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的圓舞曲:虞兆中校長口述歷史》

主編:李東華教授

撰稿人:戴妙如

ISBN9789860172645

GPN1009704239


實難以形容心中感受於萬一,但又急於細數與「傳揚」他書中所述的每一個故事給周遭的人聽、急於分享他追求真善美的美麗心靈與作為──他是《我的圓舞曲:虞兆中校長口述歷史》一書的主角,虞兆中先生。

臺大出版中心規劃並出版臺大校長口述歷史系列,同名影音紀錄影片《我的圓舞曲:虞兆中》已出版;而由校長親自口述的十次內容,歷經繕打為書稿、編輯亦已付梓成書,既保持校長口述的真實與臨場感,亦參酌補充其他資料、照片,期使之更完美,以表達我們對校長之尊崇。

書稿完成前我與校長素未謀面,然從文字中,深受他磊落無私的胸懷、遠大的眼光、過人的膽識與創見感動;書稿完成後,與他溫暖的手相握時,滿心的感佩卻只能化為一聲「校長好!」,一如歷來許多臺大學子打從內心深處對他的大聲問候,像個小學生一樣。

虞校長以小約翰‧史特勞斯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自喻一生。前奏,受教育為人生作準備;後奏,退休生活;中間五個樂章為人生的五個階段,分別為中央大學初執教鞭、臺大純教書歲月、任土木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臺大校長。每一個階段他認真譜寫生命的樂章,或高或低,卻總向著真、善、美的方向迎去。

校長有許多「第一」的紀錄,相信至今無人可以打破:他是第一位有助教的「助教老師」,而該校明文規定助教不得教課;他是第一位已自教席退休,卻受命擔任校長者;他任事認真、自訂任務,於臺大任行政職期間,共創設二個學系、六個研究所、一個博士班、二個國家級研究中心、二個學會、一個期刊(並加入國際組織)……等,還參與並首創許多校外教育性活動。

他的眼光獨到遠大,提出許多後來蔚為風潮的概念:以information之名設立「資訊系」,是國內諸多資訊系的始祖;雖與校長初衷不同,但他提出的「通才教育」概念成為現今通識課程之基礎。他鼓勵勤學、強調獨立創新思考、知識能力與機會就是責任,他誠懇傾聽師生各種建議、多次化解危機,他為臺大設立校徽、樹立追求真善美校風,他虛心接受建議並誠懇請教專家為臺大校園規劃奠下基礎……。

校長謙沖為懷,欣賞與感恩多位長官與前任校長作為、教師同仁協助校務、與學生、校內外各界之互動往來。在編輯過程中,一再被校長活潑、誠懇的心靈鼓舞──他真實爽朗、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欣賞代替指正。在他身上,每一個舉手投足與言談,都是「教育」。他,曾是嚴師但溫煦如鄰家爺爺。

書出版後送書給校長,在校長的研究室中看到一幅字畫「虞爺爺,做學生的讓做校長的頭大沒有錯」,這段話的主角是「學生陳情事件」中的吳叡人先生,書中摘錄他寫給校長的信中一段話:「……感謝校長,沒有您當日的寬容與保護,今天我絕不能夠如是心平氣和地反省與選擇自己的角色,也不會毫無猶豫與徬徨。」校長完全實踐了他「以誠為真‧以愛為善‧以和為美」的真善美追求與「在學校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教育」的理念,並像一首美麗的圓舞曲,不僅樂音迴盪不已,更深深影響著每一個與他接觸的心靈。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總圖書館B1)

  • 劃撥帳號:17653341
  • 戶名:國立臺灣大學
  • 傳真:(02)2363-6905
  • 電話:(02)2365-9286或(02)3366-3993轉18、19
  • http://www.press.nt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