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臺大醫學院第二所附設醫院──癌醫中心醫院(簡稱癌醫)試營運,2019年7月4日起開放門診掛號。癌醫位於原臺大醫院公館院區舊址,地上14層、地下4層,有500床病床,導入定位系統、無紙化流程、複合式手術房、智慧藥櫃、化療機器手臂等建置,這是座全國乃至全世界最智慧的醫院之一。

癌醫成立緣起

臺大醫院於1993年成立了腫瘤醫學部,以因應癌症病人的快速增加,惟經過最近十多年的發展,臺大醫院不論在病房、門診還是研究室,每個角落都塞滿了人,能分配給腫瘤病房的空間嚴重不足,有一些病人在90年代初期甚至是站著做化療的。有鑑於此,林芳郁院長認為亟需另建一棟癌症大樓,而在2004年展開規劃,並籌措了30億元,三年後設計圖完成。2007年因緣際會,我向郭台銘先生提及此事,他認為非常有意義,表示要捐出一百億元,蓋一間更大、更好的醫院,於是重新規劃,期間經過風風雨雨,十幾年後終於有了現在的癌醫中心醫院。

癌醫是臺大醫學院第二個附設醫院,樹立了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新典範。全新而寬敞的空間,解決了在總院空間侷促的問題,但並沒有與總院切割,因為還是由同一個醫療團隊一起服務病人,而且總院做不到的,在癌醫可以做到;總院做得到的,兩院的合作可以做得更好。

療癒的醫療服務

走進癌醫,大廳寬敞明亮,陽光由葉脈的天窗流瀉而下,溫暖人心,「希望光塔」投射出滿滿的正能量。而這一片綠葉,是臺大癌醫的院徽,象徵新生命的茁壯。站在入口處,遠端的綠樹(臺大男生宿舍)隨即映入眼簾,這個仿教堂的通透落地窗是我與潘冀先生的共同設計。潘冀先生是教徒而我不是,但我認為很好,因為教堂建築本身就具有療癒人心的效果,能讓人心情平靜。

現代化醫院必備條件是高科技智慧,癌醫不僅完全具備而且很人性化,如初診中心。初診通常要填寫很多資料,病人可能也不清楚要看哪一科,在初診中心能得到專人協助,降低莫名的焦慮。我們還有一個全世界最好的癌症資源中心,有圖書室、諮商室、祈禱室、瑜伽教室和各種課程;在這裡,可以和家屬討論、和其他病友交流,或者就是一個人靜靜地思考、沉澱。癌症治療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化療過程有時非常難受,還要面對死亡的恐懼,不是醫生開藥就能解決,需要很多醫學以外的支持,因此我們希望做到全世界最好。我到過全世界很多醫院,沒看到有幾家能像癌醫提供病友如此全方位的身心靈照護。

此外,我們也希望能將工作環境升級,目前正在規劃一個讓醫護同仁可以放鬆的空間。一般醫院的空間太過侷促,讓人容易緊張、煩躁,更沒機會交流,但工作環境中最重要的不是硬體設備,而是人際關係。促進同仁的人際交往不但可以凝聚團隊默契,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在服務病人、學術研究上都可以有更優質的呈現。

貼心的綠色通道

很多人不知道,癌醫就在臺大校園裡。這塊地早期為軍方所借用,是校方從國防部取回的校產,和校總區隔了一條基隆路,從學校的保健中心走到癌醫只要8分鐘。日前保健中心主任來洽談合作,因師生如要做健檢、斷層或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到總院排檢要等二~四個月或更久。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綠色通道」,可直接為本校教職員生和直系長輩做檢查。一般人或許以為癌醫只看癌症,其實本院門診還有一般內科、一般外科、婦科等等,因為癌症病人可能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要治療,所以腫瘤以外的科別我們也都盡力做到位。以婦女門診為例,在婦女門診不會看到醫護以外的男性,可以很自在地穿著醫院提供的袍子做檢查、看診,女性病人的隱私在這裡能得到完全的保護。

臺大醫院是臺灣第一個成立腫瘤醫學部的醫院,也是目前最成功的,關鍵在於臺大有其他醫院所缺少的「心理條件」。我學成回國時才36歲,不是教職醫師,而當時的總院院長、醫學院院長竟責成我籌辦腫瘤部的大任,這不是常見的事。臺大醫師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雖然我還很年輕,但大家尊重專業,願意傾聽,尤其是內科部、外科部都是大科,病人最多,在了解腫瘤部的業務以後,他們知道這樣做對病人比較好,所以他們都很快就把病人轉到腫瘤部來。大家以理性、把事情做好為原則,能以病人為中心作考量。要培養這樣的心理素質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學術價值」。臺大醫院大部分醫師看重的,七成是學術成就,金錢收入只佔三成,所以即使可以領三倍薪,很多人寧願一輩子在臺大做學術研究,因為賺錢是一時的,而學術成就是永遠不可替代的,能夠在醫界、在歷史上留名。也就是:既然腫瘤部能夠幫忙分攤照顧病人的工作,把病人處理的更好,那就有更多時間做研究,何樂而不為?

在腫瘤部成立之初還沒有自己的病房時,我已在全院其它各部的病房負責幫忙照顧四十多位病人,後來有了第一間病房,陸陸續續又增加到五個,在臺大病房增加這麼快的只有腫瘤科。由於病人數一直在增加,所以在2004年敲定要蓋新大樓,當時規劃170床,而現在的癌醫有500床。500床在臺灣當然不是大醫院,但對癌症中心來說已經很大了,美國最大的癌症中心MD Anderson才600床。過去臺灣很多癌症病人會遠赴MD Anderson就診,相信以後不需要特地跑到美國去看病,我們會提供比MD Anderson更好的醫療,不但不花大錢,還能享受到更有人情味的服務。

華人第一的癌醫

癌醫是滿載「慈善」心意而興建的醫院。臺灣的社會力被公認是全世界最有力道的,每次災難過後大家總是不遺餘力地捐款,只是不知道錢是否真的用在需要的人身上。要讓捐款產生最大價值,募款單位必須有絕對的公信力,而臺大絕對是臺灣最具公信力的醫院之一,我們一定會達成捐贈者的心願,讓捐款幫助到該幫助的人,還能進一步支持臺大的教學和研究,以培養更多好醫生。

去年(2019),多個美國大學的醫學院院長、醫院院長參訪過後,看到我們「華人第一、世界一流」的口號,就說我們太客氣了,臺大癌醫怎麼看都是世界第一。我們會朝著讓所有人都認同癌醫是世界第一的方向努力,透過雙月刊希望讓校友們知道臺大有一座全新的癌醫中心醫院,而且是這麼棒的一家醫院,如果有需要,綠色通道的服務同樣開放給校友和家屬,也歡迎校友前來癌醫參訪,讓我們為您安排。(聯絡方法:馬羽儀小姐,電話2322-0322#37051,E-mail:A00256@ntucc.gov.tw。)(採訪整理/林秀美、陳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