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8)年3月,在椰林大道底的總圖書館一隅,出現一個窗明几淨的舒適空間「臺大校友中心」,這是楊泮池前校長為校友們精心設計規劃的空間。
校友中心?校友會?
楊前校長非常重視校友服務,因此擴編校友聯絡室為校友中心,同時聘請我為首任校友中心執行長,期許校友中心能與校友保持緊密聯繫,加強校友與母校之間的連結,提供校友更多元貼心的服務。不僅如此,楊前校長並於總圖一樓開闢一個專屬校友服務的優雅舒適空間,希望來到校友中心的校友們都有回家的感覺,也讓重返母校成為愉快經驗。
接任校友中心執行長後,常遇到校友的困惑眼神:「校友中心?是校友會嗎?」校友中心與校友會最大的不同在於,校友中心是臺大內部單位,成立於2016年,前身為校友聯絡室,以服務校友為宗旨,也是校友與母校間的溝通橋樑。而海內外校友會則是由校友們自行組成的社團法人,以校友之間互相交流聯誼為目的。
臺大重聚 十年有成
校友中心的服務內容包羅萬象,與校友們最直接相關的就是全屆校友重聚活動。
最早的臺大全屆三十重聚,可回溯至1972畢業校友在2002年首先舉辦,可惜沒有傳承無法延續。直到2007年,1977畢業電機系學長發起電機系同學慶祝畢業三十週年,1979畢業商學系林莉學姐(現為校友中心顧問)得知後,建議辦理全屆三十重聚,並開始努力聯絡邀約各系學長姐。這個想法得到許多校友回響,也受到當時校長李嗣涔鼓勵。從9月開始籌備,短短三個月後,首屆由母校協辦的臺大三十重聚於12月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257位校友出席,並於結束前安排了傳承儀式,賦予接棒的意義,從此臺大開始了三十重聚的傳統。
2011年,林莉學姐認為時機成熟,開始鼓吹1971畢業四十重聚,之前錯過三十重聚的1976畢業學長姐不想再等5年,表達了同場舉辦三五重聚的意願。在李嗣涔前校長的支持下,這場在臺大綜合體育館舉辦的40+35重聚,共有877位校友出席。
三十重聚與四十重聚一向由校友主辦,母校協辦。楊泮池前校長上任後,十分肯定其重要性,並決定由校方主辦五十重聚,邀請畢業50年的校友們返校。當時我以1984畢業三十重聚總召身分,與林莉學姐共同傳授重聚經驗並參與協助。2015年3月杜鵑花節,在楊前校長的全力支持下,臺大有了第一次五十重聚,陳維昭前校長正好畢業五十年,成為理所當然的榮譽總召。
因為專業研修的特殊性,每年重聚都有非四年制的醫學、牙醫、獸醫等科系校友,不知該與一起入學還是一同畢業的校友歡慶重聚。考量就學時相處時間長短,2016年楊泮池前校長決定以同年入學取代同年畢業為邀請對象,並以身作則號召1979醫學系畢業同學踴躍參加B61(民國61年入學)四十重聚,定調凡校友重聚以同榜入學為原則,從此校友重聚以學號為認定標準。
B41經濟系的孫震前校長2016年畢業60年,非常希望不當貴賓,而是以值年校友身分出席重聚。校友中心於是主辦了迄今唯一一次的全屆六十重聚,並找出民國41年臺大榜單作為拍照背板,讓出席校友一同照相留影,場面溫馨感人。
2017年,首屆臺大三十重聚B62學長姐舉辦盛大的四十重聚,林莉學姐當場激動落淚。十年之間,臺大重聚已經永續傳承成為傳統。如今臺大每年都有三十重聚、四十重聚、五十重聚,校友口耳相傳,每場出席人數少則800多人,多可達1300多人。母校年年歡迎輪到當主角的值年校友回娘家,這實在要感謝「重聚之母」林莉學姐十年前埋下的種子,以及歷屆各系聯絡人展現的團結力量。
呼朋引伴一起來 錯過一次再等十年
每次談到重聚,總有校友回應:「自己班上每年聚會好幾次,這種全屆的大拜拜沒興趣參加。」這可就大錯特錯!因為只有在全屆重聚,當年大學時代玩社團、泡舞會、同住寢室、一起修課、追人的、被追的、舊愛新歡……全部同時出現,更別說許許多多的小學、初中、高中同學。這種熱鬧壯觀的震撼場景,沒有親身經歷絕對難以想像。
臺大重聚的最大特色在於「校友參與,共同舉辦」。重聚之初首要工作先建立各系聯絡人網絡,透過各系聯絡人的串聯,一起找回失聯校友。在尋找失聯校友的過程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各系聯絡人需要互通有無。有時在一個系失聯的同學,與另一系同學為多年知交;或是在一個系失聯多年的校友,居然是另一系報名校友的眷屬。常常是驀然回首,那人竟在燈火闌珊處。另拜科技之賜,現在找人往往上網google一下,就有許多資料出現。只要有福爾摩斯的偵探精神,細細追查,眾志成城下總能突破尋人瓶頸。
不同世代的校友重聚,也會有不一樣的場景。五十重聚的校友們畢業於「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年代,大多數已於海外落地生根,甚至數十年不曾重返母校。為了參加五十重聚,不遠千里而來。當許多50年不見的同學再聚一堂,銀幕上播放由大學時期照片組成的影片,現場放送50年前的流行老歌,瞬間時光凍結,所有的青春記憶湧上心頭,充滿驚喜又溫馨的氣氛。
每屆重聚的表演節目,也因各屆組成校友不同而各有特色。2016年B61四十重聚時,特別規劃了一個重聚快閃,把當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變成快閃組曲,動員50餘位同學熱熱鬧鬧集訓3個多月,還預先製作有歌詞的播放影片。到了當天,霎時重聚現場變成超級大的卡拉OK,千餘校友一起高聲歡唱,手舞足蹈開心至極。
老同學新朋友 攜手人生下半場
老同學的重聚不只是一時的火花,更在未來的人生路上結伴同行。長達一年的重聚籌備期間,同學們自發性的組織各項表演活動,參加者都是素人,卻練出了專業的水準。一個晚上的熱鬧過了,沒有人捨得離開。
B71三十重聚過後,成立了「初心關懷協會」,因緣際會凝聚在一起而成為莫逆之交的老同學新朋友,不願就此打住,分別以不同形式繼續交流。校友們就像大學時期一樣,重新發起各式各樣的興趣社團,熱熱鬧鬧持續進行。有些延續了先前的表演練習或出遊活動,例如舞蹈社、太極社、鐵馬社、慢跑社;也有不少新的點子,像是品酒社、花草社及書法社。舞蹈社自己關著門練舞不過癮,乾脆成立「臺大追夢舞團」,歡迎上下屆愛跳舞的校友加入,並每年更新節目練習新舞碼,在五十重聚時登台表演給學長姐看。這些社團不僅讓校友們好像回到當年大學繽紛多彩生活,還持續關心回饋社會,把臺大重聚帶入另一層次。同是B71的郭大維代理校長常常開心的說:「三十重聚之後,人生變得不一樣。」
校友重聚以「盡一年時間找尋,享一生時間相聚」總結,透過共同籌辦的過程,深化當屆同學間、校友與母校間的合作情感,更能凝聚臺大人的向心力。相聚不只是一天,更重要的是透過聯繫網絡,將校友緊緊相連,讓臺大與老同學都成為人生路上的重要夥伴。
九十校慶 祝臺大生日快樂
介紹了這麼多校友重聚,是否讓您心癢難耐?
參加過重聚的您,是否常常懷念上次老同學歡聚的熱鬧?
沒參加過重聚的您,是否也想體驗相隔數十載未見帶來的驚喜?
今年臺大九十週年校慶,各項慶祝活動已陸續展開,11/14晚上校慶酒會,11/15早上慶祝大會、晚上校慶餐會。我們誠摯邀請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回到母校來看看,齊祝臺大生日快樂。無論您是否參加過全屆重聚,歡迎您與我們一起回顧臺大九十,攜手創新世紀。
圖說:
圖1:校友中心,今年3月在總圖書館開張。
圖2:每次重聚幾乎上千人,大合照超壯觀。
圖3:三十重聚,社會系團拍。
圖4:四十重聚快閃,大家樂翻了。
圖5:五十重聚,電機系團拍。
圖6:六十重聚,孫校長開心指著榜單自己名字。
圖7:重聚現場,歡笑連連。
圖8:重聚現場,驚喜擁抱。
圖9:當年的吉他社登台演出。
圖10:林莉顧問(右4)、劉寧執行長(右5)與校友中心志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