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32期 2020-11

為維護地球生態,降低對土壤和生態的危害,採行可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及人體健康的有機農業,應為農業未來發展方向。圖為臺大山地農場。(李順仁提供)
-
校務報報 臺大醫院防疫團隊獲國家肯定 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及臺大醫院獲頒COVID-19防疫獎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9月27日舉行「COVID-19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授獎典禮」,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同時也是臺大醫院內科部醫師以個人身分獲獎,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防疫獎章」。
-
研究發展~資訊行為研究 今天你和資訊互動了嗎?淺談資訊行為研究 蔡天怡 日常生活中,資訊幾乎無所不在,人們常在不自覺中與資訊產生各種互動。
-
研究發展~資訊行為研究 博物館觀眾研究 林維真 博物館觀眾研究(Visitor Studies)的興起,對於增強及維持博物館的公共性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啟發社會對於博物館功能、內涵與目的的深入探究(Hooper-Greenhill, 2013)。
-
研究發展~資訊行為研究 後數位時代的資訊傳播與研究歷程樣態 羅思嘉
-
楊雅惠專欄 千金想買早知道 楊雅惠 資訊多的與資訊少的人,在交易市場上相會,彼此資訊不對稱,資訊少的人努力想要多知道,資訊多的人不想讓對方多知道。
-
保健天地~心理學與我 高焦慮低專注──從心理學觀點看大學生的「流行病」與解方 連韻文 與過去相比,不少老師都感到近年學生的專注力普遍下降,也變得更焦慮。
-
我的青春紀事 智慧老人的管理實驗室 顏長川 我從「金融老兵」轉型為「資深顧問」,現以「智慧老人」自居,並以「生活教練」和「生命管家」自許,期能分享世界級經營智慧、職場企管實務和個人生活體驗。
-
我的青春紀事 不很一般的臺大公衛 徐藝瑋 學生生涯中見識的社會文化關懷、工作熱忱、追求知識之懇切,將持續激勵著我,並作為我人生規畫和抉擇之依歸。
-
特稿 農業未來應該發展的方向 吳文希 既然慣行農業對生態危害如此之鉅,思索未來農業的正確發展方向,此其時也。
-
李弘祺專欄 菩提樹 李弘祺 《菩提樹》這首歌曲是許多在臺灣受教育的人的共同記憶,因此以上的知識應該會使我們有更甜蜜親切的感受。
-
花亦芬專欄~【詩的探險,藝術的事 6】 蒼蠅符號的真實與超現實:Carlo Crivelli 花亦芬 被主流藝術書寫所遺忘的藝術奇才,有重新被認識、被肯認的一天嗎?
-
張天鈞專欄~藝術與醫學(23) 融合科學與藝術的畫家達文西 張天鈞 李奧納多·達文西(圖4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公認的博學家,在繪畫、建築、解剖學及發明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
賞心樂事 縱橫北疆 王基倫 飛機降落在烏魯木齊機場,來到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展開八天七夜的新疆之旅,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西北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