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熱愛閱讀,對閱讀有著強大的渴望,我的眼睛會自動搜尋所有跟文字有關的東西,從路上的招牌、告示牌到書本上的字。我的小時候,很流行連鎖租書店,出租雜誌、漫畫、小說,隨著互聯網和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崛起,現在已也沒有這類租書店,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快速娛樂」、「快速消費」,直播、15秒的短視頻、宮廷劇的場景,消費者的時間大量碎片化,網路時代使用者所獲取的資訊量倍增式地爆炸增長。我覺得這幾年創業、工作、自我成長、領導管理很大的部分的快速增長,來自於這個互聯網時代資訊流動的加速;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一台電腦和網路,你可以擁有全世界;你對知識的渴望,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夠輕而易舉的透過網路,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知識和技能。
在垃圾桶中撿拾參考書翻轉人生
記得在我國中時很流行補習,而臺北市知名的補習班都集中在臺北車站附近。有一天我看到住家附近垃圾堆旁有個紙箱,裡面裝滿了臺北知名補習班的數學講義和參考書,我把它們都搬回家,我想這樣我就可以自修,不用花錢去補習。第二天,我看到垃圾堆又有新的參考書正要搬,鄰居大姊姊看到,問起我原因。她知道我想要這些書的動機後,她告訴我,她已經考上中山女高,有很多補習班的講義和參考書都不需要了,如果我想要,她可以給我。我當然是非常開心的全部接收了,說真的,這些講義真的無敵重。後來,我和這位鄰居大姊姊成了朋友,兩年後,我考上了第二志願「中山女高」,成為她的學妹。為了讀書,為了學習,一個國中女生去垃圾堆撿回收的講義和參考書;其實我不需要去撿垃圾,但是我明白一個小孩子想要分攤爸爸媽媽的辛苦的那份心情。
出國讀書夢想不可及 卻成為網路時代的年輕創業家
我還是有很任性的時候。當時有電腦的人少得可憐,大多數的人都是上了大學後,才得以透過學校的計中接觸電腦。考上臺大後,我真的很想要擁有一台電腦,還因此跟媽媽嘔氣,最後媽媽還是買給了我,就像她總是努力省下每一分錢,但總是想把最好的給我一樣。
在中山女高時,我對DOS、BASIC、LOTUS 1-2-3、PE2等電腦應用軟體/系統產生濃厚興趣,靠著自學,獲得代表中山女高參加程式設計比賽的機會。考上臺大的那一年是1998年,整個世界正在翻轉,「.com」的互聯網公司開始瘋狂成長,在臺灣剛好也是BBS最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臺大椰林風情、臺大批踢踢、小魚的紫色花園、不良牛都是臺大學生上站的熱門站點,BBS上丟水球更是我們同學的美好回憶。看似「很廢」,其實那時候的大學生正開始探索網路新時代的來臨,上面的人際互動、資訊流通就很像是社群網站Facebook的前身,批踢踢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學生族群得以有一個空間。
那時候的我,感覺「網路是萬能的」,網路上有好多資訊,網路讓當時從來沒有出過國的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得到第一手消息。第二個網路的萬能是,「網路」改變了我的一生。網路的無遠弗屆,讓創新的力量得以快速流動,讓長期許多被大公司壟斷的資源和機會都大量被釋出,相對於舊經濟時代的重資本,低成本的網路創業讓年輕人的創業家,得以用小成本得以用相對少的資源去博取一個大的機會。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不但讓網路創業較容易成功,而且降低了網路創業家平均年齡。
陷入谷底 才明白失敗只是讓你的人生轉一個方向
「臺大」這個招牌讓我相對容易找到家教的機會,我兼了幾個家教,希望能減少家裡的負擔,我知道,以家裡的環境,出國讀書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很務實的我只希望畢業後能盡快找到工作,可以賺很多錢,所以我去新竹科學園區做資訊產業的業務。那兩年,幾乎沒有正常吃晚餐,得了胃潰瘍,也曾因為太疲勞,開車開到睡著,但即使我如此努力,仍然連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因為當時我從臺北到新竹租房子,我賺的錢很多都給了房東、車貸(貸款買車),後來我覺得這樣子成本太高,回來臺北去當時一間電信公司面試儲備幹部。
面試儲備幹部的人很多都有國外MBA的學歷,雖然不抱太大希望,但還是盡全力準備,通過筆試/履歷的初試,進去會議室跟未來的大主管一對一面試,沒想到只談了三分鐘就被請出去,當下我想應該沒機會了,後來才知道有進入第三關(也是最後一關)面試的機會,需要針對一級主管做簡報,透過這個簡報我錄取了MA,在上千人中被挑選出來的六個人之一,我開心極了,我從來沒想過我可以得到這個機會。那就好像我得到了一個夢想的梯子,然後我有機會在兩年內有計畫的專案歷練、輪調,一步步的往梯子的頂端爬上去,但是,迎來的卻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在最後一關被狠狠的刷下來。這對我打擊很大,幾乎被擊倒,我覺得我甚麼都不是,但是我沒有想到,這是上天對我最好的安排。我分享這個故事,是希望讓大家知道,人生沒有失敗,失敗只是讓你轉一個方向,當你真的陷入谷底的時候,你還是要看到夜空中裡有那麼一顆閃亮的星在看顧著你,失敗只是驅使你成為更真實的自己。
失去了MA資格,我選擇減薪繼續留在這間電信公司工作,但我沒有忘記過我的Mentor跟我說過,他看到「我是很有領導能力的一個人,未來將是一個全方位的Talent」,只是我自己並沒有發現。或許是安慰,或許是真實的肯定,但是不管如何,我需要站起來繼續往前走,人生的挑戰在於建立一份自我的履歷,我是自己生命中唯一且最有影響力的人,只有我能寫下屬於我自己的未來與故事。
離開舒適圈開始創業 公司成功被併購、上櫃成為網路新星
過了半年,我選擇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走向創業之路,和我的先生(郭家齊)以及先生的哥哥(郭書齊),嫂嫂(吳佩雯)一起展開創業的冒險旅程。那個時候,我們擁有的不多(50萬+4坪的小辦公室),但卻做著很大的夢。我們相信網路正在改變世界,如果我們能創造一個Web2.0的社群上面累積了會員和流量基礎,我們必然可以Do Something影響更多人。後來,我們四個人經歷過公司一天只有1200元台幣收入的日子,經歷過不知道明天公司還能不能活著的沉重,經歷過拚了命就為了要活下來的壓力,經歷過go for一個更遠的目標的日子。日子很苦,但是心裡卻是非常踏實,在創業的每一個日子裡,我好快樂,因為我發現過去在大公司,做的事情是想辦法把85分推進到90分,但在創業的日子裡,我必須想辦法用極低的成本直接從0做出60分,再從60分做到80分,身為創業家我必須用最少的資源得到高產出。過去我在大公司面對的都是對方公司的專員、副理,在公司我連自己公司的副總都不一定見得到面,我當時只有27歲,但是在創業的環境中,我需要和電信公司的總經理直接對談、需要跟掌管龐大千萬預算的跨國手機業者一級主管談判、我需要面對電視台主管的質疑,我必須無所畏懼、有所準備的去面對創業環境中的每一個不確定性,那一剎那,我覺得我成熟好多,成長好多,我發現你對這個世界付出甚麼,就會從這個世界得到甚麼。
現在我們四個人已經攜手創業12年,我們從50萬4坪開始,到現在集團已經有三間網路公司合併250人,我們第一次創業的地圖日記三年半後被跨國網路公司Groupon併購,之後再次創業的第一間公司創業家兄弟(8477)創下臺灣最快上櫃電商紀錄,去年營收達49.59億,第二間松果購物(6740)在2019年正式興櫃,第三間公司在同年成立取名新時代電商,取名「365超市」,在變化很快的網路世界中,持續探索與追求企業的第二成長曲線。
如果有甚麼話我想要留言給20年前的自己,我想說:「謝謝妳的努力成就今天的我,相信我,妳現在努力的每一天都不會白費,妳現在累積的每一次失敗都是在指引妳轉往新的方向。」(本專欄策畫/工商管理學系郭佳瑋主任)
廖家欣(Kelly Liao)小檔案
臺灣女性企業家/連續創業家,生活市集、松果購物、365超市、地圖日記、Groupon Taiwan共同創辦人,現任臺灣最快上櫃電商創業家兄弟總經理。畢業於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現正就讀臺大EMBA,關注女性賦權、科技、網路新創等議題,擁有兩個小小寶,相信認真努力的媽媽是最美。
創業家兄弟曾獲「2015年德勤亞太高科技高成長500強(Deloitte AP Technology Fast 2015),臺灣第一名,亞太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澳洲等15個國家)第13名。
圖說:
圖1:與先生(郭家齊)以及先生的哥哥(郭書齊),嫂嫂(吳佩雯)共同創業,創造網路電商傳奇。
圖2:創業家兄弟(8477)創臺灣最快上櫃電商紀錄。圖為法說會。
圖3:Girls in Tech邀請至Innovex分享女性在科技創業。
圖4:創業有成,回母校臺大EMBA進修。
圖5:持續前進,相信每一步都不是白費,在臺大EMBA。
圖6:臺大EMBA生活。
圖7:臺大企管營參訪新創公司365超市,2019.07.01。
圖8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