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異質的文化是臺灣的優勢,如何發掘臺灣的文化資源,充分運用我們的「軟實力」?而大學在文化創意產業可扮演何種角色?李校長認為透過開授創意學程、鼓勵人文與科技合作研究、成立文學創作科系及育成中心等積極作為,將可協助文化創意產業晉身臺灣產業新軍。

文化是生活的,非僅止於藝術,多年來致力於人文教育的黃崑巖教授即強調,人文是智識分子必備的條件,不論從事任何工作,必須先有人文的薰陶。精采內容請看<什麼是人文教育?>一文。

本期「研究發展」聚焦海洋資源。樹木有年輪,魚類則有日輪,秘密就藏在牠的內耳裡!從鰻魚耳石的日周輪不僅可以知道牠多大年紀,還能知道牠去過哪裡;這是魚類生態研究的新方向,請讓曾萬年教授為您揭開牠的神祕面紗。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已然成為全球經濟問題,過度捕撈是不爭的事實,謝志豪教授從研究提出具體事證,呼籲環海的臺灣對海洋環境投入更多的研究與關心。

管理學院在2008年獲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全球百大EMBA43名,未來則繼續以國際化為重點,朝邁頂目標前進。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已成立50年,戚樹誠主任回顧成長軌跡,強調課程採行銷、作業運籌、人力資源、財務及研究發展並重,提供多元學習環境,讓臺大人在個人工作崗位上追求卓越,從而回饋國家社會。

哈佛商學院2008年則剛好滿百歲,莊宏信校友特撰文記其院慶,大會活動以領導、全球化及資本主義為主題,不忘關注國際現勢。

同業的良性競爭讓西雅圖與星巴克咖啡雙雙走向國際舞台,如何創造並維持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則需要經營者用心營造。吳誠文<競爭>一文值得管理人細品。

本期校友專訪有兩位醫院院長,分別是羅東聖母醫院呂鴻基院長及博愛醫院陳幸鴻院長。一位是臺灣小兒心臟科之父,一位在顱底外科是先驅,兩位在專業皆具國際聲望。呂院長以Texas Medical Center為典範,勾勒蘭陽醫療事業的藍海策略;陳院長則以Mayo Clinic為標竿,要提供宜蘭人高品質的全人醫療。期待這兩所宜蘭人最信賴的兄弟醫院能在競合中,百尺竿頭,為百年奠基。

而羅東博愛醫院許漢釧副院長及羅東聖母醫院腸胃科李惟陽主任,都在學成後不約而同選擇宜蘭為終生志業的實踐地,各在婦產科及消化系的臨床研究上獲致突破性的成果。早已將羅東視為第二故鄉的他們,擁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願為噶瑪蘭的光與鹽。

本期「保健天地」由蔡呈芳醫師告訴您染髮劑的種類與選擇。染髮已成為一種時尚,不分年齡,只是染髮會不會影響健康?且看該文,一解您心中疑慮。

近年法律案件尤其是涉及政治人物者,媒體輿論總是未審先判,而相關當事人未能依循偵查不公開原則行事,往往引發事端,本期「法律與生活」專欄特邀司改會董事長高瑞錚律師執筆,為您說明何謂偵查不公開,以及哪些人該受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