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與日治記憶》剖析21世紀臺灣小說與電影,重返日治記憶之深刻意涵

日治記憶對於臺灣後殖民具有什麼意義?何以在日本統治結束超過半世紀之後,21世紀卻有許多不同族群的臺灣小說家重返日治記憶,深入探索日治時期臺灣人的精神面貌?不僅文學界如此,美術界與電影界也高度青睞日治記憶,例如謝里法的《紫色大稻埕》、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劇情片《KANO》、《不一樣的月光》等。日治記憶儼然成為當代臺灣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聚焦於知名臺灣作家施叔青、李昂、郭強生、吳明益、甘耀明的長篇小說,另有一章主要探討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作者涉獵廣泛的相關文獻,細膩解讀這些日治記憶文本的特點,並將之放在戰後臺灣文學、文化、電影的生產脈絡中。透過精闢的剖析,作者顯現21世紀臺灣小說與電影重返日治記憶的深刻意涵;與此同時,作者也提出了許多有關臺灣文學史與文化史的新議題。對於想要瞭解臺灣當代文化特色和臺灣小說書寫趨勢,乃至於對臺灣文學史與文化史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都深具啟發性。

本書作者劉亮雅現任本校外國語文學系(所)特聘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研究臺灣當代文學與文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同志理論。著有《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2014)、《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2006)、《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2001)、《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1998)、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2000)等書。

 
書名: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
作者:劉亮雅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ISBN: 978-986-350-417-7
定價:520元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一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一樓(1008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2:00;13:0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二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一到星期日9:00~17: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