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8日教師節,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在林裕彬院長率領下來到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小,位於玉山山腳下,一所美麗的迷你學校,約60名學生來自鄒族與布農族,全臺唯二的原住民雙族語實驗教育小學。當天由楊玉珠主任、文化指導員安美英和全慈豪老師簡報久美國小和臺大實驗林合作的復育原生小米計畫、興建hʉfʉ(赫夫)和小米倉圖書室,以及出版鄒布筆記本totposa ta cou ho sbukuna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大學社會責任)成果。

2024.9.28生農學院林裕彬院長(左4)率同仁至久美國小參訪,於赫夫外合影,其旁著紅上衣為久美國小楊玉珠主任。(提供/臺大實驗林莊傑安)

 

 

復耕小米

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據聯合國分析,小米能抵禦氣候變遷,因為在乾旱地區如西非,小米是當地主要穀物,人們甚至以牛易穀。而小米在臺灣,曾經是原住民主食,各族群並各自發展出獨特的祭儀與文化,如以圍繞小米為祭儀,布農族就有開墾、播種、除疏、驅鳥、授杖、收穫和進倉等多種祭祀。對原住民而言,小米不只是重要糧食,也連結祭儀意義,是維繫原住民文化傳統的象徵。

然而隨著環境與生計方式的變遷,農作逐漸轉為水稻、水果和其他耐旱作物如玉米、花生以及水果等經濟作物,傳統的歲時祭儀也隨之消失。近十多年來,臺灣原住民社會陸續以推動復育小米和重建與小米相關祭典,為復振原住民文化燃起另一把火。久美國小和部落共同推動小米復育,則是臺灣極少數由學校發起的文化復振,而臺大也在這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玉山下的小米田。(提供/久美國小)

 

1975年開始,美國學者Wayne Hazen Fogg針對臺灣的小米做系統性研究,1977年他蒐集了魯凱、排灣、布農、泰雅、達悟等5個族、12個部落的小米攜回美國。2010年,倡議「種源保育」的郭華仁教授發現這批種子,去函詢問美國種原庫,促成小米返臺。這批種子在臺大復育有成,農藝系林彥容教授和生傳系博士生邵恪玄把復育的小米帶回信義,而在玉山山腳下的臺大實驗林和社苗圃和久美國小也都種了從美國回來的小米,還帶動部落族人在自家菜園種起小米。

當天,全慈豪老師簡報,久美國小所在的久美部落有6種原生小米──GanniathGotzegotezKunt’sabisalDavid-ungalAdloDongo hadlad。他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指出,復育小米對SDG2終結飢餓、SDG3健康福祉、SDG4優質教育、SDG8適合工作及經濟成長、SDG11永續城鄉、SDG13氣候行動、SDG15保育陸域生態,以及SDG17多元夥伴關係的促進。聽完三位老師的簡報,林裕彬院長表示,他們為臺大實驗林在久美國小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做了最好的詮釋。

臺大實驗林參與小米復耕,在和社苗圃。(提供/臺大實驗林李佩樺)

 

久美國小師生一起釀酒。(提供/久美國小)

 

赫夫與小米倉圖書室

聽取簡報的地方是在一棟以木、竹、芒草和黃藤構築的干欄式建築,像極了鄒族的會所Kuba,不過不是。因為會所為男性學習文化知識與狩獵、戰鬥訓練的地方,男子限定。這棟很像kuba的建築稱為hʉfʉ(赫夫),「涼亭」的意思。是男女老少都能進入的地方,不分性別、階級和年齡,是一處供所有族人休閒交誼的公共空間。

赫夫,鄒族的涼亭,取材自然,再現鄒族建築美學。(攝影/李順仁)

 

20219月動工,年底即完工,成為了久美國小和久美部落的新地標。由林務局和臺大實驗林提供的建材,使用國產柳杉木材及桂竹,搭配五節芒草屋頂,建築結構以黃藤綑綁,沒用一根釘子或鐵絲。而搭建過程也讓學生參與,如夯土、堆砌火塘、搭梁等,透過共同協作,學生能更深刻體會原住民取之自然的生活智慧與建築美學。

文化指導員安美英表示,這座hʉfʉ如實重現消失了70年的聚會所,傳統建築工法再現,文化得以傳承,意義重大。校方在這棟「大型教具」舉行鄒族團結祭和成年禮,也給布農族學生選擇參與,不只是作為鄒族傳統文化教育場域,更是要創造多元共融的學習環境,凝聚「鄒布永不放手」的新部落精神。

當天我們也走進已完工尚未啟用的「久美小米倉」(已於109日舉行啟用儀式),這是國內首座用國產材打造的學校圖書館,同時達到國產木材推廣教育的意義,由林業署南投分署和臺大實驗林提供巒大杉及臺灣杉為材料,以布農板曆為主題呈現,記錄小米生長的各種知識。取名為「小米倉」,意寓倉內豐收的小米,連結大自然的無窮知識,鼓勵孩子們閱讀,盡情獵取知識。

國內首座用國產材打造的學校圖書館──久美小米倉圖書室。(攝影/林秀美)

 

鄒布筆記本(totposa ta cou ho sbukuna

口傳,是原住民傳承文化的主要方式,所以布農族的「板曆」顯得更特別。不過板曆現身的年代不遠,據說首次出現是在1925年(大正14年)臺灣總督府主辦之「始政三十年紀念台灣產業展覽會」上。不論是否為第一件,研究者認為板曆是出於祭司對文化傳承流失的憂心而作。

久美國小老師們成功將布農族板曆轉化為課程板曆,圖為高掛在校舍牆上的大型板曆。(攝影/李順仁)

 

除了小米倉以板曆為裝修主題,久美國小民族教育課程也以布農族板曆歲時祭儀為時間軸,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對應鄒族文化知識,規劃發展出一套板曆螺旋課程-Mahavun。這套為學生量身訂做的課程板曆,延伸連結文化與生命教育,期望原生文化的陶冶,成為couBunun的孩子面對差異文化碰撞時,最強而有力的防衛力量(引自田春梅校長)。既是量身訂做,就必須能滾動式調整,可以想見20多位老師備課之費心。

讓人好奇的是,布農族的板曆如何對應鄒族文化知識?這就是安美英老師寫這本《鄒布筆記本》的動力。她說從2018年開始參與久美國小的實驗課程以來,最讓她眼睛為之一亮的就是布農族板曆,心想若鄒族也有這樣的農事紀錄該有多好。經過五年田調,終於完成對應布農板曆的luhtu鄒族楓曆,並得到臺大實驗林支持與推動,於2024年出版了這本書。

 

《鄒布筆記本》,安美英老師等人為「一起憶啟久美~」而作。

 

找回自己的文化,還要把鄒族智慧建構成學生能帶得走的能力。圖為安美英老師所設計之鄒族楓曆。

 

一起憶啟分享

久美部落原名mamahavana,意思是食物豐足之地。鄒族傳說中,族人從玉山下來後各自找尋安居而形成特富野大社,後因為家族中的兩名獵人復仇,與小矮人爭戰獲勝而建立luhtu(魯富圖)大社。而Mahavun則是布農族語,出自mamahavana的口語化。被喻為「玉山守護者」的布農族是在日本時代被迫遷移至此,據說祖先攜家帶眷、背負沉重的家當來到久美,卻得到鄒族人的接納與分享,如同家人般溫暖。所以老人家總是叮嚀後輩要心懷感恩,也常自稱是一半鄒族人。

好美的故事,有血有淚更有愛。這裡真是個流奶與蜜之地,不同族群先後遷入,在此交會孕育出多元而豐富的文化,成為名符其實永久美麗的地方。臺灣大學因政權轉移、承繼管理權責,期能和山林的子民共同致力於生態保護和地方發展,深化原住民文化保存與生態永續發展的連結與內涵,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久美的兒童圖像──玉山魂&世界觀+科學眼&人文情+實踐力&反思心。(提供/久美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