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49期 2007-01

校史館的星光秀,為這座曾經充滿讀書聲的歷史建築憑添幾許魅影。(攝影/張伯仲)
-
校長開講 另一個新的開始 李嗣涔 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今天是本校創校78年暨改制61年的校慶。
-
院長專訪 教養人才從心做起——法律學院蔡明誠院長專訪 採訪/林秀美 法律學系蔡明誠教授於去(2006)年8月接任法律學院院長。
-
研究發展 新制度主義視野下當代中國大陸發展的二元性 徐斯勤(政治學系副教授) 個人近年來從事有關當代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變遷研究中的主軸之一,在於沿著社會科學中「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的分析途徑,來探討正式制度(例如:行政規章、法律、憲法等)與非正式制度(例如:權力關係、利益結構、組織程序、共享的理解與規範等)本身的起源、運作與變遷,以及產生何種後果與影響。
-
邁向頂尖 前瞻與創新性研究計畫 臺大「五年五百億」追求卓越研究,於去(2006)年9月完成第一期「前瞻與創新性研究計畫」審查,共通過15項計畫,其中生物醫農類有7項,工程數理類有8項。
-
他山之石 水與城市是遐想或理想?清溪川vs. 瑠公圳 蔡淑婷(總務處) 最近首爾的「清溪川」是個熱門新聞。
-
黎兒專欄 女人活在歲時記裡 劉黎兒 我雖然在小學時代曾經參加過作文比賽得獎,但那是基隆的小學,學業成績稍微好的人都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對於寫作本身並不畏懼,但這個記錄很早就已經被我在記憶裡將之消除了,因為長大之後,就會知道寫作跟教室裡的作文是兩回事,我若不是因緣際會到了日本,完全不可能成為作家的,全然不同的自然、文化,加上我居住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對台灣社會有強烈的預言作用,會迫不及待地想寫出來。
-
老臺大人 千山獨行:專訪公衛學院前院長林瑞宏教授(上) 文/林宜平(公衛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 2003年的最後一天,整個臺灣社會與臺大醫學院區,才剛從幾個月之前SARS疫情的混亂中,逐漸復原。
-
校友專訪 用電影紀錄臺灣社會史——李道明教授專訪 採訪/林秀美 在1984年以前,考大學都是先填志願,所謂志願其實是科系排名,按分數高低錄取,李道明考的是丙組,以第三志願進入台大農化系就讀(1971)。
-
校友專訪 追求"純粹"~我的指揮之路 呂紹嘉 編按:本校心理系畢業的呂紹嘉,活躍於歐洲樂壇多年,本刊特別採訪這位揚名國際的指揮家,由他親自為您娓娓道來他如何走上指揮之路。
-
法律與生活 妳的?我的?夫妻財產知多少? 尤美女(尤美女律師事務所主持人) 最近(95.12.6)大法官會議剛對夫妻於民國74年6月4日前結婚,並取得之財產,夫妻之一方於74年6月5日以後死亡,生存配偶可否主張剩餘財產之分配,而要求自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之問題,作了第620號解釋,採肯定說。
-
保健天地 骨骼肌肉系統的老化 胡名孝 老化(aging),是一個生理功能變化的複雜過程,而它也常常造成人在許多社經狀態上的改變,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