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杜鵑花節暨畢業50年活動記盛
文・圖/林少達(大紐約區臺大校友會理事)
春寒料峭3月天,母校舉辦了年度盛會杜鵑花節,旅居世界各地的校友們紛紛回來探訪。3月14日上午在臺大綜合體育館舉行揭幕式,由楊泮池校長主持。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的學系暨社團博覽會,吸引眾多高中生和家長參觀。校友們恭逢其盛,充分感受到校園的青春活力。臺大校友總會也配合舉辦校園巡禮,共有200多位校友及家人參加,其中有很多畢業50年的校友,最年長者為林良安學長,高達92歲,他精神奕奕走完全程,贏得熱烈掌聲。
當天一早9點大家在體育館外集合,久別重聚,格外興奮。9:30入坐,一同見證臺大、臺灣師範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三校聯盟「輪轉嘉年華」及LOGO揭牌,並欣賞臺大啦啦隊社及臺大附幼小朋友精彩表演。
10點整由熱心學弟學妹帶隊,分8隊校園巡禮,慢步走過醉月湖、農場、以及歷史建築磯永吉小屋和地質標本館。
中午聚在共同教學館享用便當,而呂村副秘書長和各校友會代表也藉此機會分享心得。
下午3點到舊體育館領取紀念品、手冊及名牌,參加下午4點半的茶敘及拍攝團體照。
傍晚6:30起,參加由楊校長特地為畢業50年校友舉行的晚宴,宴開50多桌,可謂盛況空前。大會由歷史系畢業的翟瑞靋主持,楊校長致歡迎詞後,請榮譽總召醫科陳維昭代表校友致謝並致贈校方紀念品,然後由總幹事商學系蔡樸簡介籌備經過。7點開始上菜,杯觥交錯間,校友合唱團演唱臺大古典歌曲和民謠,首首撥動我們的心弦。曲終人散時收到下午才拍的團體照,又是一番驚喜。
在此衷心感謝楊校長、母校各單位(特別是物理系)、義工們(特別是籌備會代表們)、同學們、及各地校友會(特別是臺大校友總會)的辛勤服務。願來年花開時節再重逢於椰林大道、杜鵑花間。
◆休士頓臺大校友會辦理青年職涯活動
之一:「留學生就業發展研討會」
文・圖/劉佳音(休士頓校友會理事)
休士頓臺大校友會在2014年國慶日前,特別針對年輕學子及青年專業人才,於10月4日舉辦「留學生就業發展研討會」。會中邀請中研院院士洪明奇演講「如何在美國學術界發展」,並有3位青年才俊-潘道恆、郭原宏、顧寶鼎博士,從實務及文化角度給予建議。經文處長黃敏境、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與國慶籌備會主委王妍霞亦出席並致詞勉勵與會者。
當選本年度「臺大傑出校友」的洪明奇院士幽默風趣,對於研究,他認為一定要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如發現不合適要及早換跑道、勇於發表意見,以及辛勤工作之外也要聰明的工作。在回答學生提問時表示最困難的事在於申請研究經費,故要用心、努力且紮實。
接著潘道恆、郭原宏、顧寶鼎博士更現身說法,以自身經歷勉勵青年來賓。與會學生表示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受益匪淺。校友會長徐小玲表示校友會近年致力串聯年輕一輩校友,未來也將繼續規劃類似活動,以符合新生代校友的期待與需要。
之二:海外青年職涯輔導座談會
文・圖/郭原宏(土木系1998, 休士頓校友會理事)
2014年11月1日在休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的「海外青年職涯輔導座談會」,邀請了6位專家:學術界的黃惠文教授、人事專業背景的陳秀芬、工程設計專業的顧寶鼎、地球物理領域的楊琪徵、生物科技專家的李君愷,以及法律應用的熊耐柏等,和同學們分享各自在美國成功的經驗、臺灣學生的優勢,以及求職技巧與面試準備等主題;而義務幫忙的律師也向同學分享了學生在美國身分轉換的訊息,以及未來工作與移民的相關規定。下午則由學生依個人興趣和學科進行分組討論,可以更直接地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並直接求教於專家學長們,會後有學生表示相當驚訝於人脈關係在求職過程中的重要性。
有了第一次在10月所舉辦的職涯規畫的成功經驗後,校友會理事成員們增強了不少信心,希望將第二次的活動辦得更好,故對於事前籌畫及準備工作特別慎重。首先,列出可能對學生有幫助的活動,和各校學生會代表開會討論,在明確了解學生的需求後,決定活動內容和型式,開始動員校友會資源,尋找專家、義工、職涯輔導人員,並分配任務。由於事先與學生團體溝通良好,各校學生會會長願意幫忙將訊息發送給各校內的臺灣學生,使得報名的人數遠超過預期,報名人數77人,當天實到更多。
所收回的39份學生問卷當中有38份表示此活動對他們是有價值的,感受到學生對於職涯規劃與相關資訊的需求殷切,以及有工作經驗的校友們對於提攜後進的熱情,休士頓校友會未來會持續推動海外青年職涯輔導的活動,以協助更多臺灣學生順利進入美國職業市場。
圖說:
圖1:首次舉辦的職涯座談會,吸引上百名年輕學子前來聆聽。
圖2:專家與理事會合影,前排左起:李君愷、黃惠文、楊琪徵、顧寶鼎、陳秀芬,後排左起:校友會理事陳瑩、會長徐小玲、副處長齊永強伉儷、李副主任、副會長羅茜莉及前會長鄧嘉陵。
圖3:2014年11月1日在休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的「海外青年職涯輔導座談會」盛況。
圖4:左起校友會會長徐小玲,顧寶鼎博士,洪明奇院士。
*第一篇杜鵑花節共6張,做集錦.不用圖說,有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