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臺大醫學系第九屆畢業生,1975年入學,從踏出校門起算醫界生涯已37年,在醫療、保健、公衛、照護等臨床、教學、研究及政策等場域都有所涉略,甚至差點入朝擔任不大不小的芝麻官。

我天生體弱,想習醫是認為可自我照顧,能卑微地生存、也或能不愁吃穿便罷,並非對醫學有高度興趣,亦無懸壺濟世之大志。

 

在三、四十年前的醫學系課程,概沿襲舊式傳統醫學教育,理科、基礎及臨床科約各二年,課程內容偏向器官組織、疾病狀況,生物醫療導向,內容先靜而後動,再當實習醫師一年後完成學業。七年下來只覺得課業沉重,不同階段其間學習之銜接索然,不易啟發興致。制式化的課程、刻板式傳講,似隨老師為主,不一定以學生為主。學習過程蒼茫空泛,覺得單調而渾噩,成績當然乏善可陳,不過唯一莫名被當掉的科目是『老人醫學』,此對後半生從事高齡教學研究的我可說是反諷。

大學畢業後即在小醫院游離了四個月(過渡或代用R;少許類似今日之PGY),之後入伍服役,二年期間因部隊之特戰屬性而足跡踏遍半個臺灣。軍中生活擴大了我醫學實用化、生活化之輔助視野,思考醫學之本質,應善用醫學來改善增進人的健康生活;即『醫學為人所用』,應先於『人為醫學所用』。

退伍後即面臨現實之營生問題,欲在醫界生存,似乎或當然只能選擇回臺大醫院擔任某一科別之住院醫師。在臺大三年住院醫師生涯後下鄉到東北角之衛生所從事基層公共衛生,其間遭汐止ㄧ場無情的颱風大水淹沒一切家物、衣服、書籍及串連的記憶,ㄧ切歸零。服務近三年左右,又回到臺大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1999年榮獲臺大第十屆青杏醫學獎。

 

在臺大醫院服務,必須兼顧研究著述與臨床工作,壓力頗大困挫不已。所幸在1993年,獲得國科會一年留職留薪之國外進修,讓我有機會能於38歲之高齡負笈國外。一年時間雖不算長,審慎選取美國一個較大之慢性病公衛世界櫥窗學程,深入觀習進修不同的先進國家在慢性長期健康照護之思維、定位及發展。及至1994年完成學業回國後,巧逢世界性之人口老化嚴峻及因應之浪潮,而有了著力之時點與空間。

人類自古問題多雜,又以生活及健康問題為大宗。然而,生活中隱含著健康問題,健康中隱含著生活問題。先有『醫療』照顧,再『養護(social care)』、『保育(child care)』,再合併『支持、保護』之『照護(custodial care)』。健康消極面之求取安適,再轉積極面之生活參與(WHO, 1948, 1984, 1999; IOM, 1986)。『長期照護』所論包括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及人口全減縮化;疾病型態慢性化、持久難癒化;健康問題障礙化、失能依賴化;照護內容複雜化、多元多層化;照護時間長期化、掏空耗竭化;獨居老人比例之增加;高危險群與弱勢之分佈與變遷;社會上之家庭、勞力、居住、經濟及期望發生結構性之安排或變化;需求者與潛在需求者日增;因應或提供滿足者日減……,其對國家社會之衝擊必然嚴峻。然者,『長期照護』字面字義無足為奇,自古有之,只是被慢性或長期醫療包裹。

自1993年而後,戮力接續參與高齡醫學之宣導推廣工作,策劃建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研究工作,也由於長期照護之理念、價值、需求、推動等蜂起,開始踏入全然陌生之『長期照護(long-term or custodial care)』之學習,投入相關之模式操作、體制框架、照護管理、平台載體、教育培訓、資格證照、政策方略、資訊研發、財務精算……之宣導、推動、建置等工作。十多年來之努力撒種,於1999年含淚收割,先後獲頒臺大醫學院青杏醫學獎及衛生署衛生獎章,也獲邀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長期照護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2000年經李源德院長協調改借調臺北護理學院籌設締造了國內第一所長期照護研究所,另啟醫界生涯之後半段。

2000年受聘至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肇建國內第一所長期照護研究所。

北護原附設醫院亦改隸為臺大醫院分院且仍為北護之教學醫院。原在出國進修前一年(1993)即透過有限的撰述順利通過醫學院兼任講師資格審查,但事後才知被延了兩年(1995)報部,也因此於2000年以臺大醫院醫師(兼講師)借調,雖因此影響升等年資,卻也奇蹟式通過從講師直接升等副教授,旋又於四年多後順勢升上教授,在此須感恩當時北護林壽惠校長的幾番努力。此後留任北護並執教達18年之久,直到2017年退休為止。2009年起,成功大學成立國內第一所老年學研究所邀聘南下,因難以棄守北護而婉謝之,只開設兩門選修課程迄今。

2016年榮獲臺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

 

我在醫界的學、思及成長歷程中,大半輩子走下來,從鎖定基層醫療工作主業之困頓開啟,卻以僭居從事教育工作之教授收尾,醫療工作成為副業,其間映照迥異,實難以貫聯想像。如今公職已退,再回鍋轉進到輔仁大學醫院、醫學系及長照學程已2年有餘,扮演健康相關服務推廣及教學研究指導之角色,可算是回收或是再出發吧!

退休後轉進輔仁大學醫院、醫學系服務。

 


李世代小檔案

■現任: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兼副院長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暨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兼)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系)所(兼)教授
臺大醫院暨北護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兼)主治醫師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M.D.) 1982
高等考試及格 1984
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碩士 [M.P.H.;主修慢性病暨老年(醫)學] 1994

■經歷:

曾任臺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組研究規劃、老年醫學暨政策論壇委員,於長期照護協會、老年醫學會、家庭醫學會、生命倫理學會、社會改造學會及輻射安全促進會,擔任理事長、(常務)理事、監事或秘書長、主任委員等職。

■榮譽:

1999年榮獲國家衛生獎章、臺大第十屆青杏醫學獎,2016年榮獲臺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著作、譯述或改寫有教科書或專書(章節)十餘冊暨其他書籍章節數十則、專業論述百餘篇、一般論述數二百餘篇等;曾經歷或擔任國內外20多本專業雜誌之編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