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78期 2011-11

志雄單車店
文/莊雪菱
圖/潘佳昀
腳踏車是許多臺大人的共通回憶,目前坐落在小福旁的臺大志雄單車店,是臺大校內唯一一家腳踏車店。腳踏車店提供的服務包括修車、賣車和租車,也提供自助式免費打氣與上油服務。臺大教職員工生都能享受優惠。
店長陳振海先生表示,早期校內提供教職員工生腳踏車維修服務的都是學校工友。8年多前,學校首度公開招標校外廠商進駐,目前接手的是第二家。陳店長則是從第一家廠商開始服務至今。
腳踏車若只是做基本調整,大多未收費,可說是半營業半服務性質的店家。身為馬來西亞華僑的陳店長覺得在校園內面對的人群較為單純,環境也還不錯,工作起來相當愉快,不知不覺當中就在臺大待了9年,為無數臺大師生修理各種單車的疑難雜症。
-
校長開講 認識十大基本素養,主動學習 李嗣涔 各位臺大新鮮人: 首先我要以臺大大家長的身分歡迎大家,恭喜大家通過激烈的競爭進入臺大,成為臺大人。
-
研究發展~新農業 養殖池清淤技術——用工程創意突破養殖瓶頸 朱元南 我由臺大農工系機械組畢業,大學訓練著重於農業機械,從未接觸過水產養殖。
-
我的青春紀事 臺大的味道~書香‧花香‧雞排香 王書強 冷冽北風撫曳著大道上的椰林。
-
我的青春紀事 醫心傳福音 高芷華 我在香港出生,因為母親是一位老師,所以我從小就想當老師,直至小六的時候,有一天我的班級導師抱怨自己生病卻找不到好的女醫師,當時的我心裡想:「就讓我當一位好的女醫師給您看!」在一瞬間,我的志願從當老師變成當醫師。
-
我的青春紀事 樂活人生~「進化」勝於「演化」 洪友崙 嚮往進入臺大學府肯定是多數年輕學子的目標,哪怕只是間接關係都覺得是一種殊榮。
-
我的青春紀事 敬天愛人~記我短暫的醫師生涯 林秀美 我是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第一屆畢業生,1937年畢業,迄今已64年。
-
吳誠文專欄 東方之聲 吳誠文 為什麼心裡頭會癢癢的,老是覺得像有一件任務還沒有履行?
-
吳東傑專欄 另類諾貝爾獎與另類發展 吳東傑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在10月陸續公布,最引人注目的是3位女性共同獲得和平獎,而且最年輕者僅32歲。
-
特稿 迎接生命的一雙手——謝豐舟教授回顧展 出身於一個醫學世界,祖父是臺灣第一位外科醫生,父親是婦產科名醫,經歷國家從威權到民主的轉變,參與現代醫學科技的起飛,體驗電腦網路世界的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謝豐舟教授走過了40年的醫療教育、研究與藝術的生涯。
-
校友情與事 我們的歌 宋久瑩 一個仲夏的夜晚,我出席了一場難忘的音樂之夜。
-
校友情與事 三維電腦的領航者:電機系胡正明教授的創新之路 林秀美 2011年5月4日,英特爾電腦公司宣布研發出使用三維三閘(Tri-Gate)電晶體的處理器,這項創舉將成功為電腦系統提升37%的效能,並且能節省50%的耗電量,而這項引領電腦從二維進入三維新時代的關鍵來自臺大電機學系校友胡正明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1999所研發的三維電晶體「FinFET」。
-
校友情與事 《現代文學》話當年:外文系系友日 林秀美 外文系畢業50年的系友於10月22日回母校重聚,外文系也於當天借文學院場地舉行「系友日」,歡迎在1961至2002年間畢業系友回娘家,溫馨話當年。
-
椰林風情~人文篇 「臺灣低音提琴之父」計大偉與臺大海天、純誼合唱團之音緣 計安邦 旅美音樂教育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改制創校元老;先父計大偉教授獻身臺灣音樂教育工作50年,從交響樂團演出、基礎教學、空中廣播、作曲編曲、合唱指揮、初高中及大專教科書編輯、口琴演出協奏、音樂期刊編輯、乃至電影藝術配樂、國軍藝宣文康、救國團青年活動等無役不與。
-
保健天地 腹痛知多少 吳明賢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是人體最重要的五種感覺,但除此之外,尚有所謂的第六感-痛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