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會改選

林茂接任台南市校友會理事長 潘金平接任新竹縣校友會理事長

台南市台大校友會於2月選出第10屆理監事,由林茂學長當選理事長,總幹事為蔡文斌,林茂理事長1966年畢業於醫科,省立台南醫院院長退休,現服務於郭綜合醫院。本屆理監事當選名單如下:

理事長:林茂

名譽理事長:林聯輝

常務理事:辛忠道、葉瑞山

理事:嚴俊雄、吳佳成、林永發、黃森川、蔡文斌

常務監事:莊振昌

監事:陳煥禮、陳明義

候補理事:許那美

候補監事:陳國蕙

另外,新竹縣台大校友會於4月召開第3屆會員大會,選出新任理/監事,由潘金平學長當選理事長,總幹事為傅月英,潘金平學長是本校化工碩士(1985),現服務於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本屆理監事當選名單如下:

理事:潘金平、萬象、蘇再、陳文彥、關侃勝、蘇元良、李靜忠、李武昌、高慧君、林主瑤、林文發、魏弘毅、簡卡芬、葉吉田及袁如馨;監事:林毓淳、邱正茂及賴詩文。

 

圖説:

圖1:台南市校友會第10屆理事長林茂,自省立台南醫院院長一職退休,現任郭綜合醫院顧問。(提供 / 林茂)

圖2:新竹縣校友會第3屆理事長潘金平,服務於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 潘金平)

北加州台大校友會三十週年溫馨相聚

文照片提供/王富民

欣逢北加州台大校友會創會30週年,以「30週年溫馨相聚」為主題的「杜鵑花節」於513日在聖荷西的Double Tree Hotel內盛大舉行。而立之年慶祝活動分成二個階段。下午一時開始之「椰林盛會」(園遊會及懷舊影展)及晚上的「杜鵑花之夜」。校長李嗣涔博士特地從台北趕來參加慶祝活動,並在晚宴發表專題演講。

椰林盛會有2010呎高巨大人造椰子樹、720株杜鵑花,重現椰林大道之風采。中央舞台上有室內樂、功夫舞蹈、土風舞、民族舞、太極拳、台大子女橫笛合奏、排舞和時裝秀表演;四周有視聽社、登山社、合唱團、高爾夫球社、崑曲社、橋牌社、話劇社等台大校友社團擺攤。除聯絡校友、展出活動成果外,也招兵買馬,徵收新社員。會場中央也提供各式台灣小吃,包括珍珠奶茶、綠豆凸、蘿蔔絲餅、茶葉蛋、新鮮水果冰沙等。許多校友從事保險、銀行、房地產、財務規劃、創投、高科技產業等,熱心公益,基於回饋社會,特別設立工商諮詢攤位提供免費諮詢。

椰林盛會之另一重頭戲則是「懷舊影像展」。在現場循環放映。影展是由理事廖如圭19763年電機系畢)花費近半年時間,收集到台大攝影社、全球各地校友寄來之照片及影片製作成一珍貴且值得珍藏之DVD。許多校友珍藏的攝於台大校園的舊照片,都是台大歷史變遷的見證。

杜鵑花之夜晚會活動由晚上6時開始,席開56桌,計有500多位校友及眷屬與會。晚會在北加州台大校友合唱團帶領,全體校友齊唱台大校歌聲中展開。會中有國樂演奏、合唱、土風舞、民族舞蹈、專題演講及「30年浮光掠影回顧」,特別走訪30年來歷屆會長及理事長剪輯而成之影片,一起回顧走過的路,並前瞻未來方向。晚宴後有排舞示範及帶動、土風舞同樂、社交舞示範及自由邀舞。晚會至晚上12時結束,校友互道晚安,珍重再見,期待再相聚。

200511月剛接任會長之時,便回台北拜會李嗣涔校長,親自邀請李校長親臨美國舊金山灣區於北加州台大校友會30週年溫馨相聚晚宴上發表演講,感謝校長欣然答應,使得此慶祝活動更深具意義。對於海外校友會而言,再也沒有比邀請母校校長更適合的演講嘉賓了。校長演講主題為「追求卓越,邁向頂尖大學」,為校友簡報了在上海交大全球大學500排行中,居兩岸三地之首台灣大學的今日,並展望台大的明天。校長提到瑠公圳水道將來通到醉月湖的遠景,台大將來也要有劍河倒影的勝景,而且水道要能行獨木舟。講到台大的財政,「國立」大學的龍頭台灣大學從教育部來的錢只有四成,「其實台大簡直已成為私立大學」。校長也提到系所改名加上生物科技相關,排名便一飛沖天。談到台大目前研究在肝病研究、腫瘤轉移機制、基因轉換的魚,螢光豬等皆執世界之牛耳。在SOC晶片系統設計方面,在國際固態電路大會ISSCC上,台大論文多達10篇,超越柏克萊或史丹佛,成為全球第一。校長這番話贏得全場最熱烈的掌聲。

只有台大更好,我們才能更驕傲。台灣大學是最不需要正名的大學,因此,要藉由改名來提升排行似乎是行不通。希望校友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貢獻經驗及智慧,協助台大早日進入世界前一百名大學。現在北加州台大校友會正為校史館主題特展廳募款,集合北加州台大校友之力為母校盡份心力。讓我們不分海內、海外校友,只有對台大共同的愛與關懷,一起凝聚校友向心,協助台大邁向頂尖,追求卓越,教育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的台大人。永遠行「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王富民於史丹佛大學2006.6.15

 

圖説:

圖1:今年100歲錢謙教授(曾任電機系教授)出席杜鵑花節椰林盛會

圖2:李嗣涔校長(中)和北加州台大校友會會長王富民(左)、理事長方玉山(右)共同切下祝福北加州台大校友會30年生日的大蛋糕。

圖3:據說以前這叫傅鐘


台大藥學系第10屆系友畢業四十年分享

I、我們開了畢業四十年同學會

文圖提供 /魏宣章(1966藥學系畢;台大藥學校友會第10屆系友聯絡人)

兩年前,同學見面時談起這件事,十年前有人提議在夏烕夷開同學會,但因大家都不容易把工作挪開而沒辦成。今年,我們終於舉行了畢業四十年同學會。

四十年來同學們散居台、美、加、港、馬、新各地。我們從常有聯絡的人開始,經過如此連鎖性通告,在去年春完成初步工作,於是決定在今年4月聚會。許多同學,特別是定居美國的同學,早早就開始安排為期一、兩週的假期來配合此一盛事。

425日一早,一行人搭乘台北至花蓮的莒光號列車,進行為期四天三夜的旅行。午飯過後抵達兆豐農場就遇到一場大雨,但大雨澆不熄我們重聚的興奮與熱情。次日天氣大好,我們乘車遊覽美麗的花東海岸,當晚入住知本溫泉飯店,隔天走花東縱谷上天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悠然渡過。

旅行中的山珍海味給我們許多驚奇,住宿溫泉飯店讓我們滌清城市生活的污泥,滿是舒服與寧靜感覺。天祥那一晚更使我們回想起大二寒假集體參加中部橫貫公路徒步旅行的豪邁、青春和勇氣。途中我們充分利用每一刻,談論別後人生際遇、家庭生活和工作成就,當然少不了同窗趣事。

隔天返回藥學系,瞭解系裏發展現況並與老師共進午餐。下午也回到校總區回眸滋育我們的椰林大道。

我們約好了兩年後到洛杉磯再聚,然後美東,然後台南、高雄……

 

圖説:

圖1:藥學系第10屆系友畢業40年后重逢,攜手同遊花東。

II、我們又再青春一次

文/劉城高(1966藥學系畢)

427日,大家相聚已整整兩天,車上不斷的談笑聲,將剛見面時的一絲陌生給沖淡了,熟悉的聲音,相同的表情和神似的動作,和四十年前一模一樣。如果這時你囘頭看一看,肯定會認為謝桂榮那平頭上的頭髮,四十年前就是那樣的灰白,或是花白,和少白頭的洪昭雄一樣。絕對不認為如此的,可能只有謝的夫人了。但那又有何妨呢。就算久處孤島的陳淑慧,也漸漸地顯露出昔日的音容。

午飯前,我們六個人興緻勃勃的去騎腳踏車。這時灰色的天空下起雨來,但卻沒能阻擋我們重囘記憶的執著。買了塑料雨衣,脫掉鞋襪,赤著腳,踏上車,歡呼地出發。細細的雨絲飄在臉上,帶來清新濕潤的感覺。瞄著灰濛的天空,擁著自認為只屬於青年的一往直前精神,踏著腳踏車,沒有甚麼思緒,也沒有了時間的概念。好像這幾十年都不曾消耗過你。

到了一個碉堡似建築,停下腳踏車,我們循著水泥梯拾級而上,大家在一水泥平台伸出腳板比美,笑談那隻是羅漢腳,那隻是台灣腳,那隻是大陸腳。怎麼看都不像多了四十年磨損痕跡。回到路面,我們繼續向前騎沒多久,與步行遊園的同學們會合拍團體照。

接著,我們騎上了一條鄉村小道,這時雨停了,推下雨帽,讓頭髮和臉面浸浴在清涼溼潤的空氣裏。此時回頭,看見向下傾斜的幽長小徑,對照反向的溪水,心中發出了欣慰的微笑;寳刀未老。可是看到黃淑蓮嬌喘吁吁,心想:哦!會不會是你從來不曾注意到,她四十年前同樣的嬌嫩模樣。

吃過午飯,坐上遊覽車繼續北行。洪昭雄談了他目前的研究,蔡必勝頗有興緻的提出回應;林慧花分享神給她的啓示;李百齡和彭德滋談論四十年來換來了甚麼。動的變,靜的不變。眼前窗外的景色,不變的持續了幾百年,幾百萬年;窗內的我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開創事業,組織家庭,又生育了下一代,不是不變也得變嗎?現在有些人事業停了,有些還在堅持,可是小孩長大離開了,都早已完成了一個循環。

接著開始用卡拉OK唱起歌來。這可是四十年前沒有的玩意兒。大家搶著唱,盡情的唱,峭壁和激流都擋不住我們的歌聲。歌聲裏沒有一丁點的蒼老,也沒有絲毫的喑啞,有的只是曾經盛開過的全部青春。誰知道張春梅、王錦霞原來是這樣的喜歡唱歌。還不到五點,天已微暗,加上對面峭壁,在車窗硬照出那帶有皺紋的面龐和頂上灰髮,和先前阿魏放出在電腦上的舊照片中的人相比,還有丁點的神似嗎?閉上眼睛,聼著那迴盪在耳邊的清脆歌聲,還有熟悉的談笑聲,怎能不放鬆身心,翺遊在那四十年前,一幕又一幕的人物情境中。

 

圖説:

圖1:學生時代在校園留影。一在行政大樓前(上),一在第一活動中心(下)。

台灣省台大校友會2006春季返校活動記實

文 / 呂村(台灣省台大校友會總幹事) 攝影 / 陳淑玲

325日台灣省台大校友會舉辦校友參與台大杜鵑花節暨校園導覽活動,本會名譽理事長許文政學長(醫學系38,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董事長)、許淑蓮學長(護理系60,輔英科技大學副校長、高雄縣台大校友會常務理事)分別從宜蘭縣及高雄縣趕來與會,熱情份外感人。本會理事長張漢東學長(醫學系48)與大夥兒在校門口合影後,由導覽社許家豪學長(生物機電工程系94,導覽社第一任社長,現任職於母校訪客服務中心)帶領眾人前往第一站「傅園」。

在傅園,賞過穗花棋盤角、銀葉樹、旅人蕉、台灣海棗等植物後,我們在茄苳樹下步道,聽著許學長解說斯年亭、方尖碑和噴水池都是仿古希臘建築型式的建物,此時范豐民學長(電機所71,光譜資訊公司總經理,曾當選創業楷模)問建築興建年代,許學長表示還要查考,凌德麟學長(園藝系45母校名譽教授)回憶41年進台大時就有傅園,表示應是40年左右興建,因傅園旁是女生宿舍,他的夫人周春垣(園藝系48)曾住那兒,約會非常方便。語畢,響起了一陣笑聲。

我們沿著步道欣賞各種植栽,王仁宏學長(法律系51,前高雄大學校長,現任高雄市校友會理事長)說起他擔任母校總務長時,鑑於傅園週遭腳踏車停得凌亂,妨礙人車通行,乃設計停車架,整齊停放腳踏車,並委託植物系教授規劃傅園植栽,將傅園原本公園的樣貌改為植物園景觀。由於前期學長的辛勞,才有今日蓊蓊鬱鬱,值得校友們銘記在心。

來到第二站「椰林大道」,許學長表示台大大門口至椰林大道向左轉折,乃日本人取其「深藏不露、謙沖為懷」之意,凌學長則補充說明有風水上從朝西改為偏南之考量,他也解釋選種大王椰子的理由:大王椰子的生長點在上方,不分支可以長得高聳挺拔,在日治時期,象徵帝國權威,高高在上不可冒犯;但如果大王椰子上方枝芽折損了,大王椰子可能就會死亡。

約莫10點鐘,我們進入第三站「農業陳列館」,館內正展出「三生有幸Enjoy台灣特展」,大夥兒直上2樓觀賞「台大簡介」及「發現台大」影片,後者係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博士(化學系4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鄭端儀同學(雙修電機及資管,曾任跆拳社社長)、周華健學長(數學系,著名藝人)等傑出校友的訪問。

看完影片後,一行人轉往第四站「校史館」(位於舊總圖書館2樓),校史館係前校長陳維昭教授(醫學系53,現任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籌備處主任、台北市校友會理事長)於民國946月間設立。當天張安明學長(圖書館所84)引領我們參觀並解說「舊總圖特色」、「台大精神」、「大事紀要」、「學院榮耀與成就」等展示區,當大夥兒走到「學院榮耀與成就」展示區時,王仁宏學長坐在窗邊半圓形靠椅上,接受劉國紀同學採訪,笑著說他唸的是法律,第一年在校總區時,最喜歡到總圖,因為燈光柔和且桌子有木板相隔,看不到對面的女生,比較能專心唸書。

到了「校園生活」展示區,張安明學長介紹知名校友(如林洋港、連戰)在玻璃櫃內的畢業論文,有些校友俯身仔細觀看,有的坐在椅子上回味學生生活,凌德麟教授則用粉筆在黑板寫上「造園學」三個字,這時突然有人嚷嚷,大家很快地圍了過去,原來玻璃櫃內展示著凌學長當年的准考證及錄取榜單,半世紀前的資料能保存如此完整,的確令人佩服。後來步入放映室,赫然發現凌教授在影片中追述台大校園的造景故事,遂特地請凌學長夫婦在螢幕前合照留念。

離開校史館,校友們信步走到共同教室201休息,一邊享用飯盒,一邊發表感言:張理事長談起當年在台大時,全校只有幾部腳踏車,光為了找教室就非常辛苦;施昭彰學長(園藝所68,德國漢諾威大學園藝學博士,現為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園藝系研究員、台中市校友會總幹事)聲稱台灣的水果有地理、氣候的優勢,他正研究改良高接梨、草莓及枇杷等水果;林雪玉學長(外文系66,文山社大主任秘書)強調她是以回饋社區的心態從事社教工作;許淑蓮學長希望台大校友會有一天能像哈佛校友會一樣,吸引許多傑出校友加入;林東昌學長(法研所68)則感謝任職公務機關時,曾提攜與照顧他的多位台大校友。為了感謝同學們製作影像光碟的辛勞,張漢東理事長代表本會致贈獎勵金新台幣3,000元予導覽社,由社長陳惠文同學代表接受。

飯後繼續參訪行程,抵達第五站「台大農場」,解說志工一一為我們介紹蜜源植物、香草植物、水生植物等,惟天公不作美,導覽未結束即下起傾盆大雨,不得不中斷戶外活動,進入鹿鳴堂劇場時已近4點,此次返校參觀的活動到此結束。

感謝校友們熱烈參與,也感謝母校提供優美的環境及溫馨的招待與協助,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増進與會校友間的情誼並增強校友與母校之互動關係。(文/呂村(台灣省台大校友會總幹事);攝影/陳淑玲)

 

圖説:

圖1:凌德麟教授(右4)的入學准考證及當年錄取榜單,被收入校史室典藏。(攝影/編輯部)

圖2:張漢東理事長代表本會致贈獎勵金新台幣3,000元予導覽社,由社長陳惠文同學代表接受。

圖3:校史館合影,第一排左起:周春垣、凌德麟、施昭彰、杜漢琛、呂村、許淑蓮、王仁宏、張漢東、蘇卿彥及林東昌;第二排左起:林澤榮、張碧惠、陳淑玲、鄭昭義、施志哲及林雪玉。


克洛爾教授百年特展

為紀念克洛爾教授百嵗冥誕,台大物理系訂於今年11月舉辦克洛爾教授紀念特展,地點在台大圖書館1樓多功能展示室,如您有相關圖文資料,歡迎提供給主辦單位。

 

圖説:

圖1:克洛爾教授(右3)與張俊發醫師(右1),楊作霖醫師(右2,楊喜松長兄,1935年台北醫專畢業)、日本人善積貞一(楊喜松就讀公學校時代老師)等人合影,時約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