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自1897年成立台北病院醫學講習所迄今,已歷經109個年頭。本院目前設有教學研究單位(7學系、28學科、20研究所、3研究中心),教學研究行政單位(教務分處、學務分處、共同教育室、研究發展室、醫學資訊組),輔助教學研究之業務單位(院長室、秘書組、人事組、會計組、事務組、圖書分館、實驗動物中心,其中秘書組暫以功能性單位運作),另有附設機構(附設醫院及附設兒童醫院籌備處)及校級卓越醫學研究中心(下設基因體醫學、癌症及感染症等3組)。

本院一直秉持著培養優質醫事人才,授予現代之醫學知識與觀念,以改進人類健康;培養醫學專才及科學家,使之成為醫學及衛生科學師資及研究者及推動生物醫學及衛生科學之研究,以解決本國之衛生問題及增進生物醫學的基本知識等三個教學宗旨,在歷屆之師長及同學的努力下,使本院一直以來都是國內醫學教育之標竿。

僅就本院過去表現、業務現況及未來展望略述如下:

過去表現

一、為配合醫學教育革新,辦理小班教學、教學評鑑、教師研習、醫學教育研究、臨床醫學教育規劃等,以提升醫學教育品質,另辦理教師評估及新聘教師甄選,以期使教師均能適才適所,發揮所長。

二、因應研究計畫,如期完成設置台大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提供核心實驗室供全校研究者使用。

三、提供全院師生網際網路服務、發展遠距教學與會診系統及規劃發展醫學資訊學課程與醫學數位學習系統,進行醫學資訊相關研究,成立醫學資訊研究群,結合醫學院、附設醫院、公共衛生學院與電機資訊學院研究人才,積極發展全國性、前瞻性之醫學資訊研究。

四、於圖書分館內設立多媒體學習中心,滿足讀者使用電子資源之需求;執行醫學圖書館資源共享專案計畫及辦理多場資料庫使用指導課程,促進圖書資料使用效益。

五、配合本校政策,積極參與籌設本校竹北、雲林校區。

業務現況

一、為配合醫學教育革新,辦理大學部通識課程、基礎臨床整合課程、小班教學、教學評鑑、教師研習、臨床醫學教育規劃、醫學生實作(hand-on)學習等,以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為全國最早且唯一通過「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嚴格評鑑之醫學系。

二、落實實習教學,使同學經由作中學,由照顧病人中學習到負責態度及紮實之臨床技能。

三、統籌辦理各項委託、補助及建教合作計畫,運用專款協助新進教師迅速取得經費,俾利及早展開研究工作。另整合院內現有研究資源,附設醫院亦配合設立多個共同研究室,供院區同仁使用,推展研究發展相關業務。

四、每年執行教育部健康醫學網、本校資電中心行動醫院及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等研究計畫,並與國內各大學、工研院、資策會等研究機構及業界透過e-Learninge-Health大型計畫進行合作,參與國際醫學資訊學會、亞太先進網路組織教育工作委員會,世界家庭醫師組織醫學資訊工作委員會,IEEE Healthcom國際研討會,倡議成立u-Health Initiative國際聯盟,擔任創始國起草人。

五、目前圖書分館收藏圖書資料數量包含藏書109,176冊、電子期刊3,320種、紙本期刊 1,059種、裝訂期刊117,217冊、視聽資料2,333種,其使用情形人次每月進館約近13,000人次、借書冊數約2,900冊、電子資源使用約7萬人次。

六、動物中心新大樓建築物已經完工,惟囿於原設計未施作部分之經費問題,頃正積極排除困難,以儘速進行搬遷及運作。該中心目前除就繁殖、代養和研究的功能外,將進一步成立以研究和輔助功能的中心或核心研究室。其中,基因轉殖和剔除小鼠研究室已經能夠順利運作,未來將建立更多樣疾病的動物模式,以作為院內研究及開發治療之用。另院內所需的特殊品系,目前都已經在籠位許可和經過特殊品系小組審查通過後,代為繁殖。

七、教研人員之聘任,由新聘及考核、升等乃至於不適任者之不續聘,皆已建立完善之制度並切實執行,對本院教研水準之提升卓有貢獻,績效彰顯。

未來展望

一、落實教師教學評鑑,質化指標的建立與評估,並鼓勵與補助教師參加國內、國際教育研討會或訓練營,力求精益求精。

二、獎勵具有創新理念、增強學生的學習意願與效果的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

三、鼓勵創新研究,整合並有效運用醫學校區之學術研究資源,提供各項行政服務、儀器設備及技術支援,以提升醫學校區整體研究品質及水準。

四、期待大學法人化後可解除人事制度之僵化,以利縮短人員進用時程,並強化院級人事調配權責,打破各單位之本位主義,以促進院內相近領域之整合,提升教學研究水準。

五、加強行政業務電腦化及各項作業規定之宣導以簡化作業流程,提升行政效率。

六為輔助教學研究提供全院師生最佳研究教學環境,為本校推動國家重點大學方案,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盡力。

七、配合總圖書、醫學院、公衛學院及附設醫院發展策略,加強基礎圖書資訊環境之建設,做好轉型為醫學校區知識核心之各項準備工作,並訂定具有前瞻性的館藏發展政策,進行醫學珍貴舊籍數位典蔵作業,建立良好的資訊服務系統,以支援各項教學研究活動。

八、積極有效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結語

醫學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尊重生命,關懷社會及具有專業能力之優質醫事人才,本院過去109年以來表現優異,對台灣的醫療及公共衛生有著很重要的貢獻,我們將再繼續努力,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創新研發,以期早日與世界一流醫學院並駕齊驅,對人類健康作出更多貢獻。(本文策畫/醫學院婦產科黃思誠教授)

 

陳定信小檔案

1943年出生於台北縣鶯歌鎮。1968年自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後,除了診療病人和從事醫學教育外,一直致力於肝炎、肝癌的相關研究,領導台大研究團隊得到豐碩、傑出的成果,獲國內外重要獎項不計其數,享譽國際醫學界: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擔任世界肝臟學會理事長(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IASL),2005年更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殊榮。

多年來,除將所學回饋社會,積極參與規劃我國B型肝炎防治計畫、SARS研究、基因體醫學研究外;2001年起接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以來,落實教育理念,以培養優秀的醫事人才為第一要務;秉承著台大醫學院優良的傳統,對大學部的學生希望能養成具領導氣質,富人文素養,關心社會和人類而且優秀的各類醫事人才,使他/她們具有將來成為舉足輕重的醫界菁英的條件。對於研究生,則希望能使成為具獨立研究及有創新思考能力的生物醫學科學工作者,並且寄望他們能與指導老師一起創造出夠水準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人。

 

圖説:

圖1:醫學院二號館,見證台灣醫學發展軌跡。

圖2:鼓勵創新研究,提升教研環境是醫學院邁向頂尖的策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