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至今已近四十年,回首這些年來的經歷,許多成長的養分多來自於大學階段的滋養,雖然在當時多半不知道這些學習經驗,一生中何時會用到,或是以何種形式用到,但事實證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經驗對我後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1982年於普通教室上課
我出生於基隆,幼年遷居台北,高中就讀建國中學,1982年進入母校農業機械工程學系就讀。在那個聯考的時代,是先填志願再考試,所以在選填的時候,很少有人可以明確知道未來會被分發到哪一個系就讀,多是以個人的興趣和「感覺」,以及前一年度的各系最低錄取分數排名來篩選劃卡。考試難免失常,我的數學分數未達高標,直接被許多設有數學高標的理工科學系跳過,就誤打誤撞進入了農機系,也是母系成立的第二屆。
農機系隸屬於農學院,聯考歸在甲組,可說是農學院的機械系,以機械工程為專業,農業為應用領域。以現在跨領域的概念來看,這就是早期跨領域的學系。的確,在農機系的學習歷程中,我們同時需要學習機械工程與農業相關的知識,兩種屬性不同的領域知識一起學習十分有趣。例如,我們要修幾乎所有機械工程的基礎科目(如工廠實習),也要修農業概論與農場實習。記憶中農場實習的課裡,有好幾個實習項目,包含園藝及食品加工。我還記得當時園藝是分組種植菊花,需要經常施肥與澆水,但由於組員間沒有協調好,重複施肥,以致於後來菊花都因營養過剩而死。在食品加工的實習項目上,我們學習如何從原料開始製作牛奶冰棒,那是一次十分難忘的冰棒DIY經驗,過程中助教對我們一直很不放心,動手機會有限,後來才知道是因為這些冰棒最後會被送到小福利社上架販賣,是不能出差錯的,但還是很開心能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免費冰棒。
1984拍攝於農機實習課
農機系的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並重,包含機械工程必要的基礎理論課程,如工程數學、機構學、靜力學及動力學等外,還有許多實務導向的實習課程,例如機械製圖、工廠實習、農機實習等。其中,農機實習主要學習如何操作及維修各種常見的農業機械,包含輪子跟人一樣高的曳引機、搬運車或耕耘機等。實習的內容如拆解設備、瞭解結構及原理、保養後還原裝回、並確保設備還是可以運作。有趣的是,經常在千辛萬苦裝回去以後,才發現怎麼還有剩餘的零件,此時就是試驗人心的時候了,是要重新拆解裝回去或是裝作不知道?幾屆以後,老師助教們就不再敢用可以運作的機器讓我們實習了。另一門有趣的課是工廠實習,學習的項目包含木工、鐵工、電工、焊工等等,都是動手做的功課,可以做各式各樣物品,有人作書架,也有人作匕首。我在畢業當完兵以後,回到系上擔任一年助教,除了管理圖書室,也負責教授工廠實習的木工項目,現在遇到木工師傅,還是會肅然起敬。雖然後來沒有做黑手的工作,但這些經驗不論在當兵期間學習與戰車相處,或是在現今創客年代重新體會創客精神,都給了我自信以及與別人不同的發展基礎。大四那年,在劉昆陽老師的指導下,與同學一起選修農機專題,當時的任務多是協助研究計畫的雜項工作,但有一次與老師及同學們出差到南投水里鄉進行機械採梅的實驗,至今仍令我難忘,因為對於都市長大的我而言,這是第一次到農村偏鄉居住,也是第一次體認到所學對農民的意義。
機械對我而言十分有趣,所以我在準備唸研究所時,剛開始也是以機械工程做為唯一的申請標的,並順利進入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就讀,修習機器人學及自動控制。但是命運弄人,後來轉了一個彎,轉向資訊科學發展。這個彎的因緣說來話長。我從大一開始就有機會修習計算機程式設計課程,但當時還是以卡片打洞的方式輸入程式碼。由於程序太過耗時,常常需要在計中熬夜打卡及等待報表,所以沒有激起我很大的興趣。所幸在大二的時候,個人電腦逐漸普及,我開始有機會透過修習系上方瑋老師的「微電腦處理」課程,學習在個人電腦上設計遊戲類的小程式,並開始對電腦產生興趣,也影響了我在剛畢業的暑假參加電機系所開設的電腦訓練班,學習C語言與資料庫。所學雖只是皮毛,但引導我進入這個專業,奠定了我後來將程式設計技能應用在許多專業上的基礎,並成為我在美國留學第一年取得第一個研究助理獎學金的關鍵。後來由於在找指導教授上不是很順利,為了就業做準備,申請在資訊科學系(Computer Science)碩士班繼續就讀,才正式踏上了資訊科學的這條路。
1984年暑假七美漁服隊全體隊員合影
魚味十足的魚服隊服
大學三門必修課:專業、社團與愛情,似乎未曾改變。在臺大四年,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另兩門課我也修足修滿。特別是社團,幾乎佔去了我課堂外的大部分時間。大一時,我參加了三個社團:䲜䲜社、攝影社、吉他社。吉他是我高中就開始培養的興趣,所以大一參加吉他社是很自然的選擇,雖然參加的時間沒有很久,但我常開玩笑對外宣稱我曾與周華健同台演出,原因是我們大一時曾經一起參加吉他社舉辦的民謠吉他比賽,他當時尚未出道,在我前面出場,我一聽之後就開始後悔報名參加,最後還是厚臉皮唱完,也結束了我不切實際的夢想追尋。攝影是我進大學後想培養的另一個興趣,在那個有暗房的時代,能沖洗自己拍攝的黑白照片,真是酷到不行,但口袋也需要有些深度,與現在毫無限制隨手可拍的情境比較,真有天壤之別。這三個社團中,我投入最多時間與心力的是俗稱八魚社的䲜䲜社。這是由一群對魚及水感興趣的學生所組成,透過戶外活動的舉辦接近水,到處釣魚,學習養魚,也玩帆船。我們週間每天中午都會在普十三教室聚會,聊天打屁吃便當,吹噓哪次沒釣起來的魚有多大。在䲜䲜社,我有幸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到溪邊、海邊、池塘邊釣魚。䲜䲜社不是一個大社團,靠著共同的興趣及打屁的功夫,將社員凝聚在一起,幹部中更是人才輩出,有人會鑽木取火、野外求生,也有人會土木工程,一起動手搭建學生活動中心䲜䲜池的濾水工程,令人萬分佩服。另外,很有趣的是在䲜䲜社由於曾經有學長追求學妹不成而將學妹嚇跑,因此我們曾訂過一個社規,不准幹部追求女社員。規定雖是如此,但我發現後來前後屆的社員修成正果結為連理的不下六對,也包含我自己,可見這個社團聯誼的功能有多強。䲜䲜社的各項活動中,七美漁村服務隊(後來獨立成為一個服務性社團)是我大一開始就參加的活動,大學期間共到過七美三次。這個活動讓我愛上漁村的純樸,有機會學習如何與人合作,認識與幫助不同社會背景的人,但服務過程與其說是服務了民眾或學童,不如說是在被照顧的過程中學習自我成長,而這份偏鄉情誼,我感念至今,也深深影響了我後來參與的偏鄉教育方案。
1986年與農機系同學拍攝於畢業典禮
1986年與䲜䲜社員及家人攝於畢業典禮
2015年䲜䲜社老骨頭攝於活動中心䲜䲜池旁
在給政大新生的歡迎詞裡,我曾提到大學生活像是一個記憶雕刻機,付出越多,刻畫越深,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起我在臺大四年的學習經驗有感而發。我也期盼所有的臺大學弟妹或政大的同學,能與我一樣幸運,擁有一個豐沃、自由與包容的學習環境,能夠多元探索、盡情體驗,把握在校園裡最精華且純粹的青春時光,經歷一場精采萬分的學習之旅。無論作為學長、師長,我都樂見且會盡力打造這樣的樂土讓教育的良善循環持續下去。
李蔡彥小檔案
臺灣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系畢,後赴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資訊科學系碩士、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研究專長為機器人學、電腦動畫、人工智慧和互動式敘事等。曾任國立政治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資訊科學系主任、教學發展中心主任、主任秘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等職,現兼任中華資訊與科技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曾協助教育部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國中小數位校園計畫、大學程式設計計畫,並主持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等人才培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