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修補術的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觀點省思歷史上陶瓷修補術

以濕潤的黏土塑形,過火加熱燒結,是人類將柔軟的黏土經由化學變化轉變成堅固陶器的重要發明。陶器沒有單一的起源,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古代住民都懂得製作陶器。從考古學資料看來,易碎的陶器不符合純粹遊牧民族的經濟效益,所以多是在人類定居生活後始普遍製作,也因此被視為是仰賴狩獵、漁撈或植物採集營生的舊石器時代,進入到以農業、畜牧為定居生計的新石器時代的標記之一。

《陶瓷修補術的文化史》一書從梳理歷史上幾個特定區域補修技藝的具體內涵,進入省思其於文化史上的位置。既觀察了清代宮廷陶瓷修補改裝情況,以及乾隆皇帝對於缺損陶瓷的對應態度和補修理念,也討論了17、18世紀歐洲人針對中國陶瓷的金工鑲飾和改裝。在廣泛蒐集亞洲和歐洲鋦釘補修術案例的基礎之上,也對區域間影響交流的可能途徑作評估。並討論日本史上所謂呼繼、燒繼和金繕技藝的源流及其對殘缺美的賞鑑風情。

本書作者謝明良為日本成城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現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臺大講座、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著有《六朝陶瓷論集》、《中國陶瓷史論集》、《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陶瓷手記2──亞洲視野下的中國陶瓷文化史》、《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以及《陶瓷手記3》等專書。

圖說:
圖1:街頭鋦瓷人正以弓鑽鐫孔。左側工具箱側則懸掛舞鑽。20世紀初期。
圖2書封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一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一樓(1008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二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三~星期一9:00~17:00、週二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