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校園一角
小小的湖邊一景
是沒有錯過的春天

夏天來了
春天的雨還下著
春天的綠是沒有錯過的
笑聲

春天剛來的時候
不敢有太多感覺
萬物正甦醒時
卻只希望
有一個明天可以相見

明天是此生與你的約定
風吹著,雨下著
萬物在自己的季節裡

明天是開朗的新開始
明天  是可以再緊緊
抱你的那一天
即便今天的路漫長  迢遠

明天來了。
夏天繼續下春天的雨
初夏一大片風中的綠
提醒春天  還沒完成的
擁抱

夏天努力重新拼圖春天
撿拾一塊一塊壓抑住的心情
沒一起撿回的是
不曾伸手拭淚的手勢

每當今天走向明天
都感到     
那個沒做出的手勢
會隱隱作痛
在沒有錯過的春綠裡
隱隱  作痛

(寫於2020/05/24)

花亦芬小檔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譯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2007 出版,2013 修訂二版)。專書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2006)、《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2008)、《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2016)、《像海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2017),以及論文近三十篇。

圖說:
圖1:醉月湖邊。花亦芬攝(2020/05/20, 16:35 pm)
圖2:空無一人的椰林大道。花亦芬攝(2020/04/03, 14:0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