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期校友雙月刊

大破與大立;臺大於2021年提出「未來大學白皮書」,以學習者為中心定位的開放式大學,幫助每位學習者拿起行動鑰匙,為自己開啟未來的門。圖為未來大學高峰會。(創新設計學院提供)

目錄
校務報報
培養跨領域人才 打破框架創出未來~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作者:創新設計學院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簡稱D-School)致力於啟發社會朝著更美好的未來改變。D-School自2015年3月成立,推動創新與創造能力的教育,打造學習者中心的跨領域創新教研環境。2021年8月轉型為兼具教學與研究性質之功能性學院,以「創新、創業、創生」為發展主軸,作為臺大未來大學之創新教研實驗沙盒,創立「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連結各學院與單位研發創新課程與方案,快速因應世界變遷與趨勢,培養未來跨領域創新人才。

吳明賢專欄
清零或共存是防疫關鍵問題
作者:吳明賢

防疫視同作戰,就COVID-19防疫策略而言,有病毒清零,動態清零,重症清零及病毒共存等四種(如附圖)。

校園短波特稿
臺大檔案館新一頁
作者:張秀蓉

李弘祺專欄
我的新書《想像「聲辯才博」》自序
作者:李弘祺

這本書是我過去十多年間發表在《臺大校友雙月刊》的雜文。我原來希望把它定名為《杜鵑花城的教育》,但是仔細想想,畢竟我這些文章所反映的「教育」就好像我常常說的,實在是非常「個人」的,不應該把它們完全推給臺灣大學。所以最後只能用我個人的名義來出版。

研究發展
亞洲民主研究> 社會分配不均與民主危機:亞洲國家的觀察與省思
作者:張佑宗

多年來我參與朱雲漢教授主持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計畫,自2001年開始至今已歷時21年,完成了五波(目前正進行第六波調查),亞洲 14 個國家的調查研究, 包括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南韓、蒙古、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印尼、 越南、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亦累積了豐富的調查資料,由東亞中心定期公開釋出,供全世界學者專家申請使用(http://www.asianbarometer.org/data/data-release)。

研究發展
亞洲民主研究> 東南亞民主倒退原因評析
作者:黃凱苹

東南亞國家自二戰紛紛獨立建國以來,多數只維持短暫的民主體制即落入不同型態的威權統治,如個人獨裁的菲律賓馬可仕政權、軍事統治的印尼泰國與緬甸、威權政黨體制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以及共產政權的越南與寮國。

研究發展
亞洲民主研究> 亞洲民主化:中國威權體制的韌性以及治理模式的可能缺陷
作者:周嘉辰

為什麼有些威權體制遲遲沒有民主化?在經歷了將近半世紀的市場經濟發展之後,為什麼中國的威權體制似乎仍然相當鞏固?在許多社會科學研究裡,經濟成長與民主轉型經常高度相關,這是因為經濟成長可能帶來中產階級的興起。

職家沙龍
職場與家庭的領導與管理
作者:廖苑如

我大學畢業之後,就馬上面臨長達三年的震撼教育。

迎向臺大百年專題
張文亮專欄> 臺灣畜牧最重要的改革家──山根甚信
作者:張文亮

山根甚信(1889-1972)生於日本的「鳥取」縣,他的父親是在地法庭的法官。鳥取位於日本的高山,農民可耕地面積很少,冬季很長,是「豪雪之區」。居民大都以山上種果樹與畜養乳牛,維持生計。

保健天地
心導管介入治療的最新進展
作者:林重佑

心導管介入治療是指經皮穿過血管,將柔性導管引導至心臟以診斷或治療心臟疾病的過程。從1929年的Werner Forssmann開始執行第一例人體心導管迄今,心導管介入治療有著快速的進步。除了傳統的冠狀動脈心血管攝影引導,新科技如超音波、光學科技及電磁場合併X光的使用,帶來更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療結果。

出版中心好書介紹
《契約與歷史》透過研究清代臺灣墾荒制度,理解國家治理與地方社會的互動發展
作者:

《契約與歷史──清代臺灣的墾荒與民番地權》的主題是清代臺灣的墾荒與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