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獲2010年ERSO AWARD
多年來在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事業經營與產業公益表現傑出的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校友,與奇美電子董事長段行建及長興化工執行副總蕭慈飛,4月獲頒2010年ERSO AWARD。
投身IC設計及半導體產業多年,除了創立鈺創科技外,盧董事長也催生多家重要半導體公司,包括創意電子、欣銓科技等,對產業界貢獻良多。
「ERSO Award」由財團法人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於2006年贊助設立,目的在表揚對推動臺灣電子、半導體及IC產業發展有傑出貢獻的人士。
1963年出生的盧超群,父親盧善棟畢業於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礦冶工程系,曾任礦業司司長,早期在新竹縣尖石鄉負責開礦。小時候若想探望工作中的父親,他得搭乘吉普車,穿越架在深山溪流上的獨木橋,進入漆黑的礦坑。看著父親不懼危險的身影,以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讓他從小耳濡目染,也因此養成實事求是和敬業樂業,影響他日後的創業之路深遠。
盧超群的求學路十分順遂,從再興中學、建國中學到臺大電機系,他不補習,只在課堂上專心聽講、掌握重點,「專心、思緒清晰、注重原則與方法」是他成為第一名的秘訣。
1975年,盧超群以第一名自臺大電機系畢業。他不是「死讀書」的學生,而是積極參與社會,他和現在的總統馬英九、前立法委員馮滬祥等人,都是當時學運的風雲人物。
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後在1978及1981年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電機碩士及博士。從史丹福大學畢業前夕,他的指導教授Jim Meindl要求他用30個字描述未來5年內想要做的事。他想了整整一個禮拜,答案是:「我想做出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元件發明,其次是做出最重要的產品,然後像其他史丹福校友一樣創業!」
不為致富、也不求成名,盧超群當年單純的發明慾一路引導他的創業之路,遙遙呼應他今日的諸多成就。
得到學位後,盧超群回國在交通大學教了半年書,再次赴美加入IBM研發部門直到1990年。這段時間,他成功發明出記憶體細胞(Memory Cell)與速度最快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將技術移轉給東芝(Toshiba)與西門子(Siemens),獲IBM頒發多次企業獎、擁有24個美國專利、發表超過50篇技術論文,並在199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學術成就非凡。
之後,盧超群的哥哥盧志遠受「臺灣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請託,主持「次微米計畫」。盧志遠力邀其返國貢獻所學,於是,盧超群回臺參與計畫,1991成立鈺創科技公司,在3年內開發出16Mb DRAM,為臺灣在DRAM產業中取得一席之地。
盧超群、盧志遠這對兄弟檔的默契與成就,成了半導體業界的傳奇。屬龍的哥哥盧志遠和屬虎的弟弟盧超群,被半導體業界的人戲稱「龍兄虎弟」。他們除了是臺灣科技界少見的兄弟檔,一人司製造、一人司設計,分頭進擊、團結向前,創造了臺灣本土DRAM產業史。(系統晶片中心綜合報導/關於更多的盧超群,請參閱《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7期,盧超群撰文<以人為師,創新求是>。)
◆ 植科所陳益明教授辭世
臺大植物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陳益明教授於2010年9月15日凌晨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壽71歲。
陳益明教授1964年畢業於本校植物學系,1968年取得植物學研究所理學碩士後,得到楊寶瑜所長的鼓勵留任助教,從此展開在植物系、植物學研究所近40年的教書與研究生涯。
擔任助教期間負責理學院之「生物化學實驗課程」並規劃更新實驗室及添購儀器設備等,兩年間完成了植物系最早的「植物組織培養室」設置。當時的研究研究主題為「無病毒草莓種苗的培育」、「竹類之無性繁殖」、「煙草髓部(pith)組織細胞的分化及開花生理」等,參與研究的學生有呂阿戀博士及王淑美教授等人,共同探討試管內研究植物的生長與發育之奧秘。
1970年升任講師,擔任普通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及協助系務工作,為增加新圖書及期刊並加強系(所)友間聯繫及募款,黃增泉教授首次籌組臺灣大學植物系(所)友會並發行《植物苑》,作為系友間聯絡情誼及與系上互動之橋樑。
1973年起開始從事植物生長素、植物生長調節劑及除草劑對農作物之影響等研究,在Dr. Key及林秋榮院士領導下,7年間獲致三項重要成果:(一)成功地從高等植物組織中大量分離出完整的細胞核及核仁,在試管內仍具生物活性;(二)首次由高等植物體中分離及純化RNA polymerase I酵素;(三)首次由高等植物之組織分離出的核仁,再分離核小體(nucleosome)及前核糖體並分析其生化組成及其修飾後對基因表現的影響。
1980年暑期與林秋榮院士聯袂赴美,進入Dr. Key研究室從事高溫逆境對植物之生理及生化等之影響的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大豆白化幼苗在40℃高溫下卻有一群的蛋白質被大量誘導合成,此群蛋白質被稱為熱休克蛋白質(heat shock proteins),發現其中有一群15-18 KD的熱休克蛋白質是植物體所特有,累積後能促使細胞之生化組成在高溫時的穩定性而增加植物對高溫的耐熱性。這一新研究主題發表在198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1982年更與林秋榮院士分享年該度教育部學術獎(理科)的榮譽。
1988年8月接任植物學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致力於提升系所競爭力及解決空間嚴重不足與設備老舊等問題。1994年8月卸下植物學系/所主任一職後,接受陳維昭校長委任擔任總務長,任內完成臺大校園諸多重大工程建設、校園美化、林地登錄、雲林校區及竹北校區土地之取得等。1998年7月卸任總務長一職,轉任陳維昭校長特別助理,協助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等工作,2000年8月又代理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直到2004年卸任為止,為臺大及臺灣培育最優秀的生技人才及促成國家生技產業之發達而戮力經營。
2006年1月自教職退休,退休後柔擔任臺北市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並接任臺灣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長。(文圖提供/植科所)