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37期 2021-09

COVID-19的病毒不斷突變,對人類生命造成的威脅更甚,催促著疫苗的研發必須因應調整。(取自https://unsplash.com/photos/rnr8D3FNUNY)
-
校務報報 臺大幕僚單位:秘書室 王根樹 秘書室是一個幕僚單位,因為業務屬性的關係,與校內師生直接接觸的機會不像各學院及教務、總務、學務等業務處頻繁,因此對於校內師生來講是一個較為不熟悉的單位。
-
研究發展~疫苗研究 疫情之下談疫苗的過去與未來 呂俊毅 人類必須充分應用科學,包括基礎與臨床醫學的知識及技術,研發新的疫苗讓人類用以控制疫情。
-
研究發展~疫苗研究 COVID-19疫苗對抗變種病毒--現況與未來應變之策略 陳慧文 在此藉由科學的實驗佐證,整理目前主流疫苗對於各種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保護效力,以及未來研發對抗變種病毒疫苗之分析與探討。
-
校園新鮮師 疫情下大學教師的教學挑戰與反思 陳毓文 當環境「逼迫」我們學習時,這個被迫學習的經驗反而成為我教學生涯中一段重新成為「學生」的美好經驗。
-
校園新鮮師 白色巨塔中的教與學心路歷程 黃楚珺 在思索自身其實不算長久的教學經驗之前,先從自己過往在漫漫醫療長路上的學習歷程開始回憶吧。
-
校園新鮮師 跨域共教共學共研 林晉玄 老師本身努力跨域學習自己不懂的事物,跳脫舒適圈,是最實際的方法鼓勵同學一起共教共學共研。
-
校園新鮮師 從單兵作戰到團隊力的打造 徐丞志 當初那個選擇以化學系作為唯一志願的我總是會跑出來,說服那個糊里糊塗當了老師的我,大學校園內的學術工作還是有他吸引人的點。
-
校園新鮮師 傑出老師的老師們──九0年代臺大歷史系臺灣史課程憶往 李文良 如今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除了感念師長前輩,還應惕勵未來。我想,臺灣史能成為學院內的獨立學科,其實跟我學生時代那一波的政治民主化息息關係。
-
校園新鮮師 畢生志業追求:助人的教育工作者 陳世芳 大學的活動很多,有課外的社團義工服務、有實驗室的專題研究,現在回想起來,這兩方面的學習都潛移默化地形塑著我對未來的規劃。
-
李弘祺專欄 紀念余英時:淺談余先生的治學方法 李弘祺
-
迎向臺大百年 臺北帝大時期的植物學教學小誌 胡哲明 臺大的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在立校之初成立了文政學部和理農學部,可想而知,在教學規劃上和農學密切相關的植物學必然是其中的重點。
-
法律與生活 從夫妻共買房屋淺談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之方式 周依潔 只要房屋只登記在夫或妻其中一人名下,對於另一個出錢的人就會有風險,感情好的時候或許沒問題,但感情不好甚至要離婚時,房屋該如何分配?
-
保健天地 MAC Ward:COVID-19疫情下之醫院設計新概念 江清泉 在輔大醫院、臺灣設計研究院以及小智研發公司的共同腦力激盪下,提出了可轉換模組病房的概念並命名為MAC 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