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9月號編輯室報告

作者:

新學年開始,陳校長在新生典禮上分享親身經歷,越挫越勇,勇敢追夢。諄諄提醒,基本功要扎實,多利用臺大豐沛的資源,拓展視野,學用合一。祝福每一個臺大新鮮人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寫下精彩篇章。


可知珊瑚也有骨骼疏鬆?不同的是,珊瑚的骨鬆並非老化造成,而是與珊瑚共生的微生物族群受到海水環境影響。楊姍樺教授對綠硫菌的發現和研究,從珊瑚共生體學讓人們思考生態保育的多元面向。曾惠芸教授的都市白鼻心研究則進一步揭示,都市生態已是國際保育重點。「冰箱」的死凸顯了野生動物進駐都市環境所面臨的生存威脅,而這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我們願意正視生命。


9月號循例製作「校園新鮮師」專題,向老師們致謝。自稱老派的葉明叡教授寫板書,指定讀本和作業,為的是讓學生來課堂上「吵架」有理,演練「衝突」,做思想和態度上的準備。而教法律的張譯文教授被貼上「好笑」的標籤,則將實際案例帶入課堂,枯燥的法條頓時活了起來,更幫助學生思考學與用之間的落差。
陳瑀屏教授和陳品豪教授不約而同從自身追求學問幾經轉折,各在腦神經行銷和社會神經學找到最愛,激勵學生不要侷限於科系,而要能學會運用不同分析視角,自由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


而來自日本的安井伸介教授講授中國政治思想,以開放的態度來分析和理解,師生同得益處。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王雅筠教授得力於臺大未來教室,巧妙應用數位化學習,期幫助學生在臺大能得到面對以後日子的能力和能量。兩位老師也特別強調球隊運動和社團活動的幫助,結交好友,呼應了陳校長的提醒。


本期最「資深」的新鮮師黃奕珍教授分享她30年來的教學日常,用讚美取代改錯,透過文學作品來探討生命中重要的價值和問題,真真正正潛移默化,讓學生自己體驗並從中得到屬於個人的特殊領悟。


電影《奧本海默》的上映勾起人們對原子彈傷害的恐怖記憶,然而和當年的曼哈頓計畫一樣,量子競賽也不是單純的科學研究,而是一個大型工程整合計畫。請看張慶瑞教授專欄談美中的量子競賽才要展開。


前期楊俐容校友分享在社區推動情緒教育課程的歷程,本期由雷庚玲教授分享針對課程的效果檢驗,以研究來證實介入課程的確有顯著正向效果。


李弘祺教授本期談洛克對民主和自由的理念與論述,如何經由梁啟超、王國維等中國知識分子以及基督教傳教士引介進入中國。


[作者更正]前期第34頁第2段最後一句的「11-22%」應為「11-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