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2期 2009-03

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2期

會寫日記的魚

封面圖是日本鰻魚的生活史,從產卵(spawn)、孵化(egg)到仔鰻(leptocephalus,柳葉鰻),然後順著洋流及黑潮向北漂流,長成透明的玻璃鰻(glass eel),再變態成黃鰻(yellow eel),接近成熟時又變態為銀鰻(silver eel),這時約莫6歲。為了產卵,牠可以游過5千公里到深海產卵場,這一趟至少需要半年。

人們從一隻22歲的鰻魚的耳石裡發現牠浪跡大西洋的故事,也就是說,牠一生的軌跡都記錄在牠的耳石裡。所以鰻魚被稱為會寫日記的魚。研究耳石,可以拼湊牠的洄游環境史,也可以應用在古氣候、環境變化乃至考古學研究,其發展潛力無窮。請看曾萬年教授之研究發展。

有個不當聯想。電影《The Final Cut》的時代,人在出生時即被植入晶片,開始記錄你的一生,直到死後,腦中晶片被取出,剪接師會將你的一生剪接成一部影片,在告別式上放映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