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中原音韻箋釋》論中國傳統文學與戲曲音韻學

 出版中心推出柯慶明教授新作《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書中探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正面迎向「文學」這個現代觀念的挑戰。而李惠綿教授的《中原音韻箋釋》,則跨越戲曲與音韻兩大領域,通釋《中原音韻》全書。

 《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不容忽略的半壁江山

本書質疑近世僅以具有想像、虛構性質的詩歌、小說、戲劇為「文學」的妥適性,因而從古典的實用文類:「論」、「說」、「序」、「跋」、「書」、「箋」、「表」、「奏」、「弔」、「祭」、「碑」、「銘」、「傳」、「狀」、遊覽「記」、山水「記」、修造「記」與器物「記」,探討其文類規約,在實用目的外,也有特殊的美感潛能與性情表現,深刻生命觀照、反映命運情境等特質。既參酌傳統與現代文類理論的認知,亦舉實際的名作為例,論證其所以引發讀者的文學興味,在發情止禮中,深察人性,諦觀人類特殊又共同的命運。作者主張應擴大「文學」之界限,指出這些古典實用文類有其美感、情感及智慧等意涵和價值,可補一般「文學史」之不足。

本書作者柯慶明為國立臺灣大學臺文所、中文系名譽教授、臺大新百家學堂執行長。曾任臺大出版中心主任、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副院長。《現代文學》雜誌主編,《文學評論》雜誌編輯委員兼執行編輯,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協同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訪問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招聘教授,捷克查理士大學客座教授

 《中原音韻箋釋》元明清戲曲音韻學研究

周德清(1277-1365)編撰《中原音韻》,兼具「曲韻、曲論、曲譜、曲選、曲評、曲唱」之性質,是第一本曲學專著,也是戲曲音韻學開山之作,影響後世深遠。而歷時6年完成的《中原音韻箋釋》,約40萬字,則為第一本完整的箋釋。依原著內容,分「韻譜之部」和「正語作詞起例之部」兩冊。「韻譜」有19韻部,為元曲押韻之依據。「正語作詞起例」共27條,前25條屬「正語起例」性質,闡釋中原音系及審音辨字等要義;最後兩條屬「作詞起例」之性質,論述創作北曲之原理原則與鑑賞評點。

本書兼顧戲曲知識與音韻脈絡,對文本詳加「箋釋」,或考訂,或辯證,或演繹,或舉例,以期充實完備。全書有3個特點,一是溯源19韻部的讀音,係摘錄《廣韻》或《集韻》之反切釋義,別於明代王文璧增註《中原音韻》。其二,採取中原音系有入聲的觀點,釐清「戲曲正音」與「實際語音」之別。戲曲正音入派三聲,是為廣其押韻;而實際語音在誦讀之間,仍有入聲之別。其三,以現存元曲印證周德清之說,有助於具體掌握《中原音韻》生機活潑的語言意義。箋釋引用資料豐富,務求詳實,理論明確,脈絡清晰;對元明清戲曲音韻學之研究有重大意義。

本書作者李惠綿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著有《王驥德曲論研究》、《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增訂本)、《戲曲表演之理論與鑑賞》、《戲曲新視野》等學術專著。散文《用手走路的人》曾獲第23屆(2000)中興文藝獎散文獎。創作歌仔戲劇本《宋宮秘史》,2009年與臺北「蘭庭崑劇團」合作,擔任《長生殿》劇本整編。

 

書名: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

作者:柯慶明

出版日期:20163

IBSN978-986-350-135-0

定價:420

 

書名:中原音韻箋釋

作者:李惠綿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986-350-137-4

定價:720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u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1樓(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u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1樓(10087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u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2樓(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三~星期一9:0017:00、週二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l   http://www.press.ntu.edu.tw

l   線上購書:博客來/三民書局/國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