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日本真的現在是右傾化了?或作家司馬遼太郎、導演黑澤明等這樣的文化人到底算是左傾還是右傾?事實上這個問題,最近也在日本引起相當的討論,尤其日本現在的安倍內閣或是之前的小泉內閣,很明顯是比較右傾的,現在又針對要不要修改和平憲法而展開白熱的論戰,加上日本貧富差距嚴重拉大,對於日本要不要保護社會弱者等的也讓左右問題再度突出。
2006年秋天,東京大學國際政治學者藤原歸一在《每日新聞》總結小泉五年執政成功時,曾經認定日本經過這五年的確右傾化、保守化,因為「以前被認為是右翼式的想法的,最近已經幾乎成為日本的社會常識」,此外精神科醫師的香山利加也著書指出,現在日本的社會常識,常毫無抗拒地隨便喊別人是蠢蛋,毫不猶豫地肯定嚴罰主義,而歌頌金錢萬能,批判男女平等以及肯定結婚願望,基本自我責任論而肯定贏家,喪失對於媒體諮詢的懷疑與質疑,而且認為「反戰」、「和平」是很古老腐臭,充實軍備的民族主義反而成為普遍而健全;從如此的「社會常識」來看,日本的確相當右傾、保守化。
雖然如此,日本的右傾、保守是非常概念、氣氛、流行的,因為如果這些熱心支持小泉或安倍的年輕人,也同樣反對日本派兵到伊拉克,也反對徵兵、反對參戰,反對貧富差距拉大,反對放棄弱者不顧的作法等,也反對既得利益階級打壓新興革新的勢力等,勿寧說是左傾的想法。到底日本社會的左右問題是怎麼一回事?
日本社會裡雖然沒有臺灣的藍綠問題,但事實上從戰後對於戰爭或是執政的自民黨所鋪設的體制的看法,異同一直都有右傾、左傾的問題,雖然不像臺灣的藍綠那麼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但在文化媒體界或是學界等,對於對方的左右傾問題相當敏感。日本的媒體原本也大致分為左右傾兩大陣營,直到近年因為有民主、全球化等其他價值觀點以及爭議出現,漸趨模糊化,但最近因為跟南韓領土紛爭、北韓的日人綁架問題,尤其是關於日中關係問題,抑或關於修憲、是否加強國家競爭力以及是否補貼社會弱者問題,再度讓左右陣營對立明顯化。右派在自己的雜誌裡指名批判左文化人、學者或是政治家,而左傾雜誌則報導右翼或是右傾文化人等的生態,雙方展開露骨的攻擊,是日本近十幾年少見的。
在中文媒體裡通常不區分右傾、右翼,包括臺大也有政治學者撰文對日本政府使用「右翼政府」的稱呼,這是中文媒體本身表示對日本的批判的態度、立場。事實上在許多國家,包括日本,右翼與右傾,是分開的,中文媒體通常是以政治立場,而非以該人物、該團體是否主張社會主義抑或走保守主義路線來區分。
像是有些中文媒體將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列為右翼,其實他跟右翼完全無關,一點都不右傾。司馬遼太郎跟李登輝談得來,反而是因為兩人都有點社會主義的思想底子,如果硬要劃分,司馬其實是中道偏左,他對資本主義的疑慮比對社會主義的疑慮還大些。這是中文媒體對於思想傾向畫分又很輕易跟現實政治混在一起,而關於現實政治主張也有錯誤的認識,例如所以指司馬遼太郎為右翼的原因,是因為「司馬主張臺獨」,這又是天大的錯誤,司馬遼太郎是在跟李登輝對談時首次知道臺灣裡有人(當時的總統)有這樣的想法,還有嚮導他的是蔡焜燦而已;這大概也是他首次接觸到臺灣問題,談不上他是主張臺獨的與否的。他的紀行系列去過許多國家,除了臺灣之外,他去過中國大陸更多次,也去過蒙古、韓國、愛爾蘭、荷蘭、俄國、紐約等地。
至於像已故導演黑澤明早期的影片如「青春無悔」、「白癡」都是超左的,但是等到黑澤明得了國際影展的獎而成為「世界的黑澤明」之後,便完全改變了。大抵人一旦得大獎都會自以為非常優秀,是好不容易從激烈競爭中出頭的,就會喪失對弱者的基本同情,因此也會變得很右。就像幾乎所有日本的漫畫家都非常右一樣,因為漫畫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贏家瞧不起輸家;當黑澤明變成「魅力」導演,更是要所有人都聽自己的,而且類似「亂」片的臨時演員1萬2千人,為了等個陽光,可以等好幾個天,又需要超世界水準的資本來支援,當然人會大右轉的,而轉變為右傾的。
當然基本上在日本大抵是右傾的文化界人士或政治家對臺灣比較友善。像是最近這次陪李登輝去靖國神社祭拜亡兄的前文化廳長官、也是名作家的三浦朱門,以及也是名作家的曾野綾子,都屬於右傾文化人。除了主張加強日本國力之外,他們也主張大量栽培菁英等。
至於「右翼」,在日本基本上是指右翼團體。以政治結社登記的有1,530個團體,不過實際人數不多,登記的約有1萬5千6百人,但是實際還存在有點活動的大概是900個團體,約1萬人,跟1965年時有550個團體,但總人數有12萬人的盛況不同。右翼團體大部分都欠缺活動資金,要維持事務所房租以及宣傳車的油錢都不大容易;一般而言日本右翼分為三大類:(1)純正右翼,也就是繼承戰前的右翼團體思想、人脈的團體,像是大東塾、大日本愛國黨;(2)任俠系右翼,這是些任俠系團體的幹部在自己屬下設立右翼團體,或是轉向成為右翼團體,形態非常多,跟黑道又不同;(3)新右翼、民族派,這是指在70年代對抗新左翼而提倡從理論上武裝的團體,如一水會等。依據日本公安方面指出,三者的比例約為2:7:1。
像曾經去登陸釣魚台的右翼團體是屬於第二類的結社,這是日本警方指定的黑道團體住吉一家的小林會會長小林楠雄,在1961年成立的右翼團體「楠皇道隊」,而在1969年改名為「日本青年社」。第一代會長是黑道的小林,後來在1978年登陸釣魚島建立燈塔,當時此一團體帶到島上的山羊,放置未帶走,導致島上動植物瀕臨絕滅的危機;1989年此一團體推出候選人參加參議員選舉,全部落選,一般日本國民對其並無認識或好感,反而是華人世界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鬧出的一個醜聞是2002年10月到2003年10月,抬出一位假的舊皇族有栖川識仁當名譽總裁,結果這個騙子被捕。另外最近也因為釣魚台問題以及竹島問題而在日本出風頭的另一個右翼團體「日本皇民黨行動隊」;日本皇民黨是有三十三年歷史的右翼團體,該團體還有一個重點是北方四島問題,總之都是跟領土有關。
關於釣島,因為長年以來,在右翼團體中已經成了日本青年社的專利,日本青年社每年去修繕一次燈塔。日本政府覺得讓這樣的右翼團體參與,會觸怒中國,所以兩年前開始改為自己管理,以防有人登陸;除了釣島外,另外跟南韓發生爭議的竹島(獨島),則以大阪松籟維新聯合以及右翼民族派陣營如日本皇民黨等為主在進行,才會促使島根縣議會通過「竹島」之日。竹島跟釣島不同,前者其實早已經在南韓的實質統治中,右翼中的「西日本獅子之會」曾經打算登陸,不過相當困難;右翼團體想故意登陸讓南韓攻擊自己,而設法將南韓引到國際法庭來。
這些右翼團體在日本社會的形象並不好,六成的人都認為他們很恐怖,還有半數以上的人都認為他們根本沒有存在必要。這些右翼團體常常還涉及對於政治家、企業的恐嚇、威脅等,而且即使是提倡民族主義,眼光也都是朝內,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民族欠缺瞭解,一般日本國民大都認為他們是舊時代遺物。這些右翼團體因為臺灣在他們心目中是「反共」、「反中」色彩濃厚,所以是他們心目中最有好感的國家,至今仍有右翼團體的標誌上印有中華民國國旗;他們討厭的三個國家是中國、北韓、南韓。
至於右傾的文化人、學者、政治家等,主要是指在週刊《新潮》、《正論》、《諸君》、SAPIO、WILL雜誌活躍的人士。基本上這些人都是比較反中,而且親臺的,其中有不少人曾經有訪臺經驗,例如著名的女主播出身的櫻井淳子等人,或是出任與臺灣親善組織的相關職位的,例如曾出任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的加瀨英明等人,而上智大學名譽教授渡部昇一、《臺灣論》的小林善紀或是金美齡等,也是被認為是右傾文化人的代表。
至於左傾文化人,最近遭到右傾陣營的《新潮》雜誌、WILL雜誌等指名攻擊的,主要是被右派列為左派的有:大阪經濟法科大學吉田康彥、同志社大學教授淺野健一、參議員田英夫、前議員田島陽子、東大教授的姜尚中以及和田春樹、已逝家永三郎的徒弟──東京學藝大學教授君島和彥和長井曉(NHK製作人,日前開記者會指責海老澤會長讓政界干預NHK有關慰安婦問題節目製作)等人,最近被列為對象的還有早大教授天兒慧、作家渡邊淳一;天兒慧是在《朝日新聞》上揭發了教科書審查不過是個幌子,渡邊淳一則是在週刊《新潮》專欄寫出自己從小在北海道等地看到日本人欺負中、韓人,他親眼確認日本人是加害者,所以他能理解中韓的心情,主張日本人應該坦誠道歉等;因為他的專欄是刊登在《新潮》,所以被認為是窩裡反行為,因此原本與政治無涉的渡邊也遭畫分為左傾人士!
更正啟事:前(51)期第13頁,參考文獻第5則:ヅ請更正為「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