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 教學大樓1館破土典禮
本校教學大樓1館於4月13日舉行破土典禮,全部工程預計於2010年10月完工。除可大幅改善教學空間不足、提升教學品質外,並提供部分行政單位專屬空間,以利業務推展。
教學大樓1館興建地點為舊地理系館,編列預算4億4佰多萬元。經費來源為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空間規劃包括4間階梯型大教室(可容納200~400人)及27間平面型小教室(可容納15~35人),以應大班教學、小班輔導課程之需求。另提供部分空間予教學發展中心、寫作教學中心、統計教學中心及共同教育中心使用。(取材自教務處網頁)
國際化
⬛ NTU Global Lounge啟用
加強服務外籍生
臺大國際交誼廳NTU Global Lounge已於3月21日正式啟用,期藉此一Global Lounge之設置,協助本校外籍生融入本地生活,強化其歸屬感,同時也提供本地生運用不同語言的機會並拓展國際觀,營造校園國際化氛圍。
啟用當天也是國際週開幕,特別安排了外籍生與僑生的各國服裝秀表演、Global Lounge導覽及國際週節目介紹等活動,印度大使館Assistant Director Mr. Sharma亦應邀與會。
Global Lounge由本校學生事務處與國際事務處共同規劃,位於第二學生活動中心3樓。開放時間學期中為週一至週日上午8時至晚上10時,寒暑假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聘有英語流利的本校學生提供校園生活諮詢、出國留學等資訊服務,同時結合了外籍生聯誼會、外籍生接待服務義工社、緬甸同學會、國際青年社、國際事務研習社等社團組成經營小組,協助規劃活動、建立規約與服務內容及網頁建置等工作。廳內設有展示區、海報區、國旗櫃等,還有開放式交誼區、衛星電視牆、會議室等空間,設施堪稱完善。(文圖提供/學生活動中心)
圖説:
圖1:臺大於3月21日開放Global Lounge,提供外籍生一聯誼的好去處。
圖2:Global Lounge的國旗櫃,將本校外籍生屬國的國旗彩繪於上,象徵世界一家。
國際合作
⬛ 臺大睡眠科技產學研究群
解決您的失眠之苦
臺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以下簡稱INSIGHT中心)成立「睡眠科技產學研究群」,於3月20日與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鮑威爾教授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睡眠科技研究。
該醫學中心成立於1970年,為全世界第一個睡眠中心,在睡眠醫學的發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貢獻。而鮑威爾教授在25年執業生涯中,不斷創新研發睡眠呼吸障礙的各種新療法與評估法,在該領域居世界領導地位。
有鑑於世人頗多受失眠之苦,預料睡眠科技將成為新興領域,INSIGHT中心也將以產學合作模式,開發相關產品,藉由臺灣在電子產業鏈上之製造優勢,創造後PC時代的產業藍海。
「睡眠科技產學研究群」成員包括臺大工學院康仕仲教授、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江秉穎醫師(亦為輔大醫學系耳鼻喉科學科主任)、輔大醫學院葉在庭及王鵬智教授、臺科大設計學院唐玄輝教授。該團隊已發展出「電子
睡眠教練」(Sleep Coach)之雛形系統,申請「睡眠輔助裝置及其輔助方法」及「手持式睡眠輔助裝置及其輔助方法」等兩項專利。臺大智慧生活中心網址:http://insight.ntu.edu.tw/。(取材自《臺大校訊》957期2版2009.4.1)
⬛ 本校與日本九州大學簽署協議
李嗣涔校長於新生入學式演說
本校李嗣涔校長率國際長沈冬教授、昆蟲系主任石正人教授、語言所呂佳蓉教授等一行人於4月初訪問日本姊妹校九州大學,並於4月7日新生入學典禮上發表專題演說。李校長勉新鮮人要把握時間建立學問基礎,最後援引國父於1913年訪問九大親筆所題「學道愛人」四字,勉勵學生要進德修業,在知識和品德上更上層樓,成為真正的知識分子、社會的中堅。
此行另一重要目的為簽署合作協議。九州大學於2001年和臺大簽署合作備忘錄,迄今已有17名臺大同學至九大交換,雙方圖書館及醫學院也一直有密切的研究交流。此次兩校正式簽署學術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合作層級。而昆蟲系石正人主任也藉機拜訪九州大學熱帶農業中心的緒方教授,雙方將就紅火蟻進行研究合作。代表團並應邀參加九大「伊都」新校區的開幕,該校區位於九州西北部濱海地區,經過10年移山填海,規模宏偉,令人印象深刻。此行並順道拜訪位於北九州的早稻田大學分校。這是北九州政府為了提升當地產業而開發的「學術研究都巿」,以完善的規畫吸引學術機構進駐。早稻田大學在此設置了「資訊生產系統研究所(院)」(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s and System),以英日雙語授課,國際生高達70%,該學院與本校資訊工程學系正洽談授予雙學位的合作。(文圖提供/國際事務處)
圖説:
圖1:李嗣涔校長於九州大學新生入學典禮上發表演講,以國父孫中山先生之題字「學道愛人」,勉勵新鮮人要以作為社會中堅的知識份子自期。
卓越研究
⬛ 臺大地震預警系統
受到國際重視並採用
本校地質系吳逸民副教授研究地震初達波(P波),用於建立地震預警系統,其成果受到國際重視及採行。美國夏威夷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去年(2008)已應用於預警監測,日本京都大學也將套用進行研發。
吳教授研究發現,初達波到達後3秒最大位移振幅(Pd)與地動速度峰值(PGV)呈現對數線性關係。因此,可推算地震規模、震度,對災害性地震及時發布預警。這對地震頻繁的臺灣來說,是最為實際的減災方法。
吳教授目前也在研發結合微機電技術、可隨身攜帶的掌上型地震預警器,一旦有災害性大地震發生時,民眾可在第一時間收到氣象局傳送的警訊,就地及時採取應變措施。(取材自《臺大校訊》958期1版2009.4.8)
⬛ 臺大洪水預報領先全球
獲American Scientist專文報導
本校水工試驗所同仁賴經都、蔡丁貴、簡振和及博士生吳宜嶺等人,協助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淡水河洪水預報中心建置洪水預報系統,技術領先世界各國。獲American Scientist雜誌(Vol. 97, No.2, 2009)專文報導。
全世界尖峰比流量(Specific peak discharge, ie., 河川流域單位面積集水區所產生之尖峰流量)最高的前五名河川全在臺灣,可見臺灣河川之複雜度,相對的預報難度也更高,因此若能建立準確之預報系統,減少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更形重要,詳情請參閱American Scientist網站: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取材自《臺大校訊》957期1版2009.4.1)
圖説:
圖1:淡水河的尖峰流量比居全世界第二名。圖為淡水河流域3主要支流先後滙流於臺北盆地形成複雜河道系統圖(Image courtesy of NASA JPL)。
圖2:正確且高效率之洪水位預報(提供未來6小時洪水位預報,預報之leading time長達6小時,可以爭取到更多應變時間來強化防救災能力。
⬛ 臺大綠能新發現
分解水產生氫氣發電
本校化學系劉如熹教授等人於3月「第二屆臺英青年科學家國際交流研討會」上發表其太陽能產氫技術,由於該技術不需任何電力,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被視為極具潛力可取代石化燃料的綠色能源。
此項研究由工研院能環所結合臺大、中正大學、中研院原分所與民間企業共同研發。本屆臺英青年科學家交流活動由國科會與英國文化協會共同指導,臺大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合辦。(取材自《臺大校訊》955期1版2009.3.18)
⬛ 臺大熱帶氣旋研究
獲美國太空總署專刊報導
本校大氣系林依依副教授等人發現海洋暖特徵現象(pre-existing warm ocean anomaly),揭開印度洋熱帶氣旋Nargis之所以造成緬甸重大災情的原因,成果至為寶貴,日前獲美國太空總署重點報導(http://www.jpl.nasa.gov)。該研究發現,由於水下暖水層異常增厚,使得熱含量顯著增加,讓Nargis氣旋在24小時內由輕度轉為強烈氣旋,而此突然增強之現象為目前預報之瓶頸。(取材自《臺大校訊》954期1版2009.3.11)
關懷社會
⬛ 普及科學教育
CASE推出《探索》基礎科學講座
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簡稱CASE)將於4月起推出「《探索》基礎科學講座」。效法英國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FRS, 1791-1867)首創的「皇家科學院耶誕講座」,CASE要推動臺灣科學教育普及,積極培植後進。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均固定於週六下午舉行,為期3個月。為紀念達爾文200週年誕辰,第一季主題「達爾文的奇幻旅程」,共8場。首場已於4月11日在臺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演講廳舉行。講座主題與時間詳網頁http:case.ntu.edu.tw/darwin。錯過演講的朋友可於CASE網頁上收看錄影。取材自《臺大校訊》957期3版2009.4.1)
⬛ 發掘數學人才
數學系成立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為發掘並培養青少年數學人才,臺大數學系成立「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獎勵高中職以下學生原創發想。丘成桐院士(哈佛大學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數學家,對臺灣數學界的關心與貢獻良多,他的奮鬥故事堪為有志於數學研究者的典範,故以其名設立本獎項。參賽辦法詳http://www.math.ntu.edu.tw/~shing_tung。
⬛ 嘉惠失業及休無薪假族
臺大推出「專業知能提昇計畫」
本著高等教育之社會責任,臺大在「專業知能提昇計畫」之下,推出「隨班研習專案」及「管理課程網路專班」,提供目前失業或暫休無薪假者提升專業知能的機會。推出後反應熱烈,其中「管理課程網路專班」錄取名額因此加倍。「隨班研習專案」開放校內千餘門課程選讀,包括電機資訊類、工學類、法律類、社會科學類、文學類。「管理課程網路專班」則與中華電信合作,建立網路平台,嘉惠因時、地受限的需求者。課程包括經濟學、管理概論、財報分析、管理統計、管理會計、行銷管理、創業與創新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投資學、財務管理、策略管理等。預估可有近萬人受惠。
參加臺大「專業知能提昇計畫」之學員,只需繳交每門課程2,000元之保證金,於修畢課程獲得研習證明後,即予全額退還。臺大「專業知能提昇計畫」網址「臺大推廣教育網」:http://training.dpd.ntu.edu.tw。
校園再發現
⬛ 老教堂變身藝文殿堂
臺大雅頌坊啟用
當年駐臺美軍的簡易教堂廢置多年,在臺大收回校地後經過一番整修,取名為雅頌坊(The Odeum),將變身為校園藝文展演場所。啟用典禮於3月6日舉行,臺大藝文中心同時喬遷進駐,李嗣涔校長及文建會柯基良主任秘書等嘉賓均與會,當天並邀請臺大校友合唱團及臺大交響樂團暖場。
老教堂外,迴廊曲徑通幽、建築內挑高設計和彩色玻璃所渲染的光線,讓空間的氛圍顯得既溫馨又莊嚴。臺大藝文中心將策劃更多優質的藝文節目呈現給您,敬請期待!(文圖提供/臺大藝文中心)
圖説:
圖1:老教堂變身為雅頌坊,成為臺大人藝文殿堂。圖為3月21日開幕當天,由臺大校友合唱團獻聲。
圖2:點燈的雅頌坊,溫暖每個人的心窩。
圖3:挑高的內堂,益顯老教堂莊嚴氣氛。
活動布告欄
⬛ 臺大安康農場攝影比賽登場
臺大安康農場舉辦攝影比賽,自即日起收件至2009年6月1日截止。郵寄以6月1日郵戳為憑。除前三名依序為等值新臺幣1萬元、6千元及4千元臺大農場農產品提貨券外,還有10名佳作及17名入選。歡迎上網下載報名簡章。
作品規格:投件以「組」為評分標的,每組作品5至20張。尺寸:5X7吋或4X6吋相片。傳統或數位相機拍攝皆可。請以掛號交寄或親自送件至臺灣大學生農院附設農業試驗場。收件地址:10617臺北市基隆路4段42巷5號(臺大農場)。詳情請上網:http://bioagri.ecaa.ntu.edu.tw/farm/。
圖説:
圖1:紫鷺的亞成鳥,現身臺大安康農場。(攝影/丁詩同)
徵才啟事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徵求系主任候選人
(一) 應徵資格:具有教育部部定之教授資格或任職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教授,具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相關教學經驗,有學術成就並具領導能力。限民國36年7月31日以後出生者。
(二) 檢具資料:申請人個人履歷,著作目錄,學經歷證件影印本,未來系所規劃及願景,其他有助於瞭解申請者背景之資料各一份。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相關領域教授、副教授3人之推薦函,被推薦同意書。
(三) 截止日期:民國98年6月12日下午5時前,以書面資料寄達系主任辦公室。
(四) 聯絡地址:10048臺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 臺大醫技系 李君男主任 收
(五) 聯絡電話:(02)2356-2798
(六) 聯絡人:鄭雅蘭助教yalancheng@ntu.edu.tw。電話:(02)2356-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