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財務管理處成立於2007年,成立目的在募集校務基金,以健全財務支持校務發展。今年2月上任的黃國晉財務長進一步將財務處定位為永續投資與捐贈之管理單位,以進行多元投資及籌措外部資源為兩大方向。本期為您說明創校百年願景基金、百歲紀念館等迎接臺大百年計畫。

明年,臺灣開徵碳費。為減緩氣候變遷,淨零碳排是各國共識。積極的做法是提高自然碳匯,其中土壤碳匯規模龐大,而被列入臺灣邁向2050淨零路徑的十二大戰略之一。許正一教授主張於農田土壤增碳,因農業土壤佔全球面積約60%,效益較高,並分享其土壤碳匯方法學經驗,找尋低成本且快速量測的方法。然在金融之外,作為研究者,他更希望是為追求人類共同福祉的立場推動碳匯。所以,臺灣在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立法時納入公正轉型,期顧及社會平等、勞工及其他弱勢族群。請看林春元教授談法律在淨零公正轉型的路徑上要如何扮演積極角色,建立推動機制。

每年校慶製作特別專題「我的青春紀事」。今年邀請郭珠美、陳青周、李蔡彥、楊立偉、謝彥安和李明洳來分享。郭美珠如願進入她嚮往的臺大,在1960年代戒嚴的氛圍下浸淫於文學當中,細數葉慶炳、臺靜農、王文興等老師帶給學生燦爛陽光的四年。進入藥學系就讀並在母系服務的陳青周與藥學系一同成長,邁向下一個百年,而宿舍生活與來自不同科系同學的朝夕相處是特別懷念的日子。

現任政大校長的李蔡彥畢業自農機系,一個要學習黑手工作的科系。加上多元的社團活動,讓他深刻體會到大學生活像是一個記憶雕刻機,付出越多,刻劃越深。資管系第二屆的楊立偉也同樣在資管營深刻體驗到做中學的好處,打工實習還能接案子,驅策動他創業並在母系兼任教職貢獻傳承。而謝彥安從土木到生命科學再到醫工所,又跨足成為法律人和碳管師,他將學習視為一種信念,人生不設限。以法律人投身社會工作的李明洳也是踐實制度改善,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它們每個人在臺大的青春紀事都精彩萬分。

詹琪芬說,人的未來不僅僅屬於自己,也屬於土地和所有的生命。生命或許是獨立存在,但也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有共同體的連結。琪芬從主婦聯盟出發,自組共讀共購共學共耕共識社團,她代表的是一群母親為共同想要的未來付出半生努力。

科技的快速發展引發資安疑慮,張慶瑞教授從東西方古今密碼學的變化作比較探討加密體系的可能發展,也分享了他對中文加密方式研究的卓出心得。

「牧風會」是臺北帝大農業土木科系友會。昭和17年畢業的毛利基宏敘述了帝大和臺大的農工系如何透過系友會展開交流,並略述當時農工因招生不易而降為專攻的典故。

年金改革關係著退休老後的生活保障,各國的改革趨勢為何?臺灣要採取哪種制度較合乎公正?請看楊雅惠的分析和建言。

臺大實驗林多年來和南投信義鄉久美國小合作致力於原住民文化保存和生態永續發展,先後進行小米復耕、小米倉和傳統建築「赫夫」興建,以及鄒布生活曆書出版等,展現一定成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請看<玉山下的米小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