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52期 2007-07

臺大校園常客----白鶺鴒。(提供/周大慶)
-
校長開講 態度決定高度 李嗣涔 高希均教授、各位主管、各位同學、各位家長、各位校友:大家好!
-
特稿~校園短波特別報導 「臺灣近代醫療珍貴典籍」策展始末 文/黃婉君、陳微麗、陳思叡(醫學院圖書分館) 為促進臺灣醫學相關研究機構之交流,以及本土醫學資源之共享,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首度規劃展出「臺灣近代醫療珍貴典籍特展」,並在醫學院110週年院慶時開展。
-
邁向頂尖之研究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創設與發展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綜觀歐美一流大學,均極為重視人文及社會科學的教育,有鑑於此,臺大根據「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校級整合研究中心設置準則,在2005年10月18日成立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以整合並提升人文社會領域之創新研究。
-
邁向頂尖之教學 永續追求卓越教學——記教學發展中心成立週年 文/江宜樺(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政治學系教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本校以「卓越教育、卓越研究、關懷社會」作為三大核心理念。
-
研究發展 保存生育能力——卵子、胚胎與卵巢組織冷凍 陳思原(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1986年澳洲Dr. Christopher Chen報告了第一例卵子冷凍成功懷孕,當時引起了眾人的關注,但是在以後的十多年,學者們卻沒有辦法獲得穩定的成績。
-
椰林風情~鳥篇 悠遊於都市綠地的精靈 周大慶(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班) 本期主要介紹於開闊地形如草坪、農場、花圃等環境活動的鳥種,這類物種通常較適應人為擾動,但又和人類的活動保持距離。
-
歷史的腳蹤 臺大的管絃樂團——寫於臺大交響樂團四十週年 陳振陽(臺大交響樂團創團期團員) 大學教育目的之一在培養國民健全的人格。
-
典型在夙昔 幽默的高坂知武教授 莊伯祥(1965醫學系畢業;和信醫院副院長) 初中三年,參加南師樂團,高中三年,參加善友樂團;1958年考上臺大醫學院,李明亮學長馬上把我徵召到杏林弦樂團。
-
我的青春紀事 我在臺大雙修哲學與音樂 蔡采秀(1974哲學系畢業;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一群正在被擠乳汁的乳牛,一片結滿奇形怪狀果實的偌大果園,客廳裡除了一架鋼琴外,擺了很多書,這情景是我啟蒙老師的家,它孕育了我一輩子的性向──“音樂、書本、自然”。
-
校友專訪 打造醫學的中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伍焜玉院長專訪 文/林秀美 伍焜玉院長係1966年(民國55年)畢業於本校醫學院醫科。
-
黎兒專欄 日本社會的右翼、右傾與左翼、左傾 劉黎兒(1978歷史系畢;旅日作家) 我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日本真的現在是右傾化了?
-
特稿 科學家的養成 張文亮(1979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畢業;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我會喜歡並從事科學工作,背後其實是有一位老師幫忙的緣故。
-
管理人論談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改造 陳明豐(臺大醫院副院長) 西元1861年英國醫師Horace Dobell提出定期檢查可以預防罹患疾病及死亡的理念。
-
法律與生活 人民權益遭受政府違法侵害可否請求賠償——談國家賠償 陳清秀(1991法律研究所博士;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我國<憲法>第24條規定:「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
-
保健天地 晚春心事——談更年期陰道萎縮 何積泓(臺大醫院婦產部醫師) 在門診的時候,常常會聽見5、60歲的女性病患,低聲地訴說下體搔癢或性交疼痛的問題,在困擾多年之後才來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