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以「知識構築」無限想像的世界

2018台北國際書展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於2月6日至2月11日舉辦,今年以「知識構築」為主題,期透過閱讀,深化個人在理性、感性思考的內在世界,朝向全人境界邁進,構築出充滿無限想像的美好世界。

聯展開幕式於2月6日舉行,多位教育部貴賓與各校代表出席。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指出,大學出版社是創造知識價值的神聖殿堂,國外許多知名大學都擁有極具代表性的出版社。而累積了足夠學術能量的臺灣優秀大學,應該帶領其他大學將知識精華一起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他期望透過大學出版社將臺灣學術知識推上國際舞台。

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先生以作者身分出席。他表示,很欣賞今年「知識構築」主題,閱讀的不同想像,可以建構出各種思路與世界樣貌。他相當樂見自己的著作能成為知識之塔其中之一的書磚,為臺灣學術出版貢獻一份心力。

臺大副校長張慶瑞教授指出,今年為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第六屆,臺大出版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來,持續將臺灣重要思想與刊物推廣到全世界。近年與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共同出版學術叢書,讓國外認識臺灣這些出色卓越的知識成果。張副校長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交流機會,也期勉臺大經由出版走向全世界。

本屆聯展延續過去的主軸,以學術出版品為核心價值與特色,會場集結10所大學出版社多年來涓滴累積的成果,展出超過1,300種學術書籍以及近萬冊圖書,內容含括文學、史學、臺灣研究、哲學思想、社會科學、自然科普及藝術等多樣化範疇,以豐碩精良的出版品吸引各方目光,讓海內外讀者有機會一次飽覽臺灣學界的研究成果並展現各校擅長之領域,也讓聯展成為國內學術成果向全世界發聲的重要場域。

書展期間,10所大學出版社共策劃31場書籍主題講座活動,邀集國內外60多位主講人輪番參與,探討各種深度知識與時下議題。本校出版中心舉辦了7場講座,主題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思考與科普範疇,如胡曉真教授、梅家玲教授與張隆志教授對談《臺灣的想像地理》如何藉由清代史料圖像,反思帝國主義理論;美國NASA太空科學家李傑信博士遠道而來,一解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關相對論和宇宙引力波的奧秘;芝加哥大學趙鼎新教授從社會學角度,透過政權合法性不同面向,探討當代中國政治與社會關係。

本屆展位空間,特別以「通道」的概念出發串連起閱讀的各種想像,從平面的十字交會,延伸到立體維度空間,將抽象的知識閱讀活動具體化為實際感受的視覺空間。此一別出心裁的設計,也榮獲2018年台北國際書展「大型展位組最佳展位設計獎金獎」的肯定。聯展在多場講座的盛大舉行後已圓滿落幕,期待明年再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知識饗宴。

2018台北國際書展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以知識構築出想像的美好世界。 


臺大張慶瑞副校長於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開幕儀式上致詞。

2018台北國際書展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開幕儀式貴賓合照,左起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李志宏副館長、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周惠民總編輯、國立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國立中興大學薛富盛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陳愷璜校長、前行政院毛治國院長、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國立臺灣大學張慶瑞副校長、國立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國立交通大學陳信宏副校長、國立清華大學林聖芬副校長、國立中山大學研發處計畫推動組王郁仁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