放映…。
-
校長開講 文化創意產業建言 李嗣涔 政府有心要推展文化創意產業,臺大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環,應該如何來配合,僅表達個人的看法。
-
學院動態 實現「國際一流優質管理學院」的願景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成立於1987年,包括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會計系暨研究所、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等5個系所。
-
歷史的腳蹤 「專業、創新、卓越」臺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50年 戚樹誠(1980土木系畢;工商管理學系主任) 本系目前正在籌辦「臺大工管50」系列慶祝活動,在籌畫的過程當中,我們回顧了篳路藍縷走過的半世紀歷史,1959年那年,工商管理組創立,當時是屬於商學系的其中一組,該年度入學的一位校友邱素蘭女士回憶她剛考上臺大的那一年,記憶中是在第一學期中,學校正式通知他們成為工商管理組的第一屆(原來在錄取榜單上還是寫商學系商學組),這也是本校發展管理教育,培育工商企業界領導及管理人才的重要里程碑。
-
他山之石 領導、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哈佛商學院百年院慶紀要 莊宏信(1964外文系畢;溫哥華臺大校友會顧問)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簡稱為HBS)於1907年經濟蕭條之翌年1908年成立,當時為了培養專業的商業人仕而設立,2008年剛好滿100年。
-
研究發展 隱藏在耳石裡的魚類生活史秘密~從鰻魚耳石的日周輪及微化學分析談起 曾萬年 常言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研究發展 環境變動下過度漁撈的危機 謝志豪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全球漁業資源量有銳減之勢,是過度捕撈造成?抑或是環境變遷所致?
-
吳誠文專欄 競爭 吳誠文 我在去年6月到加州Anaheim參加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其間曾抽空到附近一家連鎖書店Borders看書。
-
特稿 什麼是人文教育? 黃崑巖 什麼叫文化?很抽象的說,所謂文化是和周遭的環境能融合在一起,讓周遭的人、事、物安祥和諧地互動,這個關係就是文化。
-
校友專訪 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林秀美 1873年10月,「鬍鬚番」馬偕博士來到頭城、蘇澳,為當地人拔蛀牙並傳福音,這是他第一次訪問噶瑪蘭(宜蘭)。
-
校友專訪~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他最懂你的心——羅東聖母院呂鴻基院長專訪 文/林秀美 「2000年我從臺大退休,走在椰林大道上,看到椰樹還是那麼漂亮,回想半世紀前,考進臺大醫預科,在校本部念了兩年書,感覺非常甜蜜。」
-
校友專訪~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臺灣顱底外科先行者——羅東博愛醫院陳幸鴻院長專訪 文/林秀美 人稱「阿鴻師」,他不是廚師而是神經外科醫師。
-
校友專訪~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專注、執著與尊重生命——羅東博愛醫院許漢釧副院長專訪 文/林秀美 陪伴他成長的祖母因大腸癌過世,讓小小的心靈產生憧憬,「將來如有能力要做助人的事」。
-
校友專訪~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用我一生於宜蘭——羅東聖母醫院腸胃科李惟陽主任 採訪整理/林秀美 讀建國中學時沉迷在數理的世界,大學卻陰錯陽差進入本校醫學系。
-
典型在夙昔 獨留隻影向山行——弔文正師父 李惟陽 上個禮拜(2009年元旦)縱走南一段,一路上回頭看著向陽大斷崖和南二段的起頭路。
-
法律與生活 談偵查不公開原則 高瑞錚 近半年,國內連續引爆數起動見觀瞻的重大刑案。
-
保健天地 染髮會影響健康嗎?染髮劑的種類與選擇 蔡呈芳 自古埃及至今,人類染髮至少有3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