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50期 2007-03

鳳頭蒼鷹育雛。(攝影/周大慶)
-
校長開講 建立學費調整機制 支持大學健全發展 李嗣涔 建立一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學雜費彈性調整機制,不只在解決各大學的財務缺口,實為大學健全發展之長遠考量。
-
特稿~校園短波 與母校共同走過五十年:陳前校長維昭教授榮退茶會暨新書發表會紀實 林秀美 1月27日下午在臺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300位高教界人士齊聚一堂,為本校前校長陳維昭教授榮退暨新書發表會獻上祝福與敬意,
-
特稿~校園短波 開啟政府與學術合作共同防疫新紀元:衛生署與臺灣大學共同簽署「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合作協議」 侯勝茂 衛生署侯勝茂署長代表與臺灣大學李校長嗣涔於2月6日共同簽署「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合作協議」,開啟了政府機關與學術單位攜手合作之新紀元。
-
院長專訪 與師生共同追高拔尖──生命科學院羅竹芳院長專訪 何韋進 國立臺灣大學於民國92年整合各相關系所,而成立第十一個學院──生命科學院。
-
研究發展 臺灣醫療糾紛問題的發展新趨勢 王皇玉 在我國,一件醫療糾紛的發生,醫師面臨到的法律問題是多面向的,除了行政管制上的各種懲處措施、民事損害賠償問題之外,對醫師而言,最無法忍受的應該是面臨刑事追訴、審判與制裁的困擾。
-
歷史的腳蹤 臺灣兒童健康的政策演進:半世紀的軌跡與未來展望 吳君黎 兒童健康是當前全球最受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這不僅在於保障兒童生存與發展的健康人權、重視國際間日益擴大的兒童健康差距,也是愈加認知到早期健康及環境對成人健康的影響。
-
椰林風情 栽種藝文的花朵 洪淑苓 經過一年來的拓展,藝文活動推展工作室在95年度總共舉辦了114場全校性的藝文活動,
-
椰林風情~鳥篇 臺大校園賞鳥Ⅲ:鷹與鳩 周大慶 鷹類通常擁有極強的領域性,加上習性兇悍且位居食物鏈高層,因此族群密度較低,鳳頭蒼鷹為標準的機會主義者,
-
黎兒專欄 少子化社會的大學何去何從?──盛產美女與巨象化的東京大學 劉黎兒 日本從2005年開始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變成人口減少國家了,少子化進行越來越加速,直接影響最大的還是「學問之府」的大學吧!
-
法律與生活 子女爭奪戰──談子女監護權 尤美女 一個國家是否文明,完全看這個國家如何對待婦女與兒童,我國號稱是一個人權立國和民主國家,但是一連串的兒童虐待事件,令人慘不忍睹。
-
老臺大人 臺灣魚類分類研究的泰斗──沈世傑教授專訪 林秀美 徐教授專長寄生蟲學,對血絲蟲病(一般稱作“大肚子病”)鑽研頗深,
-
老臺大人 千山獨行:專訪公衛學院前院長林瑞雄教授(下) 林宜平 林教授撰寫的<流行病學者與SARS>刊登《中國時報》,同一天林教授也接受衛生署的委派,不顧太太的反對,至香港深入瞭解淘大社區的疫情。
-
我的青春紀事 找回青春記憶──尋覓椰林大道點點滴滴 陳碧蓉 時光流逝,記憶猶存,回憶像投影圖像,慢慢拼湊起來。我在臺大接受高等教育的薰陶,是我人生過程最重要的一環,最有意義的時光。
-
校友專訪 致力推動綠生活,為您打造無毒的家──永昇圃總經理林碧霞女士專訪 林秀美 清一色的「黑長褲、白上衣」打扮,「如果有不同學院學生合班上課,穿著最土的那一撮人一定是園藝系。
-
保健天地 談頭髮的老化問題 蔡呈芳 雖然在醫學傳統上頭髮被視為一種退化痕跡,但在文學、詩歌、藝術中,卻不乏對頭髮的歌頌。頭髮對多數人的意義,是美的象徵,也是年輕、健康的標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